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辽博展出的《石鼓文拓本册》藏着大秘密

http://www.newdu.com 2019-04-01 辽宁日报 吴 限 参加讨论

    辽博展出的《石鼓文拓本册》藏着大秘密 这10块“大石头”在唐朝时就是国宝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仓石鼓被称为“镇国之宝”。辽博展出的《石鼓文拓本册》就是石鼓上的文字拓片,被称为“篆书始祖”。这10只石鼓在唐朝时就被尊为国宝,深受世人的珍爱。它们历经磨难,三次被毁,其中一只竟然被当作磨刀石。透过这些沧桑的文字,这10只石鼓展示出来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
    史记
    艰难的南迁之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局决定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1.3万箱国宝南迁,石鼓也在其中。
    石鼓大而重,每只石鼓重约1吨,字在石皮上,而石皮已与鼓身分离,稍有外力便会脱落。南迁路途遥远,凶险未卜,包装石鼓是首要问题。2010年,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在《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中追叙:“故宫人经过反复商量,使用浸湿的高丽纸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轻捺,使纸张接近石身,干了后就固定在那里,即把石皮上的字紧贴于鼓身上;然后每个石鼓包上两层棉被,棉被外又用麻打成辫子,缠紧棉被;再把石鼓放在厚木板做的大箱子中,箱内用稻草塞严实,箱外包上铁皮条。”
    1933年4月19日,10只石鼓与音训碑被包装成11个大木箱装上列车,直达上海保存。1936年,南迁文物又运至南京。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这批文物运离南京,途经徐州、郑州、西安,来到宝鸡,再迁至汉中,翻越秦岭,走蜀道进入四川成都。1939年7月运至峨眉,存于西门外武庙西配殿。1943年,峨眉县城的一场大火,差点毁掉石鼓。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迁文物又从重庆陆续运回南京。石鼓因笨重,走陆路,从重庆直接用汽车运回南京。运送途中险象环生,运载石鼓的汽车先后经历了两次翻车事故,10只石鼓险些再遭劫难。
    1948年,蒋介石见大势已去,筹备将国宝文物转运台湾。此时,已被送回北京故宫保管的陈仓石鼓,被仓促运抵机场。但临近起飞时,飞行员报告说,飞机已严重超载,无法保证飞行安全。经过一行人的再三商讨后,这10只体积硕大的石鼓被留了下来,终得保全。
    1950年1月27日,石鼓被安置于北京故宫的中和殿。自此,10只石鼓与潘迪音训碑一起留存于故宫博物院。2004年,故宫专设石鼓馆展出石鼓,近年来又将宁寿宫作为新的石鼓馆,重新改陈布展。
    董宝厚说,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它所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它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
    石鼓文记录着汉字的演进历史,是“石刻之祖”
    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展览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石鼓文拓本册》,它不仅隐藏着诸多的秘密,更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
    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北坡的荒野之中,一位牧羊老人发现了10只怪异的花岗岩大石头。这些硕大的石头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宽,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中间微凸,模样奇特。令人不解的是,当石头上的泥土被清除后,每块石头上都精心篆刻一首四言古诗。因为笔法奇异,当时竟无人能识,又因石形如鼓,称之“石鼓”,上面的文字则被称为“石鼓文”。
    当时发现的时候上面总共有718个字,现在能辨认清楚的字只有300余字。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0只石鼓,其文字大多磨灭,尤其是第九鼓已空无一字。经过历代研究,根据鼓身上的文字,研究者将十只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殹(qiān 公式)、田车、銮车、霝(líng)雨。
    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记录着汉字的演进历史,被称为“石刻之祖”,它是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活化石,是“文字记忆定格”。“打个比方说,从甲骨文到石鼓文,汉字的演变类似于从猿人到智人的进化历程。”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说。
    董宝厚进一步解释说:“石鼓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记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填补了史学空白。同时,石鼓文在中国金石史乃至书法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承上启下,是从甲骨文,散氏盘,秦公簋,到篆书演变的重要一环,所以石鼓文又被称作‘篆书始祖’,后面的隶、草、行、楷都是它的子孙了。它本身的书法价值非常高。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逾寸,气韵淳古,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受到历代书家推崇,被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现在来说,凡设有书法专业的专业院校都把石鼓文定为必临习的碑帖,也可以佐证石鼓文的重要地位。”
    韩愈的保护石鼓奏折被压了8年
    故事再回到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代。
    石鼓文的发现震惊了朝野。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至,一窥究竟,他们拓下石上的文字,遍寻名家研究。唐初的书画家、诗人,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在看到石鼓文的拓本后,皆惊叹石鼓文的“古妙”,纷纷前来,争相为其作诗写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写过一首《石鼓歌》,全文洋洋洒洒500余言:“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呜呼吾意其蹉跎。”从中可以看出,韩愈当时是希望朝廷能把石鼓用几匹骆驼驮回京城长安,以便更好地保护珍贵文物,也利于研究,但他的建议没被采纳,石鼓在杂草丛中长满青苔,任凭“牧童敲火牛砺角”。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跑到陕西宝鸡雍城附近躲避战祸的唐肃宗听到石鼓的传闻后,心生好奇,责令州府官员将10只怪石运下陈仓山,迁往雍城城南,与驻扎在这里的文武百官一起赏玩。不料,石鼓迁至雍城不久,叛军逼近凤翔,文武百官出逃。为躲避战祸,石鼓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并对外宣称“毁失”。“安史之乱”平定后,陈仓石鼓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
