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是以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地貌、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野生动植物种群演变与医药地理等领域。这一学科上承中国古老的沿革地理学和古典地理学的传统,又与现代地理学、历史学的理论方法水乳交融。既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基础性的学科,和现实的人类活动的联系也最为紧密,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发展较早和较快的分支领域。近年来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全球变化系统学科的兴起和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推动了历史自然地理学科的发展。在过去10年中,一批著名学者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得到整理和结集,如史念海对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的研究①侯仁之领军的对历史时期沙漠变迁的研究②邹逸麟张修桂等对河湖水系长期的研究成果③、满志敏对历史气候研究的总结性著作④等。一些综合性、区域性的著作也大量涉及了自然地理的内容,如对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就有两部重要的著作⑤。王元林对泾洛流域环境变迁的研究⑥等等。这些著作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但由于其具体工作完成于本文拟讨论的最近10年之前,因此在此不予详述,而将讨论重点放在下述具体研究成果。 一 历史气候 在过去10年里,历史气候的研究在历史自然地理中是最活跃的领域,在温度、干湿变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在其它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 在温度变化方面,葛全胜等人利用集成方法重建的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序列及其相关研究是这一领域内最重要的成果。这一研究收集了中国历史文献中超过5000条自然物候与异常冷暖记载,利用将今知古的原理,将现代物候差异定量校准为温度变化,并对各站点温度变化对研究区域的贡献率进行了计算,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分辨率为30年、部分时段达到10年分辨率的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20世纪的增暖在过去2000年中并非唯一,其增暖的速率、温暖程度均未超过过去2000年的最高水平,由此得出了20世纪并非过去2000年中最暖世纪的重要结论⑧。同时,葛全胜等还利用多种孢粉、石笋、湖泊沉积物、历史文献等多种代用资料建立的序列,使用集成方法重建了中国过去5000年分辨率为100年的气温变化序列⑨。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使得对中国5000年来特别是2000年来气温变化的认识,在空间确定性和时间分辨率、变化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利用中国特有的丰富历史文献对全球变化研究做出的独特贡献。 高分辨率的温度重建一直是历史气候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近300年来的年分辨率的气温序列的重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郑景云等人基于现代气象资料中降雪与冬季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利用清代雨雪分寸中记载的冬季降雪日数,建立了回归方程,重建了西安和汉中两地1736—1999年冬季年平均气温序列⑩。杨煜达同样利用雨雪分寸中的资料,建立了降雪等级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重建了1721—1900年昆明的冬季平均气温序列11。高分辨率的温度序列不断的成功重建,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不同区域气候间温度变化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差异的认识,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演化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有争议的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研究也有进展。对于隋唐温暖期的认识,自满志敏撰文对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提出质疑,认为在750年以后,实际气温转向偏冷12以来,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葛全胜等利用史料中物候现象的记载,定量重建了公元601—920年的东中部地区时间分辨率为20年的温度变化,结果认为隋唐时期,东中部地区的气候在总体上较现代偏暖,但存在较大波动,在821—920年间则比现在偏冷达0·42℃左右13。郑景云等人重新推算了3—6世纪中国东部地区的冬季气温距平,认为这一时期是一个和小冰期类似的冷期,其间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14。陈业新对秦汉时期的气候状况也有新的研究15。 在干湿变化方面,张德二等利用清代留存的晴雨录资料,采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了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高分辨率的降水序列16。对清代档案中雨雪分寸资料的利用过去一直是难题。郑景云等在石家庄组织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的田间入渗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17。从这一方法的突破入手,对清代雨雪分寸资料较好的华北地区的降水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8,大大扩充了高精度降水重建的地域范围。 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的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葛全胜等利用雨雪分寸资料,重建了1736—19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序列,分析了梅雨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东亚夏季风强弱与雨带位置的关系19。王绍武等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了近千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位置变化20。