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严庆 谭野:在融媒体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9-05-21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 严庆 谭野 参加讨论

     
    摘  要:融媒体的出现为社会传播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载体和平台,也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契机。凭借形式多样、传播便捷、生动鲜活的优势,融媒体建设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入基层、播及全域。融媒体也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虚拟空间,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在融媒体创设的场域中相互嵌入、彼此沁入。
    关键词: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编号:18JZD0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严庆,1970—,河北乐亭人,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治理、民族政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等。谭野,满族,1993—,河北围场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硕士研究生。
    结合新时代发展定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依据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基于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指出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方向和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从逻辑进路上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因而要围绕“深化”和“团结进步”下功夫。“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结合媒体、载体建设问题,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1]]可见,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有效地发挥融媒体的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议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要积极创新媒体工作的理念、内容、手段,借助移动传播、人工智能等多种途径,催化融合质变,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2]]可以说,融媒体因其高效能的传播方式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契机。
    一、融媒体及其特征
    在我国,媒体合作始于从2000年左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4年正式搭建起融媒体平台。融媒体平台的搭建与使用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作为传播学的概念,“融媒体”是在2009 年被首次提出的,意指在使用互联网的基础上,整合、融通广播 、电视 、报纸等媒体,发挥集约效能,实现媒体建设与传播形式的多重创新,是一种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3]]
    媒体革命是与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压力,传统媒体的影响式微。而在新媒体生态下,信息需求的分众化趋势加强,各类型的融媒体作品能够满足不同受众对于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的多样需求。与此同时,党和国家的相关顶层设计顺势而为,不失时机的推动了融媒体的发展。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4]]随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分别创建了“融媒体中心”和“中央厨房”,引领媒体创新潮流。时至今日,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已成为新常态。
    (一)融媒体:源于传播技术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融媒体”源自西方媒体融合的意涵。“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是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教授提出。“1979年,尼古拉斯提出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分别代表当时的主要传媒产业,即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印刷和出版业,并指出这三种行业正在走向融合。他还明确指出,三个圆圈的交叉部分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5]]发展到今天,可从两个角度界定融媒体:其一,媒体形态的融会创新。也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原有媒体汇集为新形态,如电子杂志等;其二,传媒要素的融合。就是将媒体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一系列要素进行融合。这一趋势不断将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新旧融合,衍生出更多产品,并通过更便捷、更高效的平台实现向全社会的传播。可见,融媒体体现了传播资源、内容、宣传、利益相融、互融的理念,尤其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载体与平台。
    媒体融合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信和广播融合的必然性一直被广泛讨论。其中,欧洲国家电信部门的协调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在10年内基本完成相关协调工作,在国家层面,政策制定也都趋于关注和支持媒体融合,1997年欧盟正式提出了有关电信、媒体和信息技术部门融合的绿皮书。到20世纪90年代,融合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流行语之一,并与数字化、自由化、全球化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电视、社交媒体和无线通信的普及,融媒体建设也被摆上了政府议程。2014年8月,中央全面改革深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出顶层声音;8个月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体现出部门联动。有关文件的相继出台对于融媒体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和引领作用,使融媒体发展从理论研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实践层面,2017 年6月6日,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起河南省党报系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同行动”计划,团结全省18个省辖市党报,建设“河南党报中央厨房”,在抱团取暖、组团发展的融媒体发展道路上,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6]]
    2018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为全国融媒体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宗旨和方向,融媒体尤其是基层融媒体建设为丰富和活跃大众传播方式提供了便利。
    (二)融媒体的特征
    融媒体的出现与趋热[[7]],体现了整合创新理念,更体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传播领域的时代变革。融媒体时代的媒体格局、舆论环境和受众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模糊了原有媒体之间的界限。融媒体打破了各个媒体之间的界限和之间的界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形成了“全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互相补充、彼此融通,实现了报网融合、报网互动、广网互动和融合等等,并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融合型产品。例如,2014年国土资源报社实现了向融媒体的转型,先后形成了官网、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iPad客户端、国土资源数字报、国土大屏等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8]]
    第二,增量了受众的选择性。传统传媒时代听广播看新闻必须准时准点,错过了时间就无法了解相关新闻,受众被动的在媒体设置好的议程中接受、挑选信息。融媒体时代则颠覆性的改变了这种状态,互联网、点播、体验营销、社区营销等更为积极有吸引力的媒体在多样的媒体市场中更能获得成功[[9]]。群众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同步异步观看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新闻;自由选择信息,彻底改变了被媒体设置议程的情况,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都享有更强的选择性。同时融媒体时代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受众不仅仅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看”新闻,还可以“发”新闻,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补充、评论、参与,使受众也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形成了参与式的新闻传播模式,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闻的传播不再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多对多立体的交互性传播。大大提高了新闻采集的全面性、广泛性、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效率、接受率、认同率。
    第三,提升了传播效能。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技术构建的立体媒体生态,在技术共融的支撑下,纸媒、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位一体以最短的时间将信息传播到更多的百姓身边。融媒体在整合了各种媒体后,利用互联网、手机时时处处观看新闻热点,时事舆情变得非常容易,使新闻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更能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保证受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平台间切换,不用考虑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
    融媒体的运用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例如,有传播能力的“网红”成为舆情中心,有特色、有个性的新媒体人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使得新闻热点更广泛的传播的同时信息不可避免的呈现出碎片化、表面化、部分内容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的状态。碎片化的新闻的高时效性、高传播性、高度社会化的特征虽然容易引起用户的共鸣,但是却不能带给用户更多的思考,导致新闻泛娱乐化,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仅仅达到了博人眼球的目的。生产更多高质量、有体系、有价值能带给用户思考的新闻,是当前融媒体发展的难点。利用大数据最大化的清理和控制垃圾信息也是融媒体发展的一大难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