随着马其顿国力的日益增强,尤其是随着腓力二世的上位,希腊军事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腓力二世不仅在军事组织、战略战术上拥有杰出的才能,而且还是在希腊赢得霸权统治地位的第一位国王,尽管他并未建立一个全希腊地区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却通过各方协议确保自己能全面调用希腊各国的军事资源。在腓力二世及其子、继任者亚历山大的统治下,战争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军队规模越发庞大,兵种也更加细化,希腊和马其顿的士兵们在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作战,当时几乎人人参战,普通市民即是战士。 腓力二世的军事变革 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59年—前336年间担任巴尔干半岛国家马其顿的国王,在位期间对马其顿的军务进行了全面改革,最重要的是把多兵种混合成了一支完整的作战部队,同时,他还重新为步兵方阵配备了武器:战士们当时手持的是萨利沙长矛(Sarissa,即马其顿长矛。——译者注),这种矛的长度为4.5—5.4米,重达6千克,前后两端都装有金属的矛头,矛柄大部分都是由坚硬的山莱英木制成的。由于萨利沙长矛必须用双手才能握住,所以步兵都会把小圆盾挂在脖子上以便防身。在利用这种长矛进行作战时,对战士间的配合度及其对军纪的服从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完成自己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队形发挥其最大的威力。而且这些武器装备都是由国王下令配备的,就算来自贫下阶层的士兵也能加入这样的方阵。拥有如此武器配置的马其顿步兵方阵在和传统重装备步兵方阵军队作战时,凭借其令人心惊胆战、超出一般长度的长矛,能在两军正面交锋时有力地击溃敌军;但其机动性较差,且方阵两翼是其软肋,非常容易遭受攻击。因此,马其顿方阵在作战中需要依靠轻装步兵或骑兵的保护。这些兵种的士兵都是从马其顿地区有义务服兵役的农民中招募来的,他们被称作伙友步兵(Pezhetairen),也就是步行的伙伴。其中较优秀的步兵会被选拔出来组成持盾卫队(Hypaspisten),这是最优秀的战士组成的精锐部队,一般被分成三支队伍:国王本人如果要参加步兵作战,就会加入阿格玛(Agema),也就是第一支、同时也是出身最高贵的队伍中。另外还有一些伙友步兵的战士会被挑选出来组成国王的护卫队及另外一支精锐部队。 腓力二世在位期间,高强度的大型战役几乎从未间断过,这也使得其麾下战士几乎全都成了职业军人:他们接受了相应的军事训练和演习,按照腓力二世国王的要求,这些战士的体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以便能在长途行军过程中背负武器及携带自己需要的干粮。同时,为了尽可能加快行军速度,还严格控制队伍中的手推车数量。事实上,腓力二世的军队确实是当时机动能力最强的,与同时代其余国家的军队相比,其行军速度要快上许多。 与其他希腊国家不同的是(可能除色萨利之外),马其顿还拥有一支大型的骑兵队伍。这么一来,腓力二世就能把那些原本努力试图摆脱国王掌控的马其顿贵族纳为己用,比如授予他们军职或接纳其成为禁卫骑兵。这些禁卫骑兵又被称作伙友骑兵(Hetairen),以此突显其与国王之间的紧密关系。马其顿国内的自然条件以及骑兵队成员享有的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因素均为骑兵军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腓力二世将其打造成了一支独立的战斗队伍,除了护卫步兵方阵的两翼以及追踪战败的敌人之外,他们在腓力国王的战略规划中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大战中,担任联军骑兵左翼总指挥的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正是将骑兵组成楔形战斗队,才击溃了雅典和忒拜组成的希腊联军,赢下这场艰难的战役,最终帮助其父获得了希腊地区的统治权,希腊各地城邦也由此失去了其完整的政治主动权。马其顿骑兵的防御装备有头盔、护心马甲、护腰和靴子,有时还会穿皮质胫甲,不过不会随身携带盾牌。他们最重要的攻击武器是萨利沙长矛,不过这种长矛要比步兵的短一些。同时,骑兵还需要接受一系列的练习,学会不踩马镫也能跨上战马,组成特定阵形前行,追击敌人并挥舞长矛将其击毙。可见,腓力二世应该对麾下骑兵也进行了和步兵一样超乎寻常的高强度训练。 此外,为了更好地利用新的军事技术,腓力二世还在军队中设立了专门的工程部门,该部门拥有完整的机械仓库。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弩炮在战场上以及在围攻城池时都是非常有效的攻击性武器,无论是防守还是攻击都会用到弩炮。