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夏文斌 易佳乐: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团结

http://www.newdu.com 2019-06-12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夏文斌 易佳乐 参加讨论

    【摘要】进入新时代,如何不断强化民族团结,是放在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道必考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增强民族团结的引领和内聚作用,是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中把握民族团结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视角。文章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决定着民族团结的根本走向、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视角、夯实共同体与民族团结的目标取向等方面,梳理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和作用,同时揭示了通过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民族团结的方略与路径,从而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佐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
    【作者简介】夏文斌,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从事边疆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与新疆长治久安研究”(15ZDA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于正在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而言,民族团结决定着国家安定和发展,决定着人民的幸福安康。如何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研究民族团结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当下我们破解民族团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构建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决定着民族团结的根本走向
    民族团结是一个具有纵深历史走向的范畴。这其中包含着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的意蕴。对此,我们既要着眼于当下的民族团结的丰富实践,更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中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机体系统。它不是各民族的简单机械性相加,而是各民族彼此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千百年来,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不同民族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思想情感、实践技能、民俗民风上多有交集,特别是当国难当头,各民族更是共同应对,承担着对共有家园的历史责任,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壮美凯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关于民族团结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我们加强民族团结、引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价值基础。从历史和现实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三个方面决定着民族团结。
    一是制度层面的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就在于这一共同体不是凭空而起的,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制度约束的基础上的。中华民族自公元前 221年就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且自秦汉以来,就一直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层面建立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尽管这一共同体在大部分时期,其基本政治制度以中原制度诉求为基础,但却并不排斥对边疆其他民族的制度的生长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和治理都不是封闭内向的,而是有一个双向和多向的联动过程。这其中有的是制度和治理的延伸和幅射,有的是制度示范效应,还有制度学习效应(将其他民族的制度模式移植到自身制度中来),也有混合融通效应(历史上中原政府对西域因俗而治政策)。正是这样一种包容性强的大一统的民族制度,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会受到颠覆性的灾难,且中华民族每每能够奋发图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更是从制度层面上一改数千年的剥削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中华民族大团结有了根本性保障。
    二是文化层面的引领和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智慧和力量就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系统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华各民族相互交往、互学互鉴所获得的。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华文化的两大系统儒家和道家就已经形成,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对完美人格的界定、人与人交往的规范、人对国家的责任、人与社会的联系,等等。这些文化品质又通过国家、社会、文人学者的互动努力,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文化心理结构也成为了各民族团结的文化心理基础。我们讲的各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中华文化优秀文化基因的认同。文化的力量既来自于特定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历史人文传统,同时,又会超越区域和自然的界域,成为各民族共享的精神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将以先进文化引领民族团结为己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集于一身,用以滋养民族心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三是器物层面的流通和借鉴。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在历史风云变幻中越来越强大,之所以能够顶得住各种分裂势力的蛊惑煽动,其原因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物质交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生产力在人类历史变革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人们只有首先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的物质需要,才有新的更高更丰富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很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固与否,与各民族间的物质交往是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其一,只有通过物质交往,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才能得以满足。无论是早期历史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交往,还是当今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推进,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真谛。其二,只有在共同的物质劳动实践中,才能真正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共同体意识。劳动实践形成的劳动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劳动共同体价值观的形成。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认同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