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饮用水视为一种具有独立军事价值的因素,重新梳理并考察宋夏战争期间,宋军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宋夏围绕饮用水展开的较量以及宋军对饮用水军事价值认知、利用水平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一 宋军保障饮用水的途径 宋夏战争期间,营建水寨或挖掘水井是宋军较常采用的做法。此外为了提高补给能力,西北宋军还曾发明了若干便携补水的方法,在技术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营建水寨,控制地表水 利用地表河流以补充饮用水,对宋军而言是最便捷的方法。城寨与河流之间多间隔一段距离,极易成为饮用水保障上的“死穴”,因此一种专门用于保卫水源的“水寨”应运而生。 水寨一般建于主体要塞之外,且多有独立的防御工事,功能是保障主体要塞供水,在空间上有独立性,需要专门营建、专人守卫。不过其工事难称坚固夯实,永乐役卒仓促之间竟能以普通工具于外墙凿出“磴道”即为例证。 从水寨向主体要塞输水的方式,应当是通过水渠引流。宋军由“涧谷”向“高城”输水的技术尚不成熟,能够通过水渠向主体要塞输水,但水寨容易成为敌军围攻的目标。 2.掘井汲水,利用地下水 在要塞内掘井汲水是宋军更常采用的方法,一来能更便捷地获取饮用水,二来可以避免夏军在上游投毒或截流,三来也能在地表河流不发达的地区通过汲取地下水更灵活地实施部队调度。 勘掘水井需特定的工程技能。挖掘供应大军的水井,其工程量往往也很大,如王超所部需“大锹千枚”方足凿井之用。尽管掘井汲水受到诸如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但相较之下,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可靠的供水方式。 3.随身储备,携载饮用水 宋军还曾在单兵装备中配发专门的容器以便储运饮用水。但“三升”的储量虽然已是上限,却仍然稍显窘促。有鉴于此,宋军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行军时配发止渴佐食及无须和水就食的干粮。冬季行军时,还能“各持冰片,可以备渴”。骑兵部队还会“将干酪与马,恐渴乏”。宋军甚至曾批量买水。大致而言,宋军随身携带的饮用水或佐食,主要还是短时应急之用。 二 宋军对饮用水的认知与利用水平的发展 宋初至宋真宗时,宋军对饮用水军事功能的认知较为模糊。宋仁宗至宋神宗时,宋军虽然逐渐意识到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但观念中的“有无意识”与实战中的“能否善用”,仍然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宋哲宗绍圣、元符以降,已将饮用水作为军事部署时的重要因素考虑进去。可以说,宋军对饮用水认知水平与利用能力提高的过程,与宋军在战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以下结合各阶段的典型战例,考察宋军对饮用水军事价值的认知与利用情况。 1.宋初至宋真宗时期:昧于实践 宋太宗时期,宋军对当地饮用水源的分布及水量,不太可能有准确的了解,更遑论善加利用。第一次灵州之战期间,宋军的这一“短板”就暴露无遗。此战中,自青冈峡入瀚海再往灵州的路线缺乏充足的饮用水补给。宋廷高层始终固执于图上作业的远近,不能根据战场情况调整部署。在此阶段,宋廷对于战区中饮用水匮乏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反应迟滞,无疑是该战败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波折中探索 宋仁宗初期,宋军对饮用水的认知与利用仍然难称理想。明道元年(1032年),高化竟于“盛夏出兵”攻击明珠族,而定川寨之战中宋军对水源的轻视更是令人震惊,又如庆历元年(1041年),麟州被围27天后,“士卒渴乏”,“黄金一两易水一杯”。 宋神宗时,宋军通过实战提升了对包括饮用水在内的各种资源的认知与利用能力,专门强调保障水源安全的指令记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反映出宋廷对饮用水军事价值的认知度与敏感度的提升。然而降服西夏并非朝夕之功,这一时期的三次大战,仍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特别是在永乐城之战中,双方对饮用水源控制权的争夺成为影响战局走向的直接因素。此役中,笔者并不认为一众将帅不懂水源安全的重要性,而很有可能是其忽视了永乐城饮用水的“存在形式”或“补给途径”。结合这一时期宋军不断反攻却屡屡功败垂成的态势来看,宋廷上下对包括饮用水在内的战争要素,其观念中的“有无意识”与实践中的“能否善用”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3.宋哲宗至宋末:熟稔利用 元祐五年(1090年),宋军选择“稳便有水泉去处占据地利修建”堡寨来满足布防要求。元祐七年,西夏攻环庆路,这次防守反击战给夏军造成重大杀伤,章楶对水源的利用功不可没,此役也成为宋军活用水源而出奇制胜的典型战例。 如果以饮用水为切入点观察宋军在绍圣、元符以后的对夏战争,可以发现:其一,在宋军此后展开的主要战役中,几乎再无因饮用水问题而酿成大败的记载;其二,宋军愈发注意参酌战区内的水源情况,并将之作为部署的主要依据之一。 综上可知,随着绍圣、元符时期宋军反攻的推进,饮用水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切具利害”“及时兴工”等指令的密集出现,势必会对宋军的实战部署产生直接影响。其后直至宋金战事激化之前,北宋始终保持着对西夏的战略优势,加之史籍当中鲜有这一时期宋军因饮用水保障出现问题而致战败的典型战例,因此可以推论,宋军对于宋夏战区当中饮用水的认知水平与利用能力,大致保持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上。 三 饮用水在北宋对夏战争中的军事价值 在宋夏战争中,饮用水无疑是一种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自然资源。宋军对饮用水的认知水平与利用能力,是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而提升的。在技术层面,宋廷上下实施了大量的修筑水寨、勘掘水井工程,还开发了若干便于储运的装备和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战层面,北宋军政官员虽多有重视,但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地善加利用,还是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波折的过程。从中既可管窥北宋军事观念和作战水平的变化,也能考察彼时彼地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军事活动的关系。 除此之外,假若宋代的军政官员在认知饮用水军事价值的过程中,曾经存在某种“错位”,那么在现代研究者的观察视阈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很多论著常以“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描述宋夏战区的干湿环境,但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层面;而在宋夏两军交战之际,此类数据恐怕并不适合作为评估饮用水堪用与否的指标。再如,“河水”转化为“饮用水”,需要满足一定的时空、技术甚至战术条件;而在既往的研究中,河川虽常被提及,但或是被作为一种环境条件笼统套用,或是将其“生物——饮用”“地理——作战”“经济——水运”等不同层面的属性及其功能混为一谈,这样就很容易模糊研究者的观察视角与讨论思路。 尽管在当前世界的某些地区,出现了不同政治实体之间为争夺饮用水源而引发矛盾乃至冲突的情况,但是这与宋夏战争中双方围绕饮用水而展开的军事行动的性质不应等量齐观。首先,宋夏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纵深,某一水源地的易手不会引发重大的生态或社会失序。其次,宋夏双方围绕饮用水展开的攻守争夺,这种控制权的确立是一种“战术手段”,而非“战略目标”,相关行动通常是更大规模军事部署的组成部分,或是实现更高级别军事目标的阶段任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原题《宋夏战争中宋军对饮用水的认知与利用》,《史学月刊》201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崔蕊满/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