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振犁]从中原龙神话看“中华第一龙”的文化史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9-06-17 中国民俗学网 张振犁 参加讨论

    一、从中原的“龙源”、“龙都”和“龙城”的命名说起
    中原的龙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更有考古发掘的实证。这是我国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晚清时期章鸿钊在《三灵解》中说:
    龙之为灵,诚昭昭也。见于经史,脍炙于人口,自肇生以来,然居鳞虫之长,而人亦乐,奉以其名,且或,谈之而变色者,是亦数千年于兹矣!
    可见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关系之密切。说中华龙文化之源在中原,是有确凿的科学依据的。说龙的传人主要应从中原的种源开始,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研究龙文化与中华民族,首先要从中原的龙神话谈起,即“三龙”(“龙源”、“龙都”、“龙城”)的命名因何而来?
    (一)“龙源”在河南省武陟县。
    河南武陟有丰富的中原远古开辟创世神话遗存(武陟县属怀庆府)。考古发现,境内有很多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许多村名、地名与龙有关,1988年省旅游局、文化厅、中原石刻艺术馆在龙王庙(嘉应观)举办“龙源展览”(图片、绘画、石刻、实物等)。这里的许多神话传说都与龙有关。例如,《盘古开天》流传在大桥乡北的北古一带。“北古”原名“盘古”,后因“北”、“盘”音近,就叫“北古”了,盘古在中原曾经降龙治洪水。又如,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后,生了五个儿子是五条龙(即黄帝、炎帝、少昊、颛顼、太昊),曾为民除害,与怪鲤作斗争(《五龙泉的来历》)。女娲的家,据说就在西滑封村。她死后,人们修女娲庙,奉祀她和五个儿子。女娲的眼睛失明了,黄帝就去天帝那里求来四大怀药,给母亲治眼等等(《四大怀药》)。从武陟县的这些神话里,已经透露出了中原远古先民创世勋业的信息。
    (二)“龙都”在河南淮阳县。
    淮阳是伏羲、神农开创中华民族、从事渔猎、发展农业、创造文化的中心地区。伏羲是龙族之祖,龙族庞大,“以龙师而龙名”,以龙名官。关于伏羲、女娲的神话,有口皆碑。神农也曾在这里建都,发展原始农业经济,影响巨大。
    (三)“龙城”在河南濮阳。
    黄帝族系的颛顼族团的活动中心就在这里(如颛顼墓和颛顼的神话传说);“中华第一龙”的被发掘,濮阳也就叫“龙城”了。
    总之,中华民族与龙文化关系密切。说中原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说中原是龙的传人的渊源所在,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今天研究中华民族与龙文化的关系,对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激励我们今天参与民族复兴的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龙的记载极其丰富。章鸿钊在《三灵解》中将龙、蛇并提。《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孟子》:“蛇龙居之。”或与鼋、鳄同列。龙在南方的祖型为鳄(扬子鳄、湾鳄)。在北方中原地区,则以鼋(神龟、巨鳖)为龙的原型。这可能就是龙与鼋、鳄同列的含义。司马光的《类篇》就认为,古文龙或作鼋,以象形言,当与鳄为近。唐代益鹤松《龙经》中讲到龙文化发祥地在中原:“昆仑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心为巨物。……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派,西北崆峒万里程。……惟南龙入中国,分宗孕祖来奇特。遂直号昆仑为龙矣!”《舆地图》说:“昆仑弱水,非乘龙不至。”《拾遗记》:“黄帝厌世昆仑之土,乘六龙而游于殊乡绝域。”昆仑之名泛指五岳涉及的地区,不必定理解为青藏高原之地。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典型发祥地在中原。华夏龙文化故乡在中原。不论从开辟创世神话的图腾崇拜、华夏族系尊祖、祭祀的部族发展史的形成来看,也不论从考古发掘“中华第一龙”蚌塑丧葬遗俗来看,都说明龙是华夏先民崇拜的灵物。这一观念的形成之古老,至少远在六七千年前,已经成了龙文化的习俗和信仰。加之中原“三龙”神话遗存的权威佐证,其科学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这是今天研究龙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时,首先要明确的重大问题。
    总之,龙的无穷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大统一的象征。世界上只有中国,才能这样坚持四五千年的大统一。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有战国、三国、南北朝、南北宋等几次分裂,但即使在分裂、割据的时期,人心仍然趋向统一。这个大统一的精神力量就是龙的精神。直到今天,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他们无不希望祖国尽快统一和富强起来,其极为重要的精神支柱,便是龙文化所产生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龙形象的起源、演变说种种
    龙是原人信仰、观念复合的产物,它与原始部族的图腾信仰密切相关。部族图腾物的选择,以实际存在的动物等为对象。这些动物的存在,又大都与该部族生存的生态环境特点有关。因此,这些图腾动物等被原人视为族源和保护神等神圣的崇拜偶像。图腾物在许多部族受到禁猎、禁杀和保护,并被作为族徽的标志。同一图腾族的成员,有严禁结婚的制度。
    中国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形象的起源,有种种看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
    (一)鳄为龙的原型。
    这一观点认为,龙的自然原型为鳄、鼋类,其形似龙。因为南方江、淮等水系,盛产鳄(扬子鳄、湾鳄),因此,南方部族(如太吴)就以鳄为图腾,后传至中原与蛇等图腾复合,逐渐演化为龙。蛇只是综合的对象(因为以蛇为原型演化为螭龙),在龙家族中虽家族庞大,却不是主龙系。
    (二)蛇为龙的原型。
    这一观点认为,龙的形象是以蛇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蛇图腾像标志。所谓“不辨龙蛇”、“龙蛇不分”即是此意(伏羲、女娲“蛇身人首”、“人面蛇身”),在太昊、鲧祟龙部落的地域分布很广。这个演变过程很复杂。最早,蛇龙本无区别。“蛇身人面”、“龙身人面”、“人面蛇身,交尾头上”,都是以蛇为图腾的不同部落的图腾像。龙起源于蛇的另一证据是,从形态上看,龙、蛇的主要特征相同:长身、有鳞、冬眠(《易·系辞》:“龙蛇之蛰”)。另一特征是卵生(《淮南子》:“蛟龙伏潜于渊,而卵剖于陵”)。龙蛟相像,皆有雌雄,能食,皆蛇变。
    (三)龟为龙的原型。
    这一观点认为,在中原广大地区流传的大量“洪水后人类再殖”神话中,普遍说龟(天鼋)是伏羲、女娲兄妹的保护神。在汉画像石中有关于“人首蛇身”和“龟蛇合体”、“龟蛇交尾”等复合为玄武龙的汉画像遗存。这说明,以龟(鳄同类)为图腾的伏羲族和以蛇为图腾的女娲族融合为复合图腾,最后形成炎黄二帝族系(华夏族前身)龙图腾。此说与鳄龙说基本一致,同时还融进了蛇龙说的内涵。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早期图腾崇拜的龙文化的源起。
    其他关于龙形象来源于原人对天象的感悟的说法,不能成立,就不谈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