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社会沉迷于征服和在科学上驾驭我们周围的世界。然而,非线性混沌系(如自然、社会和个人生活)全都处在企图预言、操纵和控制它们之外。混沌表明,我们与其抗拒生命的不确定性,不如接受它们提供的诸多可能性(布里格斯3)。 布里格斯和皮特努力阐发他们所理解的日常生活中混沌的七条鉴识:1.创造;2.运用蝴蝶力量;3.行云流水;4.上下求索;5.观世术;6.在时间内生活;7.回归整体。这些鉴识对当代人的规劝意义是:假如你一度感到生活失控、趋于混沌,且处于沮丧和绝望,那么混沌学给出的重要忠告是:生活即混沌,那正是引人入胜和耐人寻味的所在。不过,当代混沌理论的精髓不仅仅是回到老庄所向往的“未凿”的全封闭状态,其积极的方面是,必须要链接到当今的科学宇宙观。“与可怕的未知的混沌邂逅会带来似乎矛盾的情感,这是对养育我们的宇宙的既亲密又超越的真诚与信任”(布里格斯、皮特156)。“休戚相关”———成为混沌科学要突破机械论的宇宙观、重建新的宇宙万物整体观的第一关键词,随之而来的行为变化是:从强调个人英雄般地与世界斗争,到协同进化与合作,成为这个蓝色星球的参与者而不是管理者。 既然创世神话中潜含着将自然史、宇宙史与人类史、族群史和民族史融为一炉的系统思想原型,它就潜含着对后代书写和创作的巨大牵引力和塑型作用。笔者曾经依此思路,简述《尚书》以下的6种华夏上古经典,试图透析它们不约而同地遵循着神话编码规则的结构特色。 第一,《春秋》始于“元年春王正月”所隐含的创世神话观,终于“西狩获麟”的日落隐喻神话。 第二,《庄子》内七篇始于第一篇《逍遥游》第一段鲲化鹏神话的自北冥向南冥的运动,终于第七篇《应帝王》第七段浑沌君七日开七窍而死于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之手的神话。外篇则终于《知北游》篇,让人格化的主人公“知”完成一种对应鲲鹏神话的自南向北运动。将内篇第一篇和外篇末篇的神话运动方向组合起来,刚好是一个圆圈。 第三,《周礼》始于天官地官,终于以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为完整周期的冬官,全书结构潜含宇宙四方六合的时空运转法则。 第四,《礼记》今传本为七七四十九篇,全书以《曲礼》开始,意在以其委曲说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故名“曲礼”(参看《礼记·曲礼上》孔颖达疏);以《丧服》为终,表明生命循环的一个完整周期。综观全书旨意,“因依天地之道,比顺鬼神之德,用成礼乐、道德之规范,以为政治教化之依归”(方俊吉95-96)。 第五,《吕氏春秋》是号称统一贯合百家之说的大著。其结构以十二纪为纲目,统合八览六论。十二纪则以“孟春纪”开始,到“季冬纪”结束,其效法天道运行的含义非常明确。其每一纪都是5篇,凡60篇,也是体现六十甲子进位制循环的明证。其每一纪的第一篇,同于《礼记·月令》。全书效法天地之道的循环运动。八览每览8篇,八八六十四篇(今本脱一篇,为63篇),以吻合八卦之理。始于《有始览》,叙述的是天地开辟和万物发生的秩序。终于《恃君览》,说的是如何为君的道理,将人事与天道对应。 第六,《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全书的编纂框架暗含着天干地支的循环数码:始于“一”字而终于“亥”字。这就像乔伊思写《尤利西斯》一样,给全书赋予了表层叙事与深层象征相互对照的整体结构。许慎对“一”字的解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哪里是在编写字典,还在演示创世神话的叙述程序呢。桂馥指出: 本书,二从偶一,地之数。然则一者,天之数也。《系辞传》:“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虞注:“一谓乾元万物之动。各资天一阳气以生,故贞夫一。”《春秋元命包》:“阴阳之性以一起,人逼天道,故一生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王弼注《老子》:“一者数之始也,物之极也。”《鬼谷子·外篇》:“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 再看《说文解字》,其书编排在最后的一个字“亥”的释义:“亥而生子,复从一起”。这就如同读到《周易》末尾第六十四卦未济的比喻叙事:先说“濡其尾”,再说“濡其首”,让首和尾圆贯组合为一个循环整体。“亥而生子”,终点也意味着重新开始。这样的寓意写法也表现在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作《荒原》所演示的意象和结构中。《荒原》第一章为“死者葬仪”,诗人让其中的“我”发出如下追问:“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艾略特128)这里喻示的是死亡中的新生,亦即绝望中潜含的希望。其观念的原型就直接来自尸体化生型创世神话。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让水这种孕育生命的渊薮意象,再度承接死亡之后的再生希望,也对应宇宙起源于水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其原型还是宇宙发生始于混沌的创世神话(同上124)。回到《说文解字》9353个字的循环过程,从子到亥,也就相当于从数字十二返回数字一。它体现出典型的死而复生神话观,呼应着老子“反(返)者道之动”的归根理念和庄子首尾回环的文本整体寓意。 以上中外思想和作品的例举,旨在说明创世神话如何发挥着人类思想的范型作用,给后世的文、史、哲写作奠定基调。人们一旦从信仰上对创世神话的内容表示怀疑,那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思想失范的精神危机。回归创世神话原型或再造新的创世神话,就成为人类“不忘初心”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