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府军前卫侍从体制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4-23 《历史档案》2018年第4期 秦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在永乐朝,府军前卫因下设有侍卫皇太孙的数万幼军而地位独特。在宣德朝之后直至明亡之前的长时间内,府军前卫幼军侍从制度虽然逐渐衰落,但仍有数量较多的府军前卫带刀军官被选拔侍卫皇帝,而且该卫由勋臣、都督统领的体制亦维持不变。可以说,府军前卫特殊的侍从职能本出于永乐一朝的权宜之法,但却作为一种“祖制”被历代明廷勉强延续。
    关 键 词:府军前卫/宫廷侍卫/幼军/幼官/勋臣
    作者简介:秦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明代宫廷侍卫由多种军伍混编而成,包括锦衣卫大汉将军、五军营叉刀围子手、三千营红盔将军、三千营明甲将军、勋卫、散骑舍人以及府军前卫等卫带刀官等。①这些侍卫多由具有礼仪职能的兵员或贵戚子弟充任,唯有府军前卫等带刀官直接从京卫一般军官中抽调,独显不同。早在永乐年间,明廷就建立了府军前卫幼军侍从皇太孙的制度,嗣后该卫侍从职能屡有更迭。李新峰著《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一书在若干章节对府军前卫建制及其侍卫功能有所论述,但因其以列朝《明实录》及(正德)《明会典》为主要参考资料,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侍卫制度因涉及宫廷机密,故《明实录》及正德、万历两朝《明会典》皆未穷列其制。本文通过发掘府军前卫选簿以及《天一阁藏明代珍本政书丛刊》等明代官方档案,兼考实录、碑传、奏议、杂史,对府军前卫侍卫体制的流变,特别是府军前卫幼军侍从职能的衰落、勋臣统领府军前卫体制等问题做较—探究。
    一 府军前卫幼军的征佥与勾补
    洪武朝时期,府军诸卫作为亲军卫所,即有宿卫皇帝、太子的职能。如谭广原系朱元璋骁骑卫军士出身,后调府军“为伍长带刀宿卫”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东宫朝仪,设皇太子座于文华殿中,锦衣卫列仪仗于殿外,府军卫列甲士旗帜于文华门外。③李新峰根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调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隶甘州左护卫”,以及《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三年(1415年)“设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等记载,结合《逆臣录》中蓝玉自称府军前卫军为“参随”,推断该卫因系蓝玉嫡系部队,故在洪武末年被整体取消编制,至永乐朝复建。④此说比较符合史实。⑤
    明成祖复建府军前卫的目的,在于安置扈从皇太孙朱瞻基的幼军。关于府军前卫在永乐朝的建制,《明太宗实录》相关全文云:
    (永乐十三年四月丁丑)设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置官属。初,上选幼军随侍皇太孙,至是立卫。置指挥使五员、指挥同知十员、指挥佥事二十员、卫镇抚十员、经历司经历五员、千户所正千户二十五员、副千户五十员、所镇抚五十员、百户二百五十员。命交阯土人阮公倜为指挥佥事。公倜镇夷卫土官阮如偶之子,初如偶以擒贼首黎苍功升指挥佥事,命还交州督运粮饷,溺水死,公倜来朝,致故有是命。⑥
    但《明太宗实录》别载,永乐五年,升义勇中卫指挥同知陈敬为府军前卫指挥使。⑦再查阅卫所选簿,永乐十年便有幼军被集中选入府军前卫充当侍从。如朝邑县人马小蛮“选充府军前卫总甲,为随侍”⑧。同年,又有元城县人黄勉、文安县人齐礼分别以幼军选送到京,拨府军前卫,黄勉当年升充总甲,齐礼十三年升小甲。⑨由此可知,府军前卫在洪武朝应该并没有被完全裁撤,而是残存了部分机构,永乐朝的复建也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明成祖显然经过较长时间准备来重设府军前卫,《明太宗实录》之所以特别强调“永乐十三年”的年限,乃因当年正式“置官属”,将该卫各级长官配置完毕。从永乐十三年府军前卫指挥使五员、千户所正千户二十五员的军官配置来看,该卫应有官兵两万余人,而《明宪宗实录》详载,府军前卫幼军例设二万八千员,⑩其规模远超一般卫所五千六百人的编制。从这一点看来,永乐帝之所以选择府军前卫统辖侍卫幼军,就在于该卫原建制残缺,可以大力扩充其编制,而少涉及复杂的人事问题。