不同攻城武器的出现提高了攻下坚固城池的可能性。 腓力二世能在希腊战场所向披靡,其政治上杰出、果敢的领导能力是根本基础。他成功地在马其顿确立了自身众望所归的统治地位,笼络贵族为其所用,采用不同手段将外部敌人中立化或将他们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么一来,他便拥有了充分调用境内所有自然、经济和人力资源的能力,而马其顿境内的这些资源本就比其余希腊城邦更丰厚:马其顿的国土下藏着金矿,肥沃的平原最适宜养马,境内人口数量也远超其余希腊国家。除了军事改革之外,这些有利条件也是腓力二世及其继任者亚历山大能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之一。 1956年,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饰演的电影“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大帝迄今为止都一直是年少成名、所向披靡和雄才大略的英雄化身。他凭借前无古人、攻无不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就是所谓的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前323年)——为自己赢得了如此身后美名。这虽然是一场彻底的侵略战,但却被鼓吹成试图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复仇战,矛头直指其长期以来的劲敌——波斯。自马其顿开始统治希腊,亚历山大自然成了腓力二世之后希腊地区利益的代言人。在这场规模宏大的东征战中,亚历山大率领旗下军队在短短几年间便横扫千军,占领了从故土马其顿到如今巴基斯坦的大片地区,击溃了庞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不同文化和地区的民族,在大型战役中保持不败,被誉为太阳神阿蒙之子。不过与这位假想的父亲相比,其生身父亲为亚历山大奠定的基础在助其赢得这场直达中亚的东征战中当然提供了更大的帮助——虽然神授光环有时也会带来心理上的优势。但无论如何,腓力二世都把自己在位时组建起来的、当时最训练有素的军队留给了儿子亚历山大。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越过了希里帕(Hellespont,今达达尼尔海峡。——译者注)——总计12000名马其顿步兵,7000名希腊联军步兵和5000名雇佣军。此外还有来自巴尔干其余独立邻国的军队,包括7000名步兵和1000名弓箭手,另外还有一支从公元前336年开始便在小亚细亚西部做侦察准备工作的先头部队,人数约为10000。可见,当时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军队中步兵人数总计超过了40000人,骑兵队人数也超过了5000人。按照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说法,这支骑兵中,有1800人来自马其顿,1800人来自色萨利,600人来自希腊联军,还有主要负责侦察工作的约900人来自周边的巴尔干国家。 我们对这支军队的战略组成只是粗略地了解。马其顿的伙友骑兵在东征开始时被分为8个骑兵中队(Ilen),每队约200人,这些骑兵应该是从马其顿的不同地区招募而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近卫骑兵中队(Ilebasilike),国王本人也会加入这支队伍作战。直到公元前330年菲罗塔斯被处死之前,伙友骑兵都是由他领导的,不过在他之后便没有固定的指挥官了。伙友步兵被分成6个团(Taxeis),每个团有1500人,马其顿的步兵团应该也是按照地区招募的。此外还有3000名持盾卫兵。非马其顿的军队按照民族进行编队,同时拥有特定的武器装备,但每一支队伍的指挥官必须为马其顿人。可见,亚历山大国王统帅的这支队伍人数庞杂,异常混杂不均,非常难以领导,但尽管如此,这位统帅还是能成功地根据每支队伍的特长加以利用。 这场东征战对希腊地区而言是一场无比宏大的战争,但鉴于波斯帝国的庞大,出征的队伍虽然浩浩荡荡,但战斗人数也只是与对手旗鼓相当,队伍里的每个人都对这场战争有着自己的期待和幻想,谁都难以预料东征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每个人能得到什么。普通战士们想要获得战利品和酬劳,在冒险中赢得声名,有可能当他们被征召进入这支几乎战无不胜的队伍时,心里还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要是他们骁勇善战,赢下战役的话,还能得到晋升、获得表彰,凯旋回国之后,作为其为国效力的奖励,这些战士能在马其顿或别的地方享有稳定的收入。军官们则一个个希望加官晋爵,职位越高,他们得到的战利品便越多,而对他们来说,获得名誉和荣誉称号更是尤为重要的。