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聊城3月17日电(记者张清俐)3月16日,由聊城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的《〈欧洲史略〉〈西方略述〉校注》《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新书发布会暨晚清中外史学交流学术研讨会在聊城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史学遗产丰富,传统深厚,而至清末,中国传统史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下,面对西方史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史学研究者的史学观念、治学方法受到何种影响,中西方史学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陈峰认为,中外史学交流史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要方面,有必要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考察。中国传统史学受西方史学的影响,一方面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也因此走上西化路径。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重视个别史学大家的著述,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建构整体的脉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爬梳与发掘相关史料。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文玖表示,从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探寻中国近现代史学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前沿命题。中国近代史学主要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传统的历史研究和编撰形式的延续,另一条是反映时代精神和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著述的不断问世,以及新的史学思潮、史书编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目前的研究多从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史家的能动性来叙述近代史学,今后需要以更宽阔的学术视野全面展示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和规律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