杨煜达等利用清代档案中的降水资料重建了1711年以来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序列,并进而讨论了过去300年来西南季风的变迁21。台风活动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梁有叶等研究了近千年来登陆台风与ENSO的关系22,叶瑜等研究了1883年的台风事件23。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心的话题。2007年在《NATURE》上张德二和德国学者关于季风变迁与唐朝灭亡关系的争鸣24,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方修琦等对清代东北移民与华北旱灾间的关系做了成功的分析25。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研究,张德二对过去千年的重大旱灾事件进行了重建26,王社教、邓辉等对沙尘天气的研究27,费杰、杨煜达等对火山喷发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28,也是这一领域的新进展。 二 历史地貌 历史地貌是以历史时期河流、湖泊、海岸线和沙漠等地貌形成、演变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支学科,是历史自然地理最基本的研究领域。在1980年代以后,发展步伐一度放缓。但在过去10年中,在研究方法和一些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河流和湖泊地貌变迁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满志敏对北宋京东故道的研究29。这一研究成功使用了包括遥感数据、古地图与老地图资料和历史文献等多种资料,使用了GIS、地图判读等手段,找出了传统文献和野外考察等难于识别的河道遗迹,并结合历史地名考证方法对河道存在时间得出了可信的结论,从而成功重建了新的北宋时期的黄河京东故道。其空间分辨率与可靠性都较过去传统研究大大提高。这一工作总结的方法,对未来拓展传统地貌研究的资料来源及研究精度有着重要的价值。李炳元等对2000年来后套黄河的研究,综合利用了地质资料、RS影象、地图、文献等资料,大体复原了这一时期河道的演变过程30。石超艺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了GIS技术,重建了明清以来海河南支河流湖泊变迁过程31。潘威等对上海地区近代以来水网结构演变的研究,探索了利用GIS技术手段建立格网体系,拓展研究深度的方法32,也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进展。 张修桂通过对《水经·江水注》的重新整理和考释,重建了公元6世纪以前的长江枝江—武汉段的河道形态33,是这一领域最新的重要成果。说明《水经注》这样的传统史料,还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可以挖掘。对吴淞江水系演变的研究,也较前有所推进,如傅林祥、王建革等对吴凇江支流水系的研究34。对汉水中游的河道演变,则有鲁西奇等的研究,对这一复杂问题有了较清楚的认识35。周宏伟近年利用古地名的考证等多种方法,对一些古河道和湖泊演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新的看法36,尽管一些结论尚未成为主流认识,但其探索精神无疑是可贵的。 对河口海岸的研究,近年来也有稳步的进展。王庆等研究了1000年来东部大河河口的地貌动力机制37。张修桂以1980年代新发现的滨海沙带为契机,对长江口崇明岛发育演变过程提出了新的看法38。林汀水研究了闽江口一带的历史成陆过程39。司徒尚纪讨论了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扩张过程40,庞家珍等则研究了近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变化41。 沙漠变迁方面,对于历史时期毛乌素沙漠变迁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韩昭庆的研究提出明代毛乌素沙地南缘在长城一线,有限的垦殖并非流沙扩大的主因42。邓辉等利用文献、田野考察和古遗址资料,对近500年来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变化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的流沙———黄土分布格局基本稳定43。黄银洲等利用史料结合沉积资料提出,明代边墙已经处在毛乌素沙地之中,不能作为沙地南缘的界限44。对于科尔沁沙地的研究,韩茂莉通过恢复聚落分布及规模,对辽代这一区域的农业垦殖及环境扰动进行了分析45。李并成通过考察与文献、考古资料结合,对河西走廊地区古绿洲变迁的原因做了讨论46。而对黄土地貌变迁,王晗通过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宜川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垦殖特征的考察,分析了土壤的侵蚀过程与黄土地貌演变47,是这一领域的新成果。 三 历史自然地理的其他领域 近年来,在全球变化科学发展的驱动下,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LUCC)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逐渐成为历史地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张晓虹等对清代陕西南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48杨伟兵对清代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做了全面的分析,并出版了这一领域的第一本专著49。赵赟50、傅辉51的研究通过对插花地、土地折亩等问题的探讨,在历史田亩数据的处理及区域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葛全胜等对近300年来土地利用、地表覆盖与碳循环进行了研究,并对研究时段内耕地等面积变化做了估算52。叶瑜等的研究,则讨论了东北地区20世纪土地利用研究的方法与模式53。这些工作推动了这一研究的稳步前进。 对于森林植被的变迁,何凡能等的研究利用史料及现代调查资料,重新估算了1700年和1949年的全国分省的森林覆盖率,并回溯估算了其间每50年各省森林覆盖率与森林面积,并讨论了300年来森林覆盖的时空变迁54。蓝勇通过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从人口分布变迁入手,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植被演替做了研究55。尹钧科讨论了历史时期永定河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56。杨煜达则通过对铜矿生产规模及需用燃料的研究,尝试定量重建了矿业开发对滇东北森林破坏的影响57。 对历史时期野生动物的研究,王守春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研究了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动物地理的变迁58。文榕生探讨了历史时期金丝猴的各种称谓及分布变化59。曹志红的研究考辨了新疆虎历史时期在新疆地区的分布范围及消亡因素60。马鸣则研究了新疆白鹳的历史分布变迁61。台湾学者杨志远的研究,讨论了台湾野生鹿的历史分布及消失的动因62。