对年轻的国王而言,最重要的是他能调用这支和腓力二世国王一起奋战多年、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团。亚历山大自己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是一位有魄力的战略家,正是由于其大无畏的精神——但有些历史学家有时会强调这是种愚勇——他才能一再鼓动臣民支持他的行为。不过在战事方面,军队的组织工作和上下级之间顺畅的沟通能力又是他能战无不胜的另一要素——这全靠他从腓力二世手上继承的这支经验丰富、颇具才干的老兵队伍。 亚历山大作为军队统帅的才能在公元331年两河流域的高加米拉会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场关键性的战役中,他继公元前333年的伊苏斯战役之后,第二次击败了自己的劲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当时波斯军队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还调用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大镰刀战车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战象,为了防止对方发动快速的骑兵攻击,波斯人还事先在平坦的战场上设了木桩和套索。针对这些手段,亚历山大制定了非常详尽的作战计划。他在队伍中央安排了10000名伙友步兵,也就是重装备步兵,其左翼则是希腊联军的骑兵队。这种作战安排最初并不是为了屠戮对手,而是为了开展防御战,有可能的话再对波斯军队的右翼开展进攻。方阵的右侧是持盾卫兵,随后是马其顿伙友骑兵队,他们的任务是在亚历山大的指挥下袭击波斯队伍中央位置的主力军。为了避免左右两翼遭到对手的迂回包抄,这两处战斗队形的最后还安排了由重装备步兵和骑兵混合组成的特定队伍,其目的便是拦截波斯骑兵对两翼进行的攻击。亚历山大在此战中最具创意的作战计划便是保留了一支由希腊人和蛮族人组成的后备军,他们位于战斗队形的最后方,转身便可以阻止敌方军队从背后袭击己方队伍。亚历山大的队伍最前方是轻装备步兵——即弓箭手、投石手和标枪手,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防止大镰刀战车搅入战斗,同时扰乱波斯军队的队形。战斗伊始,亚历山大便率领自己的近卫骑兵在右翼打头阵,迅速把波斯军队左翼的大部分战力吸引到了外侧,而这支脱离队形的波斯军队便和早已安排好的联军军团陷入了混战,波斯军队的中心位置出现了漏洞。而此时,亚历山大立即率军迂回绕过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物,果断地转身直击波斯军队的空缺处,他的目标便是大流士三世及其主力军。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些从马其顿军队中央阵营冲上来的伙友步兵掩护亚历山大的骑兵队。亚力山大身先士卒的快速进击让对手的精锐队伍陷入了混乱,尽管波斯军团两翼阵营的骑兵和步兵队伍尚未被击败,甚至有几次还打进了马其顿阵营中,但大流士三世见机不妙,马上自顾自地逃跑了。主帅的溃逃是决定性的转折:波斯人屈服了,亚历山大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尽管他并未实现此战的直接目的,即抓住波斯国王——因为他早就消失在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广阔疆域上。此后,亚历山大成了亚洲之王。 亚历山大能在此战中一举得胜,凭借的是对对手的正确认识、一份明确且很可能早已告知各级下属的作战计划和抓住正确时机展开勇猛的攻击、对细节的掌控以及针对大镰刀战车采取恰当的措施——面对这样的战车,要是不能毫发无损地脱逃,就会被它碾成粉末。在战场上最大的困难便是掌控全局并下达命令——尤其是对像亚历山大这样御驾亲征、对战事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人而言。可能当时军队中设立了传令骑兵,或人们能通过鼓声或别的什么信号来传递消息。不过身处骚乱和焦虑时,很可能会出现命令无法传达到相关人员的情况。因此,对亚历山大而言,最重要的是那些配合默契且在紧急情况下能开展独立行动的战士和指挥官,他们能根据不同战况服从国王本人下达的、明确无误的指令。而亚历山大本人则在处理所有其余复杂问题上,包括此类军事冒险行为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执行计划等方面,展现了其个人的杰出能力。 统帅大军的秘诀 正是鉴于包括此次战役在内的多场大战上的凯旋经验,亚历山大麾下军队一般都能很好地接受其制定的计划和安排,尽管战事频繁,但他们的斗志依旧高昂。这些战士信赖自己的国王,觉得自己和他息息相关,能自发服从国王的命令。