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社会环境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严格执行,截至2017年6月,石镇维吾尔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100%。然而,走进校园只是这些孩子能够享受国家法律赋予九年义务教育权利的第一步,如何使他们通过校园这个窗口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才是更重大的课题。只有社会普遍形成促进教育融入的大环境,他们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而教育融入大环境的营造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2015年,石镇中心小学按照统一部署,制定了《维吾尔族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建立“九个一”服务工作法。2016年,石镇配合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建“六进”活动。这些工作最主要的思路就是以学校教育为窗口,带动和促进当地社会形成教育融入的社会大环境。 (一)学校均衡编班,促进学生交往 学校将维吾尔族学生均衡分配到全校的各个班级,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机会与当地学生交流。 (二)结对帮扶,构建交流渠道 学校一方面通过吸纳一些普通话水平好、学习勤奋、表现积极的维吾尔族学生加入学生会,协助教师与其他同学沟通,并以此为基础引导每个班的维吾尔族学生之间建立互助小组,帮助新来或基础较弱的同学尽快学会普通话,会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多个层次的帮扶行动,如开展“四个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即一个校领导、一个班主任、一个辅导员、一个汉族学生,结对帮扶一个维吾尔族学生,逐步弱化当地其他汉族家长对维吾尔族学生和家长的误解心态。 (三)加强沟通,转变家长观念 除双语教师外,学校还通过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联系石镇新疆工作站的维吾尔族干部,共同以家长会、学生会、家访或电话家访的方式,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教育政策,学校开展的活动及正在进行的工作;班主任对每一位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细致评价,形成维吾尔族文字的书面材料,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全面地反馈给家长,实现有效沟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