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江苏南京 胡剑明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江上吟》中的句子。 近日,笔者见到这样一方旧印(图1、2)。据藏友叶先生介绍说:“几个月前,好友王先生把他今年夏天在南京市收藏到的一枚清代石印拿来,要我帮助拓印边款。因一直太忙,没有拓。几天前,南京篆刻名家童迅来找我聊天,于是我把印章交给他,让他代劳拓一下。童先生拓了三张。三人一人一张,这也是一种收藏了。” 此印边长3.4×3.4厘米,高3.9厘米。印面见方,朱文“兴酣落笔”非常大气,是典型的浙派风格。故而,叶先生推断是清代乾、嘉时期物件。笔者见到印上有四段边款,记载了此印是春伯刻赠古亭的。其一:丙子秋初,余与曦楼过巢凤仙馆,古亭大兄出此石属(嘱)刻,余即奏刀应之。其二:但妆阁之次,作‘兴酣落笔’,未免唐突西施,质之月仙女史以为何如也?春伯并记。其三:金陵红兰仙馆主人马氏次湘裣衽拜观,丙子七夕。其四:春伯得意之笔,古亭心赏之章。桐川弟寅评。 笔者为此查阅了相关资料,可是,“春伯、古亭、曦楼、桐川、月仙女史(女)、红兰仙馆主人马次湘(女),都未查到。查到的却是“兴酣落笔”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江上吟》:“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其中,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意思是,我乘着酒兴下笔挥写,巍巍五岳也得一摇三抖, 我作成诗歌纵声高吟,仙境蓬莱在我脚下俯首。此诗题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讲出诗人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诗。《江上吟》,使我联想到《楚辞》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由于此印边款上明确有“金陵”,这应该是南京文人的遗物。有关史料记载,清代“丙子年”有个所谓“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一个学术流派,在古金陵也有一支,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考据而著称。由于该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因为这个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世途迫隘”的现实中,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有说古论今之意味……由于当时“文禁制度”的严苛,一些文人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也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大多隐姓埋名,或化名而聚。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对于思想学术的高压统治则不得不放缓,之后的学者于是放弃了只致经典不问世事的姿态,学派逐渐淡出舞台。虽然学派也有一些压抑新思维和脱离社会的缺点,但是由于百余年间一大批饱学之士刻苦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由此想来,在某个秋初,几位化名的文人学者聚在“巢凤仙馆”,借古谈今、说文议诗,并刻下印作“兴酣落笔”以记。“金陵红兰仙馆主人”前来“拜观”这样的“得意之笔”也在情理与现实之间了。这枚古印“兴酣落笔”四个字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也是积极的。印文规整而雅致,刀法之遒劲大气,也确实带给今天的我们以审美的享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