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称谓在古代有多种,一般通称“猪”或“彘”,也叫“豕”“豚”“豨”等。因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亥”与“猪”相连,所以又有“亥猪”一说;今年为农历己亥年,自然也是亥猪之年。 今天,猪的形象褒贬不一,然而古代并非如此,至少在汉代,猪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如两汉时期,不少人以猪为名:秦汉之际的大将阳夏侯陈豨、汉武帝刘彻幼年本名刘彘、西汉中期的左将军荀彘、东汉末年的东海豪强昌豨等,均说明汉代的猪丝毫不含贬义,反而有着较高地位。除此之外,猪在汉代还是财富、勇猛的象征,也能驱邪避魔,带来吉祥。 财富之猪。猪肉在今天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古代只有富贵家庭才经常有猪肉吃,所以曾有“肉食者”的说法。汉代亦是这样,猪是财富的象征。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哪家哪户拥有“牛羊彘千皮”“千足彘”“羊彘千双”,就是“千乘之家”,“皆与千户侯等”。也就是说,拥有千余头猪,即富可敌国,亦能与王侯相匹配。正因为这样,汉代的富人常将猪雕绘于墓中砖石上,祈盼延续生前财富,继续享受幸福生活。如山东微山两城镇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就刻有猪、鹿的图像,这里的“鹿”与“禄”谐音,“猪”就是“财”,猪鹿并存寓意有禄有财。可见,猪在汉代的确是财富的重要标志。今天,储钱罐经常被做成福猪的模样,或许与此有关。 勇猛之猪。猪,尤其是野猪,在汉代被视为猛兽,人们喜欢以嬉戏、格斗野猪来凸显自己的勇猛。比如,汉武帝庶子、广陵王刘胥“壮大”“力扛鼎”,常“空手搏熊彘猛兽”。有时候,甚至军队名称也与猪有关,王莽为确保边境安宁,就曾组建过一支“猪突豨勇”部队,以示骁勇善战。 驱邪之猪。大汉雄风,国家一统,人们不仅渴望富贵,还希望平安长寿。时人常利用猪的高大、威风形象来辟邪。例如,在洛阳卜千秋汉墓墓顶壁画上,人们以较大面积刻画了一个猪头人身像,大耳、圆眼、阔嘴,额上有三个圆点,四肢裸露前伸,黑衣朱裳,两侧云气环绕,整个姿势作奔走捉拿状。学界认为,这个猪头怪人就是打鬼的方相氏,用以驱邪。 综上,汉代的猪乃吉祥之物,深受人们喜爱,社会地位较高。个中原因,与猪本身的形象及两汉的时代特征有关。一方面,猪肥硕、憨厚而又不失猛烈,加之猪肉价格较高,所以常被人们称道,并期望死后也有猪相伴。另一方面,汉代事功、尚武、追求长治久安,所以人们以格斗野猪来体现其英勇气概,并用猪的勇猛形象驱邪避魔,祈求获取功名的同时平安富贵。这是一种古拙质朴而又不失美好的愿望。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