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陈景拴:1922年——顾维钧在北大演讲

http://www.newdu.com 2019-05-16 《团结报》2019年5月16日 newdu 参加讨论

    笔者在翻阅《申报》时发现顾维钧先生曾于1922年6月间在北京大学进行过一次演讲,题目为《学生生活》。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发现这是顾维钧先生唯一一次在北京大学的讲学记录,并且这次演讲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记述了顾维钧大学时期的诸多趣事,而且也披露了顾维钧从事外交事业的心路历程等,较为珍贵。
    演讲背景
    1922年5月下旬,作为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顾维钧应当时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之邀回国磋商关于会中的一些决议,由于此前顾维钧一度担任中国驻外公使,离开中国已有七年之久,因此顾维钧回到北京后就受到了总统徐世昌的热情接待,徐氏称赞他在华盛顿会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特地为他举行了一次欢迎午宴。通过这次礼节性的谒见,顾维钧了解到当时北京混乱的政治局势。当时正值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收尾阶段,直系凭着战胜奉系的余威打着“恢复法统”的旗号妄图请黎元洪复大总统之职。可以说顾维钧此次回国正好赶上了这场发生在北京的闹剧,因此其回国的任务也因此次政变而陷于停顿,并且没过多久徐世昌就因总统来源“非法”被直系所逐。北京政府则由周自齐等阁员以“国民资格”暂时摄行。政局变幻之快让多年未回国的顾维钧目不暇接,诧异之余又无所适从。恰好此前在徐世昌举办的欢迎午宴中顾维钧结识了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对于顾维钧十分推崇,见顾维钧此时并无要务,因此便邀请顾维钧到北大进行讲学活动,对此《申报》有所记载:“今日下午(六月八日)五时,顾维钧先生承北大校长蔡孑民先生之约,赴该校第三院大讲堂讲演,题为《学生生活》。”
    1922年6月8日下午5时许,顾维钧应邀来到北京大学第三院大讲堂进行演讲,当时前来听讲的学生众多,“到场人之极众,大讲堂几不能容”。顾维钧就席之后,谦逊地说道:“今日承蒙蔡孑民先生相邀,来贵校演讲,得与诸君相见一堂,才闻蔡先生的夸奖,实在是愧不敢当,但能够有机会与诸位同学接近,确实非常荣幸,而且非常快乐,今日所讲的题目为《学生生活》,而此‘学生生活’并非泛言学生一切生活,如果仅仅是讲这些,则诸君在书本上也可以看得到,无庸鄙人讲,鄙人所要讲的仅仅是拟就我个人在学校内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鄙人在外国前后十六七年,期间从事学校生活也有六七年,今日所讲的是专就大学这一时期的生活而言。诸君现在正在大学读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新思潮的发源地,同时也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造就的人才皆是社会领袖人才,所以鄙人很愿意将我在大学时期生活的诸问题向诸君择要讲明,以供参考,其中各问题有已经解决的,也有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但皆是极有趣味的。”
    哥伦比亚求学经历
    顾维钧先生首先从其初入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谈起,他说道:“在外国人眼中,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的缩影,青年在学校内的生活则是‘预备时期’,预备乃是人一生事业的根本,我初到美国,尚不够入大学,于是先在高等学校预备一年,毕业后经省视学考试及格给予证书,可以不经考试直接到大学读书,即为正班。我当时拿着证书到哥伦比亚大学见该校秘书长,秘书长说:‘我们规程特别,虽有这张证书,但仍要考试,方能入学。’我初听此言,很觉失望,后来秘书长话锋一转说,你们中国人远道而来,似可有商量的余地。我当时想一想,如果不经考试而入学,同学们是否会轻视我呢?于是复问秘书长:‘先生觉得我是考好呢,还是不考好呢?’秘书长说如果你不怕考,还是考的好。于是我就毅然答之曰:‘我愿意考。’当时是星期六,距离考试只有两日,返回住所后,即将学过的功课逐一温习,考后揭晓,说他不满意吧,倒有十四点半,说他满意吧,比之及格之点数还差半点,但总算叫我入学。这一层难关得以打破,谁知入学以后,二层难关又到。”
    顾维钧先生入学后在选择专修哪一学科上又遇到了难题,他说道:“就我个人志愿来说,从小在学校读书,就觉得外人欺我太甚,何以所定条约对于我国来说皆不平等呢?因此后来总想弄清楚外国人办理外交的办法,这样可以为中国办一点事。此种概念,从小就萌生于心中,所以此时颇愿专修外交一门。但是转念一想,中国如此之贫困,应该学一点实业,何必一定要在政界讨生活呢?数学一门,与我性情最相近,可以专学工程,将来做一个工程师吧。于是一个外交家、一个工程师在我脑子里相互争辩,足足历经三个星期之久,后来我去问问一位先生,他是到过中国的,明白中国情形,但是他亦不为我解决,我又想一折衷办法,一面学外交,一面学工程,先生却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叫我不必暂时解决他,在此二年以内,学习普通各科,嗣后看与哪一科相近,即习哪一科,我亦以为然。果然,在修学不到二年的时间,而专修外交之志遂决定。”