    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访到了石鼓的埋藏之处,请朝内的名家主持挖掘。韩愈还因此上书朝廷,请求移石鼓至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管。但韩愈的请求未引起朝廷重视,奏折在朝堂上被积压了8年。公元814年,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教育、文化。他偶然看到了韩愈的奏章。于是,重新奏请朝廷,希望能妥善保管陈仓石鼓。于是,曝于荒野的石鼓才被移送到当地孔庙。
    石鼓重新出世,已是蚀迹斑斑,石鼓上的字迹残缺不全,引得无数名家学者叹惜。更可惜的是,由于一直被弃于荒野,其中一面“乍原”石鼓居然莫名遗失。90多年后,随着李唐王朝的坍塌,风翔孔庙在战火中被焚毁,庙内所藏的9只石鼓也被人盗走。
    寻找了200多年的国宝 被当成了捣米臼、磨刀石
    北宋一统天下后,宋仁宗无意中发现了关于石鼓的传奇纪略,对遗失百年的陈仓石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令人遍地寻访、查找陈仓石鼓的下落。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几番周折,终于找到石鼓,但寻到的石鼓只有9只,早在唐末便已遗失的“乍原”石鼓仍没有踪迹。司马池为了得到皇上的嘉奖便私下遣工匠仿制出一只假的“乍原”石鼓。不料,被宋仁宗和名家学者识破,司马池获欺君之罪。经历了造假风波,失踪的“乍原”石鼓立即名动天下,坊间认为其价值能以一敌九,随即便引发了全国寻找“乍原”石鼓的风潮。
    公元1052年,北宋时期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得到一份石鼓文的拓片,在对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时,他意外发现,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有“乍原”石鼓的文字。“乍原”石鼓已遗失了200多年,不可能再有新拓本问世,这张新拓本从何而来?经多方探查,终于查明这份拓本源自关中的太氏家族。
    唯恐夜长梦多,向传师立刻备马出发。当抵达太氏村庄后,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原来,太氏一家半年前全部死于瘟疫。官府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把太氏的房子、财产全部烧光。向传师只得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隔日清晨,向传师被后院传来的磨刀声惊醒。原来,客栈后面一个屠夫正在磨刀,向传师循声走到屠夫跟前,只见屠刀被磨得寒光闪烁,而令向传师一惊的是屠夫所用的磨刀石,虽然破旧却有几分石鼓的风貌。他走近细看,磨刀石上隐约浮现一些熟悉的字迹依稀可辨。原来,这就是那只失踪了200多年、引得几朝几代人魂牵梦绕的“乍原”石鼓。但是,此时的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乡民削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而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是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
    公元1110年,“乍原”石鼓运抵京城,石鼓被正式移送至太学内保存,10只石鼓终得团圆。
    转眼到了宋徽宗时期,他对石鼓更是痴迷,居然下令在10只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这10只石鼓因填注了黄金被金兵视为珍宝,随着徽、钦二帝北迁。石鼓被运到燕京(今北京)后,金人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将石鼓丢弃荒野。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被遗失荒野。
    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只石鼓。王檝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而后的元、明、清三代,石鼓一直在北京孔庙内存放。
    宋代拓本存留501字 最好的拓本保存在辽博
    “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阜。君子员猎,员猎员游。麀(yōu母鹿)鹿速速,君子之求。骍骍角弓,弓玆以寺。吾驱其特,其来趩趩(chì chì,踟蹰不前)”。这是石鼓文“吾车”中著名的一首诗,其文采可以比肩《诗经》,深受世人喜爱。
    那么,这些石鼓是何时何人刻制的呢?
    答案是秦朝或秦朝以前。
    秦时,国君喜欢将自己的丰功伟绩刻于石上,流传后世。秦始皇东巡曾留下了诸多石刻,目的就是刻录自己的丰功伟绩。“以此推理,石鼓应该是秦国疆土到达了发现石鼓的地方——陕西宝鸡陈仓,是最先到达此地的秦国国君,或者在此当政的国君所立。”董宝厚说。
    由于石鼓文刻石中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年代和官员的信息,所以到底是秦的哪个国君所为,争议不断。宋朝郑樵《石鼓音序》确定石鼓为先秦所刻,这一观点得到多数人认同。清末震钧认为是秦文公,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郭沫若认为是秦襄公,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如今,对石鼓的年代考证仍在继续中。
    “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没有流传下来。宋代欧阳修也曾经拓过石鼓,当时辑录了石鼓上的465个字,这个拓本现在已经失传了;明代大收藏家安国藏有宋代石鼓文3个拓本,其中‘中权本’存留501字,是现存世界上保存字数最多、最好的拓本,但这个拓本连同其他两个宋拓本流落到日本,现藏于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董宝厚不无遗憾地说。
    据了解,国内现存最早的拓本是明朝拓本,因第二鼓第五行“黄帛”二字不损,故称“黄帛”本。国内已知“黄帛”拓本有上海博物馆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上海图书馆一件。
    辽博收藏的石鼓拓本,第二鼓第五行“黄帛”二字未损,推测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拓本,一共残留344个字,是石鼓文拓本里最好的版本。辽博本次展出的拓本,共计167个字。据董宝厚介绍,此拓本最早为收藏家朱翼庵先生旧藏,上有朱翼庵、王懿荣等收藏印。
    石鼓如此珍贵,但石鼓上除了有石鼓文,竟然还有行楷。
    董宝厚说:“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喜欢在历代书画名迹上题诗题跋。他还题过石鼓诗,并刻于石鼓之上。”据文献记载,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正月,时年80岁的乾隆开始研究石鼓文,而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考证颇具传奇色彩的“乍原”石鼓的流传过程。乾隆帝据韩愈《石鼓歌》中写到的“为我度量掘臼科”句,认为“乍原”石鼓在唐代时已成臼形,而非宋时散佚后所为,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诗跋,并命刻在石臼周围平面上,从此,此诗便与“乍原”石鼓共存了。
    记者 吴 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