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社会文化史成为史学研究新维度(2)

http://www.newdu.com 2019-04-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丁高杰 参加讨论

    女性地位发生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可从1934年“妇女国货年”天津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抵羊牌“毛衣赛美大会”入手,讨论在毛纺企业、妇女杂志、女性团体及学校的联合推动下,时代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风潮如何共同制造摩登时代的女红传统,并演变成为糅合现代性与本土性的“新规范”。
    作为特定的女性群体,妓女身份和地位的转变是透视近代中国社会嬗变的一面镜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秦方利用概念史研究方法,从考证“妓界”一词的形成和演变出发,对比分析上海女校生和北京花界慈善会的赈灾活动,探讨清末民初妓女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
    妇女解放取得成效
    自晚清以来,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之中,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王燕认为,现代“劳动”观的发生、发展和落地生根,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中国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中国妇女一方面凭借“劳动”走出“主中馈”的藩篱,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重整性别关系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因为“劳动”的疏忽而落入“双重负担”的困境。“劳动”这一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和概念,既推动了中国现代革命的发展,彰显妇女走出藩篱的合法性,却也遮蔽了家务的重要性。
    妇女解放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的主题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尺。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王颖认为,陕甘宁边区的妇女政策经历了与家庭分离、与集体整合、家庭与集体的整合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组织妇女纺线织布、表彰妇女劳动英雄和改造不劳动的“二流子”等方式,让妇女走出家庭;另一方面通过婚姻自主改革和建设新家庭的方式,实现巩固家庭的目的。“走出家庭”与“巩固家庭”作为妇女解放的路径,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处境及立场的考量和选择,也彰显了性别因素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