李玉尚近年利用文献资料来对海洋鱼类变迁的研究,是这一领域新的拓展63。 对于疫病与医药地理的研究,龚胜生对近3000年来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做了宏观的探讨64。台湾学者邱仲麟考察了明清时期预防天花的人痘法的起源、流布等系列问题65。李玉尚研究了江南地区地理环境与传染病的相关问题66。周琼对历史时期云南瘴气的区域分布与变迁做了研究,并提出了瘴的毒素说67。于赓哲的研究,也涉及到瘴气等问题,认为所谓的“南土卑湿”,既是地理环境问题,也是疾病问题,更是文化问题68。 对历史时期灾害及社会相关问题的研究,是灾害学、灾害史和历史地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出版的相关著作较多69。对于历史自然地理最为关心的自然灾害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其规律的探讨,则有袁林对历史时期陕西水灾的规律的统计分析研究70、苏新留重对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等级序列的重建71、陈业新以皖北地区为例对洪涝灾害等级的新探索72等。 四 总结与思考 总而言之,历史自然地理在过去10年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各个领域的进展并不一致。在历史气候方面,不仅在传统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还不断有新的科学问题提出,不断有新的资料开拓,同时与之相应的是不断的发展出新的研究方法,这些都使得历史气候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逐步深入。在历史地貌方面,虽然研究成果总体而言较过去略显单薄,但是这个领域也是受到现代GIS、RS等技术发展惠及最多的领域,在新问题的提出、新资料的开拓和新方法的使用上都有所突破。而在生物地理的研究领域内,对海洋鱼类分布的研究有所开拓,但在陆生野生动物的研究上,较文焕然、何业恒等前辈学者的研究并无太多突破。这种在研究领域内研究发展的不平衡,既和技术发展提供的研究空间有关系,同时和资料提供的研究空间也有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如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在传统的对植被变迁的研究基础上,这几年的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扎实的进步。这种进步明显是由全球变化研究对历史时期可靠的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的需求所驱动的。这些事实说明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一方面新方法的总结和新资料的开拓是研究进步的必要条件,同时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其它学科对其的需求,也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未来若干年,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受全球变化研究的驱动会更加全面和深入。在关注的问题上,在历史气候方面,对区域气候变化机制的探索会进一步深入,同时,对重要天气系统的演变、重大气候事件的过程和影响重建及社会响应等问题将会更受关注。在历史地貌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将从过去单纯重视大江大湖的演变拓展到水系格局乃至区域整体的地貌变迁。在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方面,研究也将从土地数据较为齐全的平原地区向广大山区扩展。 在自然地理的研究方法上,将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科的交叉,重视多学科方法的利用。不仅GIS、RS等技术手段将不断进入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领域,同时,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也会不断地被引入到研究中,以解决过去单纯历史学和地理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重大气候事件的社会响应,就需要自然和人文多学科方法的介入,才有可能有较科学的结论。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也同样需要自然-人文多学科的方法才能进一步推动。在此基础上,源自系统论思想的集成方法的应用会更加的普遍。不仅将进一步在历史气候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应用,在土地利用等研究领域内,也将会利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以求结论的更为可靠。 同时,在研究资料方面,在进一步挖掘传统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也将进一步开拓新的资料来源。不仅要开拓利用现代的GIS、RS数据,对过去古地图、老地图资源的发掘利用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如过去这些资料主要使用于河流地貌的复原下一步将会发掘这些资料中包含的土地利用/地表覆盖的信息。对西文文献、地方民族文献史料也需要更多重视。对这些资料的开拓利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相关信息提取和资料评估的可靠方法,以保证对资料的科学利用。只有在问题、方法和资料方面有新的突破相互促进才能促使历史自然地理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年。 ②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③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 [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④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年。 ⑤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 ⑥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 ⑦Ge QS, Zheng JY, Fang XQ, et al. Winter half-yea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HOLOCENE2003, 13 (6): 933-940. ⑧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等:《从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看20世纪增暖》,《地理学报》, 2002年第6期,第631-638页。 ⑨葛全胜、王顺兵、郑景云:《过去5000年中国气温变化序列重建》,《自然科学进展》, 2006年第6期,第689-696页。 ⑩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田砚宇:《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第343-348页。 