    “幼军”在明代本非专隶府军前卫,亦非专职侍卫,而是泛指年轻军卒。如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令“内外军卫士卒无余丁及幼军无父兄者,皆增给月粮一石”(11)。洪武、永乐之际又有“习技幼军”(12)、“习匠幼军”(13)等名目,应属年资浅无法参战而在卫所内操习杂务者。不过,永乐朝府军前卫所辖幼军不同于其他幼军部队,更具特殊兵种的性质。据景泰朝兵部尚书于谦追叙,府军前卫大量的幼军实皆“选取民间壮勇子弟”时年及二十五六、三十岁者,(14)不由世袭军户充任。于谦又引永乐十一年明成祖谕令:“随侍皇太孙操练的幼军,有亡故了的,着原选官司选来补,不要少了原数。若是那亡故了的户下,有年岁相应、精壮有气力、快走路这等,户下情愿要补的,着他来补。”(15)可知幼军子弟自愿袭替,非强制世役。
    对于府军前卫佥选年轻民夫而不用世军的制度,明人常称其似汉代“六郡良家”(16),又指其“与前代兵制暗合”(17),有隋唐府兵制遗意。但是,这些比附反映的仅仅是表面现象,府军前卫的构建并非刻意法古,其制度特性与永乐朝的政局直接相关。永乐十年前后,正逢北京城市营建及明成祖第二次扫北之际,南北军务倥偬,明成祖显然难以抽调大批正规军队作为宫廷侍卫,而他又颇爱长孙,不愿降其扈从规模,故权且抽佥近三万民间壮丁以补裨。此外,由于明成祖不喜太子,故朱高炽当时并无特殊扈从,太孙独享随驾军伍,实已凌驾其父,若再以世军充任,体统更高,对太子的地位实不利。幼军虽规模巨大,但年资较浅,地位也相对低下,与太孙当时隔代继承人的身份恰相符,不至于危及太子。即便如此,永乐二十二年末,登极伊始的明仁宗仍分拨府军前卫官军隶于其子郑王、襄王等藩府,致该卫在京仅余五个千户所。(18)府军前卫官军被分遣,幼军人数过多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幼军侍卫太孙的旧制难免使明仁宗心生不满与忌惮。宣德二年(1427年),这些外派官军纷纷请愿调还,明宣宗又将他们召回府军前卫,尽复二十五千户所之编制。(19)通过此一侧面,可窥知皇室内部权力相争、父子相隔之一斑。(20)
    府军前卫幼军虽不世袭承役,却别有一套“清勾”之法。永乐十年初定,幼军佥派地包括“两直隶、江北、河南、山、陕、荆、蜀”(21)。幼军员阙时,明廷在其原籍另行佥补壮勇。明英宗统治之初,刑科给事中年富即上奏疏,认为府军前卫幼军“死亡残疾,仍于民间佥补,富者受财脱免,贫者临时获解,深为民害”,乞敕“今后遇有死亡,莫若就于二十五所内将一所调补”(22)。此论旨在停止勾补幼军,明英宗命行在兵部详议,但未果。至景泰朝,永乐年间佥征的幼军已服役近40载,年龄多60岁以上,“俱成老疾,不堪差操”,于是时任兵部尚书于谦提议:“合无候今年秋成之后,将前项老疾幼军,通行各该原籍官司,务要照名作急佥补前来,更替回还。”(23)至此,明廷正式规定幼军年满六十可退休更代。
    自明中期始,明廷佥补府军前卫幼军渐趋不力。明宪宗登极之初,甚至明旨“府军前卫幼军今后如有事故,不必佥补”(24)。此令甫出,引起幼军频频逃役,管理愈发困难。据成化元年(1465年)兵科给事中梁璟奏言:“府军前卫军士不解诏书‘幼军事故不必佥补充’之条,妄以为逃役者亦不清勾,故今已逃之数将及三千,见在之人亦皆摇动,诚恐仿效成风,操守渐乏,宜下令禁约。”事下兵部参奏,从其议。(25)明代卫所逃军被捕回者例发大同、宣府哨所戍边,据成化六年兵部尚书白圭所题,府军前卫幼军“怀恋乡土”,以故“在逃者数多”,又“畏避边方哨瞭,展转躲藏,不肯出首”,甚至有“原籍挨获,起解中途仍复逃脱者”,于是白圭奏请:“(府军前卫幼军)在京并附近潜住者,本部出榜晓谕,限三个月以里出首,送发着役;其在外者行移南北直隶并山东、河南、陕西、湖广、四川都、布二司,转行各府州县所,自文书到日出榜晓谕,俱限三个月以里就于所在官司首告,免其问罪,解发着役;若仍恃玩在家,过限不首者,拿获问罪毕,日发大同、宣府哨瞭三年。”明宪宗准其奏。(26)至此,府军前卫幼军的逃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明廷所纵容。至成化七年,白圭再奏,进一步请求宽免府军前卫幼军逃亡者:“缘本卫幼军系例不勾丁人数,事故者照例住佥。在逃者惧怕发遣,展转脱逃,以致缺伍数多。如蒙准申,请乞转行兵部,合无将在逃幼军宽免发遣,照旧发落,选营补操,庶得军伍有增。”(27)
    从实际效果来看,宽容的处理方式并未能缓解幼军继续逃匿之势。成化十四年,府军前卫幼军“止存八千六百余人”(28),不及初设时一半。按成化朝兵部郎中陆容的说法,该卫比照旗手卫事例“为常令”,“不逃止终本身,逃者子孙勾补”,于“今亦无逃者”。(29)查《明宪宗实录》及正德、万历两朝《明会典》,并不见府军前卫有勾补幼军子孙之法,或此令执行时间较短而阙载。根据明武宗初年兵部呈“幼军解补开豁例”,可知当时所定追逃办法仍较宽容:幼军逃亡者若年未及五十且无疾病,仍解本役;若五十以上及疾故者,俱勾壮丁补伍;“役久未经逃者,老疾病故之日,即与开豁”。兵部又请三年一次验放,著为令。(30)弘治十三年(1500年),明廷规定,除顺天府所属人民,“并腾骧左等四卫、牧马所军余及各处逃移不知下落之人。并正军、正匠外”,其余在京不分官员、军民、匠役、校尉之家舍人、余丁、愿投军役者,造送兵部勘明,收充军役,“编入府军前卫各所食粮,俱送团营操练,止充一辈,愿当者听”(31)。这条法令反映了当时府军前卫兵源短缺,替补难继的窘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