    随后顾维钧先生又在选习学科问题上遇到了难题,他说道:“选习学科问题也算难关,他们是单位制,共有一百,二十点即可得一学位,而诸同学选习学科的目的有以为毕业后即须谋生活的,故所选多为营业一类功课,有取其易考的,如‘希腊美术’、‘罗马胜我原因’等。只要上课听听讲,到年终并可以不考。但是鄙人却有一个特别的脾气,凡不易学、不易懂的我总想学他一学,所以我当时曾选过一课高等地质学,我选此课,不但同学惊异,就是教员也诧异,教员问我你学过动物学否,答曰无,学过植物学否,答曰无,教员又说到,汝必学此,我亦欢迎,不过将来要经考试。我既选定后,前三星期,异常困难,初读一本书,名曰《石》,后来加意用功,居然懂了,觉得其中大有趣味,知识无穷。当专习各种政法功课,觉得烦闷时,取出读之,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至今我对于此种学问,仍觉不能忘情,虽非矿师,却与他大感其兴味。所以我说选择功课,也是一层难题,以上所讲的是关于学科的,除课书以外,在学校内,也有得着知识的地方,练习才能的机会。”
    丰富的课外生活
    其次,顾维钧还讲述了其丰富的课外经历。“校内曾办一种杂志,加入之人,多以为荣,当时我亦加入,作访员,每日由主笔出题目,命向各教员处访事,因此之故,得与各方面接触,所得利益,亦殊不少。后来同学又推我作杂志经理,专管经济收支事项,其间有广告一项,需向各方面接洽,才能得着一点生意,可以供杂志之开支,但是奔走各处,小商店多不愿送登,大商店则令与广告公司接洽,广告公司规模极大,询知我们杂志销数太少,亦加拒绝,后与一家成衣店,一再商量,乃许给登广告一种,且不给现钱,说明有来做衣服者,可在总价内减收十元,嗣即利用此法,在杂志上登出广告,言明某成衣店有存款,如有愿往彼处做衣者可减收,居然做者甚多,一年以后,结果收支相抵,还有剩余,此一事于增进各种知能,亦殊不小。”
    “校内还有一辩论会,全体有五十人,嗣由先生选定六人,定期与他校比赛,鄙人幸居六人之列,在校练习六星期,此六星期,受益实在甚大,先生所拟之题,如“公司给营业执照是否应主之于中央政府抑应主之于省政府?”此是在教室内所万万讲不到的,正反分两组,每人每日分出两小时,专门研究,到处搜集材料,列成理由,互相辩论,经先生批评,此六星期真是胜过一年,后来提议,凡加入辩论团体的,应免习两单位,亦得校内许可。”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最后,顾维钧先生做了些许总结,从这些总结中可以看出顾维钧先生的独特的求学理念与伟大的人格修养。“总之,在大学时期内,可兹试验的、可兹练习的机会甚多,兹略言之,如对于各同学,可以研究个性,一班同学之中,性质各不相同,有专好讲究衣履不好用功者;有埋头用功不问外事者;有律己甚严亦能爱护朋友者;有专好运动者;有好为会社职员遇有选举到处疏通游说者。凡此形形色色皆足为研究之资,如在交际方面亦可试验。在哥伦比亚同学,素有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之外,彼此各分两派,我起初与他们交际,颇觉为难,与甲近则乙不乐,与乙近则甲非笑,后来立定主意,一视同仁,与他们两方皆开诚布公,无偏无倚,结果居然两方与我做朋友的很多。学校不独是一个小国家,小社会,竟是一个小世界,具体而微,各种皆备,在学生时期,很可得着常人所不得的利益,况且求学问求知识皆有平等机会,与其他方面情形不同,只要立定志愿,专习那一门,将来总可成家,如立志做大教育家或大实业家,将来总可以做到,所以学生在学校时期,志向是万不可不立的。立定志向,可以从从容容,在校从事预备,将一切学术原理原则,研究清清楚楚,再加之以练习各种才能,如此将来出校做事,自有一定标准,所谓为人之道,立身之道,殆无不是在学校内立成。如中国孔子、德国路德皆是经过一个研究时期,才能成就他的事业。现在综合来说,凡学生在学校内最少要养成三种能力,一观察力,二思想力,三想象力。何为观察力,如牛顿之发明地心引力,观苹果落地而加以考虑;哈葛里发明纺纱机是于无意之中观旧机之倒地,而轮仍回转不已,加以省察因悟加轮之理;葛德利亚发明橡皮去胶之法是无意置橡皮于火炉加以省察,进以试验而成功。昔侦探家谓第一应练习者为观察力,如登楼数百次而不知楼梯几层,是谓观而不察,观而不察危险颇大,盖必能观察而后才能用思想,安斯坦发明天文学之真理,亦由观察而继以思想,始能得之。至想象之力则关系文化尤大,如希腊之美术,我国清代乾嘉之瓷器,西洋中古之绘画,又关于美术文学各方面,凡构成“美”之现象,无不由于想象。可知想象之力,于启发文化、安慰人生关系至大,尤不可不于学生时代加意养成。此外机会尚多,以时间有限,鄙人亦不便详说,诸君正值学生时期,正好趁此机会,大加试验,大加练习,鄙人对于诸君极为羡慕,恨不能再返而一尝学生生活之趣味,诸君在校,养成各种能力,能发明能创造,不仅增进本国一国文化,还可以增进世界文化,是以鄙人对于诸君实具有莫大希望,即对于中国,抱有莫大乐观,所有失言之处,还求诸君指教,还求诸君原谅。”整个演讲历时两个多小时才结束,其后蔡元培先生起立致谢词,并引申数语,与会诸生才慢慢退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