11杨煜达:《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年第1辑,第17-31页。 12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13葛全胜、刘浩龙、郑景云、张学珍:《隋唐时期东中部地区温度变化的重建(601-920)》,《科学通报》, 2010年第31期,第3048-3052页。 14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葛全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 2005年第2期,第129-140页。 15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 2002年第4期,第76-95页;《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气候状况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年第1辑,第5-16页。 16张德二、刘月巍:《北京清代“晴雨录”降水记录的再研究———应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北京(1724-1904年)降水量序列》,《第四纪研究》, 2002年第3期,第199-208页。 17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重建清代逐季降水的方法与可靠性———以石家庄为例》,《自然科学进展》, 2004年第4期,第475-480页。 18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去300年降水变化》,《中国科学》(D辑), 2005年第8期,第765-774页。 19葛全胜、郭熙凤、郑景云、郝志新:《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科学通报》, 2007年第23期,第2092-2097页。 20王绍武:《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年第3期,第117-121页。 21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地理学报》, 2006年第7期,第1041-1049页。 22梁有叶、张德二:《最近1000年来我国的登陆台风及其与ENSO的关系》,《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年第2期,第120-121页。 23叶瑜、方修琦、张向萍:《188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灾害事件的重建》,《古地理学报》, 2010年第6期,第665-667页。 24Gergana Yancheva, et al. 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NATURE445, pp·74-77. (4 Jan 2007). De’er Zhang, Longhua Lu. 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winter monsoons.NA-TURE450, pp·7-8. (15 Nov 2007). 25方修琦、叶瑜、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 2006年第7期,第680-688页。 26Zhang De er. Severe drought events as revealed in the climate records of China over the last thousand years .ActaMeteorologica Sinica,2005, 19 (4): 485-491. 27王社教:《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和成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81-87页;邓辉、姜卫峰:《1463-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序列复原及初步分析》,《地理研究》, 2005年第3期,第403-411页。 28Fei, Jie. Zhou, Jie. The possible climatic impact in North China of the AD1600 Huaynaputina erupetion, Per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009. 29: 927-933;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年)与坦博拉火山喷发》,《复旦学报》, 2005年第1期,第79-85页。 29满志敏:《北宋京东故道流路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9页。 30李炳元、葛全胜、郑景云:《近2000年来内蒙后套平原黄河河道演变》,《地理学报》, 2003年第2期,第239-246页。 31石超艺:《明以降滹沱河平原河道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年第2辑,第62-72页;《15-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湖泊科学》, 2007年第5期,第522-529页。 32潘威:《历史河网密度网格化重建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1918-1978为研究范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辑,第5-14页。 33张修桂:《〈水经·江水注〉枝江—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上、下篇)》,分别载于《历史地理》(第23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1-19页;《历史地理》(第24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第1-23页。 34傅林祥:《宋代吴淞江两岸大浦考》,《历史地理》(第21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10-24 页;王建革:《“汇”与吴淞江河道及其周边塘浦(九至十六世纪)》,《历史地理》(第22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352-357页。 35鲁西奇、潘晟:《汉水中游河道的历史变迁》,《历史地理》(第19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70-293页。 36周宏伟:《唐〈西洱河图〉与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水系变迁》,《第四纪研究》, 2006年第4期,第621-627页;《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 2010年第4期,第50-69页。 