对普通马其顿士兵而言,君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们的国王能体谅子民的辛劳,有时还会刻意地放低姿态试图接近臣民并强调使命的集体价值。不过尽管如此,当时还是爆发过几次兵变,其原因一方面是东征持续时间过长:大部分士兵都急切地渴望早日回家,但亚历山大却仍试图继续远征,在那样的情况下,国王的追求对他们而言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公元前326年,也就是东征的第八个年头,在行军到印度河时,亚历山大被迫停止东征并撤军返回。公元前324年,部分士兵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奥丕斯发动了兵变,此次叛乱的原因是亚历山大释放了众多老兵回家,并慷慨地向其发放了众多物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亚历山大当时不断推动波斯人融入自己的军队,以及采取友善对待波斯人的政策。这些措施都让那些自我感觉在文化上高人一等的马其顿人心理上无法接受。印度河的兵变最后得到了和平解决。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亚历山大的妥协让步才得到解决的,但在对待奥丕斯兵变的时候,他采取的却是强硬的手段,他调派深得自己信赖的护卫军捉住了为首闹事者并将他们全都处死,紧接着,在向其余兵将发表了一番指责的言论,并进行了一场浩大且激情洋溢的安抚活动之后,继续推行自己的原定计划。除了维持军纪之外,他还举行了盛大的表彰活动,把大量武器奖励给部下;在公开表彰或授予桂冠的同时,他也做出了一系列处罚措施,或放逐,或降职,或实施体罚,甚至是处死。 对亚历山大而言,让非马其顿以及非希腊民族融入自己麾下的队伍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为了统治自己占领的庞大地域,他需要在这些新的行省(Satrapien,波斯帝国的省份)安排大量军队,而另一方面,亚历山大国王还需要新的战士来替代那些牺牲、受伤或生病的战士。此外,当时还有一些战士出于某些理由被逐出了军队,他们的职位同样需要有人接替。但马其顿人或雇佣军并不能填补所有的空缺,因此就非常有必要招募当地人加入队伍。自公元前330年开始,这项举动就尤为必要了,因为随着战事逐渐向波斯帝国的东部行省转移,战斗的方式也有了改变。原先双方交战时爆发的都是大型战役或是旷日持久的围攻战。但随着波斯王朝的崩塌,除了公元前326年对阵印度国王波拉斯、对抗大群战象的海达斯佩斯河(Hydaspes)大会战之外,发生在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这两个行省(也就是如今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地区)的战斗都是小型的会战,包括攻克防御工事、艰难的山地行军、快速突袭以及转移军队。在这种情况下,高度的灵活机动性以及轻装备才是必需的,因此就需要接纳伊朗骑兵及其独有的战斗装备加入原本的骑兵队,这样才能扩充战力并在战略战术上更好地适应新战况。原本的骑兵中队被8个新的骑兵团所替代,人数上也得到了扩充(每个新骑兵团约为300人),除了马其顿骑兵之外,队伍里还新增了来自东方国家的骑兵。 当然,亚历山大的远征军里并不只有这些能征善战的士兵,我们知道亚历山大的队伍里还有辎重队——这样的队伍组成在希腊城邦的军队中是非常少见的,辎重队的任务是为战士们提供各项服务——同行的有医生、马夫、祭师和商人,文书和攻城队伍也是必需的,此外还有军妓和占卜师。尽管和其父腓力二世一样,亚历山大也试图尽可能缩减随行队伍,比如控制每支队伍中的仆从人数,但他也必须同时确保必需的后勤供给。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是一场需要长途跋涉、一直深入到中东地区的远征,如何保障这支队伍的食物、武器、衣物、木材以及其余物资的补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要在远征途中随军携带所有的必需物资是不可能的。军队所需物资主要来自他们途经的国家和地区,很多时候这都是有效的补给来源,但一旦来到贫瘠或者寸草不生的干旱地区,比如格德罗西亚沙漠(位于如今的伊朗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南部交界处),就不得不改变相应的补给策略并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措施了:先头部队必须先行建好粮仓,事先和护粮队伍定好接应点,或者和当地居民签订相应的协议。 本文摘录自《古希腊罗马军事史》,[德]莱昂哈特·布克哈特 著,励洁丹 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0月。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现标题和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