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家义:以高度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http://www.newdu.com 2019-06-18 《求是》2019/11 刘家义 参加讨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视察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方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给山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时代考卷。2014年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勉励我们“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要求山东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努力将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革命精神的重要诞生地,打造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示范区、辐射区,以高度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作出贡献。
    一、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这是一个历史时刻,昭示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总书记边翻阅边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有学者指出,“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中华文化数千年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但勇于创新创造,而且拥有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非凡的吸纳包容品格。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增强坚持文化自信的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豪。
    山东文化资源富集、圣哲辈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是山东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建设上独有的优势。泰山脚下、黄河岸边这片齐鲁热土,还诞生了墨子、孙子以及墨家文化、工匠文化、兵家文化,涌现出书圣、算圣、医圣、农圣、工圣等众多名家智者。在革命战争年代,齐鲁大地更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源泉,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感天动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世界儒学看中国,中国儒学看山东。为了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实施“儒学大家”计划、“大师引进工程”,面向海内外选聘儒学大师;实施学术研究工程,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十三经注疏》等古籍整理工程及“孔府档案学”研究;办好世界儒学大会,加快建立具有全球主导力的世界儒学中心,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
    坚定文化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各种错误倾向。关键是落实总书记强调的“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文化本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客观科学礼敬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坚持推陈出新,反对食古不化;坚守文化理想,反对急功近利;坚持开放包容,反对唯我独尊、妄自菲薄;坚持与时俱进,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二、文化自信传承于红色基因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叮嘱我们,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激励我们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责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正是山东传承红色基因的直接任务。沂蒙精神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是山东人民一代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于“文化自信”的胚胎里,成长于“文化自信”的土壤中,是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沂蒙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专程来到临沂。他深情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心同向、血肉相连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对党的初心和使命,对人民群众为什么坚定跟着共产党走、党为什么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什么是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对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深刻回答,为不断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对弘扬沂蒙精神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弘扬沂蒙精神、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出台《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意见》,从深化研究阐发、创新宣传普及、推进教育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目标定位审视工作,对传承红色基因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山东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底蕴。一处处遗址、一件件实物可感可信,是弘扬沂蒙精神的生动教科书。在全省持续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出台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从全省层面整合重组红色资源,推出丰富、管用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为深入研究阐发沂蒙精神,省委主办“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与新时代党群关系高层次理论研讨会。省社科规划项目中专门设立“沂蒙精神研究”项目,每年列出一批重点选题。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和载体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沂蒙精神网上VR全景党性教育平台、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网上展馆纷纷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全省18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实现了网上订票、网上浏览。
    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感染力、实效性强,受到群众欢迎。2019年2月27日,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场内座无虚席,掌声一次一次热烈响起。全剧唱段催人泪下,琴乐动人心弦,唱腔朴实优美,是弘扬沂蒙精神的又一力作。反映胶东300多名青年母亲用乳汁哺育1223名革命后代的红色舞剧《乳娘》,在北京演出期间,同样引起热烈反响。
    传承红色基因,青少年是重中之重。全省建成240多个省级和900多个市、县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共开展活动3万多场次。去年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让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园丁”,举办巡回宣讲1150余场,直接听众达33.7万人次。
    三、在培根铸魂中彰显文化自信
    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面引人注目的“家风墙”,贴满村里文明家庭、家风家训、十佳孝星等评先树优活动获选人员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一脸纯朴,有的甚至有些紧张,这堵墙是村民眼中最红的“明星榜”。这是山东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剪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用传统美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山东是礼仪之邦,历来崇德向善,“管鲍之交”、“子路负米”、“鸡黍之约”、“孔融让梨”等美德故事俯拾皆是。只要坚持“两创”方针,就能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心灵,达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政德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对道德建设具有引领作用。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中汲取营养,是政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遵照总书记强调的“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立足孔孟故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创新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在加强干部政德修养、增强干部文化自信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学院承接各类班次11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6万余人。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是传统儒商的一贯主张。从“三致千金三散千金”的陶朱公,到“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孟洛川,再到怒砸冰箱的张瑞敏,这种追求一脉相承。我们普遍建立“诚信红黑榜”,褒扬守信,惩戒失信;举办首届儒商大会,大力弘扬仁义、诚信、创新、和合、规矩、担当的新儒商精神。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成风化俗,在全社会形成良风美俗,是文明进步的基础性工程。面向城乡,实施“四德工程”,全省城乡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面向基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一体化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面向家庭,加强家风建设,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最美家庭讲家风”巡讲等活动,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助乡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从青少年抓起。引领他们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濡染中华文化的生命底色,是传承民族文化根脉的百年大计。致力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样本”,组织编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率先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3个学段全面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管理,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
    2018年9月26日至28日,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隆重举行。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尼山圣境,探讨“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致力打造具有“世界思想哲学论坛”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自2010年以来,已在山东举办5届,并在纽约、巴黎、曼谷等地举办分论坛。这是以高度的中华文化自信为基础,践行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切实增强中华文化国际认同的实际行动和重要步骤。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总书记又一次倡导“四个坚持”,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阔的国际对话空间。儒家思想蕴藏着解决当今世界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它源起中国,却能远渡重洋传播全球,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有文明对话的底气和自信,而且在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增强了这样的底气和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成立不同文明间对话的平台,以捍卫、传播、促成文明对话。在举办对话交流活动中,我们体会到,紧紧依托高端平台主动设置议题,能够更好引领舆论,强化中国声音,进而形成文明对话高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办以来,围绕“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主题,先后开展了儒家文明与基督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巴哈伊文明等多个世界文明对话,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热议。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专题研讨会,围绕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展对话交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开放包容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更是文化繁荣的动力。战国时期位于山东临淄的稷下学宫,能够推动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百家争鸣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今天,更应树立全球视野,加大“请进来”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多年来,我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山东文化周”、“孔子文化周”、“孔子文化展”等系列活动,打造提升“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以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的尼山书屋,以书为媒传播传统文化,自2013年7月以来,已在亚欧等22个国家建立38家。通过这些活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起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扩大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山东融入国家倡议、挖掘齐鲁文化优势,开展“齐鲁文化丝路行”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着力把山东建成“一带一路”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中心和重要基地。抓住各种节庆节点,采取灵活生动的形式,加大文化推介力度效果更好。2019年春节期间,山东共组织21个团,赴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欢乐春节”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中,十分注重运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和表达,树立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我们努力创新传播手段,讲有温度有质感的中国故事。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是向世界展示山东的国际级平台。在峰会上,我们精心打造《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设计制作《齐鲁文化精粹》等14类多语种版本外宣图书,推出《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形象片,受到各国友人欢迎。鲁剧《琅琊榜》、《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等在海外掀起了收视热潮。这些成功案例给人们强烈的正向激励。
    我们深入探索如何做大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经济功能,努力在提升能级上实现新突破,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兴”起来,增强交流互鉴实力。今年春节期间,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创造票房奇迹,该片连同春节期间另一部热映的影片《疯狂的外星人》,都是在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拍摄的。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设立100亿元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重点规划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齐长城文化带、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带。“尼山圣境”等重大工程建成开放,“中国教师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加快建设,为全省文化产业提供“新引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华文化走进繁荣兴盛的新时代。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增勇气、强底气、壮豪气,奋力奏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乐章!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