37王庆、高光辰、仲少云、陈吉余:《一千年来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四个主要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机制》,《历史地理》(第19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40-250页。 38张修桂:《崇明岛形成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 2005年第3期,第57-66页。 39林汀水:《历史时期“福州古湾”的变迁》,《历史地理》(第23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220-226页。 40司徒尚纪:《岛丘和口门作用与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的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19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94-302页。 41庞家珍、姜明星:《黄河河口演变之二: 1855年以来黄河河口三角洲流路变迁及海岸线变化及其他》,《海洋湖沼通报》, 2003年第4期,第1-13页。 42韩昭庆:《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第191-204页。 43邓辉、舒时光等:《明代以来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的变化》,《科学通报》, 2007年第21期,第2356-2363页。 44黄银洲、王乃昂等:《明代边墙修筑时毛乌素沙地范围探讨》,《干旱区研究》, 2009年第2期,第261-266页。 45韩茂莉:《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聚落分布与环境选择》,《地理学报》, 2004年第4期,第543-549页。 46李并成:《甘肃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3年第2期,第109-114页。 47王晗:《陕北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垦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清至民国宜川县为例》,《历史地理》(第23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269-283页。 48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年第4辑,第114-125页。 49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1659-191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50赵赟:《徽州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1500-1900)》,《复旦学报》, 2002年第5期,第67-74页。 51傅辉:《亩制差异对土地数据的影响及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 2006年第3期,第141-150页。 52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等:《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与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2期,第197-210页。 53Y. Ye, X. Fang,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note on sources, methods andpatterns,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09 (35): 311-329. 54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等:《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地理学报》, 2007年第1期,第30-40页。 55蓝勇:《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的演替》,《地理研究》, 2010年第7期,第1182-1192页。 56尹钧科:《永定河中上游流域森林植被的破坏》,《历史地理》(第19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251-269页。 57杨煜达:《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史研究》, 2004年第3期,第157-174页。 58王守春:《全新世中期以来西辽河流域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地理研究》, 2002年第6期,第715-722页。 59文榕生:《金丝猴的考辨与古今分布》,《自然杂志》, 2003年第1期,第41-46页。 60曹志红:《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 2009年第4期,第34-49页。 61马鸣:《历史上新疆白鹳的地理区域考证》,《干旱区地理》, 2002年第2期,第139-141页。 62杨志远:《环境与历史———台湾野生鹿消失的原因分析》,《高雄师大学报》, 2006年第28期,第79-92页。 63李玉尚、车群、陈亮:《清代以来黄渤海真鲷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0年第3辑,第125-137页。 64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地理学报》, 2003年第6期,第870-878页。 65邱仲麟:《明清的人痘法———地域流布、知识传播与疫苗生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7本第3分册), 2006年,第451-516页。 66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 2005年第6期,第133-141页。 67可参阅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69于赓哲:《疾病、卑湿与中古族群边界》,《民族研究》, 2010年第1期,第63-71页。 69如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2009年;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年;赫治清主编:《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等等。 70袁林:《陕西历史水涝灾害发生规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年第1辑,第34-40页。 71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年第3辑,第113-120页。 72陈业新:《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辑,第14-29页。 作者:杨煜达,原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