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汉文化;匈奴文化;土著文化 水泉子汉墓群位于甘肃永昌县西北39公里的红山窑乡水泉子村西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7′16″、北纬38°23′01″,海拔2294米(图一)。 为配合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10~12月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6座(附表)。现将此次发掘工作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墓葬概况 此次清理的墓葬大部分位于管线偏西位置,地表大多可见丘形封土。墓区似未作统一规划,墓葬分布无一定规律,方向各异(图二)。 墓葬形制较为单一,皆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可分有斜坡墓道与无斜坡墓道两类。其中带长斜坡墓道的墓葬有5座,墓道均位于墓室前部一侧,部分墓道斜坡至底,部分墓道在连接墓室的一端高于墓底,少数墓葬的墓道与墓室之间有一过洞。无墓道的墓葬有11座。 墓葬可分单人葬、异穴合葬与同穴合葬三类,其中异穴合葬墓是在同一封土下,构筑两个大小相当、方向一致的墓圹。两墓圹之间有宽0.3~0.5米的隔梁,其椁室的形制亦相似。 墓室营建,均先挖长方形竖穴墓圹,再搭建木椁。多为单椁、单室,个别墓葬由主室及外藏椁构成。椁室由底板、侧壁板、前后挡板、盖板组成。椁室入口处均用竖板封堵,其外再封以砾石。另外,个别墓葬在土圹两侧壁上掏挖出凹槽,槽内立木柱,以支撑加固椁室。椁室底板用数块方木横向铺砌,侧壁板纵向垒砌,接头处多用套榫连接。盖板多以圆木或半圆木横向铺盖。葬具为木棺,材质多为松木。单人葬木棺多置于椁室一侧。合葬墓中双棺并列置于椁室内,两棺之间有一定间隙。棺上或棺底多铺有席子,少数墓葬棺底还铺有草木灰。 墓主人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另有部分二次扰乱葬。部分尸骨头端有木枕,脸部罩有覆面。普遍随葬羊、鸡等动物,并撒有谷、麻等粮食作物。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另有漆器、木器、铜器和纺织品等,共265件。单室墓中随葬品一般置于棺前,偶见置于棺侧。此外,还发现几例死者口中含有小铜带钩的特殊葬俗,以及一例头骨穿孔现象。 二、墓葬形制 (一)M5 竖穴土坑木椁墓,单椁双棺。墓葬由地表封土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向(指头向)345度。现存封土呈丘形,周长约14米,残高约0.18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95、宽2.45、深2.9米。墓室填土内发现两层木板。第一层木板距地表深约0.4米,其上填充石子、砂土等。从残迹看,由5块木板纵向铺成,总长3.7、残宽约1.5、木板厚约0.06米。第一层木板下0.68米为第二层木板,两层木板间填充石子、砂土等。从残迹看,第二层木板由3块木板纵向铺成,残长约3.2、总宽约1.6、木板厚0.04~0.1米。第二层木板下0.3~0.36米为椁盖。第一重椁盖与第二层木板间填充石子、砂土等。从残迹看,第一重椁盖由18块圆木或木板横向铺成(中北端的椁盖又分上、下两层),残长1.92~3.08、总宽约1.6、木板厚0.04~0.1米。第二重椁盖由11块木板横搭,总长约3.2、总宽约1.6、木板厚0.06~0.12米。木椁平面呈长方形,内空长2.8、宽1.4米,前挡板高1.12、后挡板高1.02米。底板纵向平铺,共5块,板长约3.27、宽0.22~0.4、厚约0.06米。底板两侧由下至上垒砌5层壁板。整个椁室以榫卯套接。 椁室偏南处并列置东、西两棺,形制、大小一致,棺长1.98、宽0.62、高0.38~0.48米。两棺间隔0.08~0.1米。木棺内各置人骨一具,西棺人骨基本完整,为仰身直肢,头下有木枕;东棺人骨凌乱,保存不全,头端有裹布痕迹,脸部有覆面。此墓未被盗扰,推测东棺墓主人是从异地迁入与西棺墓主人一同下葬。木棺前的椁室留有较大空间放置随葬品,有木马、牛、俑、车和竹篓、陶罐等(图三;图四)。 (二)M8 带墓道竖穴土坑木椁墓,单椁双棺。墓葬由地表封土、墓道、墓门、外藏椁(两个)、主椁室等组成(图五)。墓向264度(指墓道方向)。现存封土呈丘形,中部坍塌形成凹窝,直径约10.5、残高约0.45米。斜坡墓道位于椁室以西,坡度28度。平面近梯形,近墓门处呈喇叭口,长7.84、宽0.9~1.5米。墓道东端距椁室底部约0.3米。墓道内填土为石子与砂土混合物,近底部由方木平铺,从上至下可分四层,方木间隙夹杂砾石,其中方木东端紧靠封门,西端参差不齐。 墓门以砾石、立柱封堵,上窄下宽,宽1.14~1.5、高约1.57米。墓室底部留有封门槽。 墓门东侧为外藏椁甲,平面呈长方形,长3.76、宽2.4、深4.5米。东端由一排14块立木将其与主椁室隔开,南端由一排9块立木将其与外藏椁乙隔开。椁室内空长3.33、宽2.12、深0.74~0.8米。椁盖有两重,第一重由木板纵向搭建,部分因封堵墓门的砾石倒塌所压已毁。残存4块,完整的一块长3.8、宽0.39米。第二重由半圆木或木板横向搭建,残存12块,半原木直径0.22~0.28米,木板宽0.26~0.3米。椁两侧壁板由三重木板上下叠砌而成,前挡板以薄竖板插堵,上有一横梁。底板由11块木板横向铺成,板长2.12、宽0.24~0.36、厚约0.06米。椁室仅西南角榫卯相套。椁室东南角放置随葬品,有木车马模型1套(头朝向墓道)和木俑、陶盆、陶罐、泥灯台、铜盆等。 外藏椁乙位于外藏椁甲南侧,平面呈长方形,长3.12、宽2.34、深4.5米。椁盖一重,木板横向搭建,塌陷较甚,从残存情况看,由7块横木构建。底板由9块木板横向平铺,板长1.4、宽0.28~0.34、厚约0.06米。椁室内空长2.8、宽1.4、深约1.1米。两侧壁板与土圹间隔较大,侧板由3层木板上下叠砌。北端挡板(前挡)较宽,两端紧贴土圹东西两侧。南端挡板(后挡)与椁室等宽,挡板由4层木板上下叠砌。椁四周仅东南、西南角榫卯套接。在椁室内北部集中放置随葬品,有木俑、陶瓮、陶罐、铜盆、泥灯台等,动物骨骼亦有零星发现。 主椁室位于外藏椁甲东侧,平面呈长方形,长4.16、宽2.6~3.06、深4.5米(图六)。椁室周围填充类似青膏泥的黑色胶状物。主椁室土圹两侧壁挖槽立柱,其中北侧壁掏挖条状凹槽7个,内立圆木9根,凹槽通高2.6~2.76、进深0.16~0.26米,圆木直径0.16~0.36、高1.44~2.08米。南侧壁挖凹槽9个,立圆木5根、半圆木2块、木板2块,圆木(半圆木)直径0.18~0.4、高1.28~2.02米,木板宽约0.32米。南侧椁壁紧靠土圹南边,北侧椁壁与土圹间隔较宽。椁盖有三重,第一重由6块木板纵向搭建,北侧第1块已残,其余5块较完整。盖板总长4.44、总宽2.06~2.26、木板厚约0.08~0.1米。第二重由8块半圆木横向搭建,总长4.44、总宽2.1、半原木直径0.44~0.56米。第三重由12块半圆木横向搭建,总长3.82、总宽2.06、半圆木直径0.26~0.36米。另外,个别横木间发现有横向斜放的短木块,用于填补盖板之间的缝隙。主椁室内空长3.76、宽1.61、深约0.64米。底板由12块木板横向平铺,板长1.64、宽0.28~0.38、厚约0.06米。南、北侧壁由两层木板上下叠砌。椁四周仅东北、东南角榫卯套接。主椁室偏东南处置两木棺,其中北棺长2.24、宽0.7、高约0.5米,南棺长2.14、宽0.58、高约0.48米。两棺紧贴,棺盖与棺身以子母口套接。北棺盖板上铺有苇席,席上置铜柄铁剑、木杖和漆盒,苇席下有漆耳杯、木简和帛画残片。北棺内以布衾裹尸,有铜钮扣,面部罩覆面。头端下铺一层粮食,似高粱,疑当初为布枕填充物,布已腐烂。尸骨为仰身直肢,口含有料器,下铺一层席子。南棺盖板亦铺有苇席,席下有帛画,已漫漶不清,席上置铜镜、漆盒,并撒有零星羊骨骼和麻类粮食作物。裹尸衣衾完好,通体裹两层米黄绵被。墓主人头戴介帻,额部有裹布痕迹,面罩黄绢覆面,颌下系缨带(图七)。尸体在两层绵被下有一层浅黄薄纱,薄纱之下身穿交领右衽褐色绢面丝绵袍。袍下可分上衣下裙,上衣为一层黄色圆领襦衫,衫下披一层深蓝薄纱,纱下为内衣,穿一层深黄袄。下裙刺有藤萝类植物纹锦绣(图八),上将襦衫裹入裙内,下至脚踝。花裙下为素面褐色裙,系于腰间。褐裙下为内裤,深蓝绢料,开裤管。脚着袜入履,履用深蓝丝缕编织而成,圆头,口前沿编出一条醒目花边,底用麻织成(图九)。尸骨亦为仰身直肢,发丝保存较好,棺内未见乱发,应施行了结发之礼,所盘“麻花式”发辫垂至左臂侧。尸骨下铺苇席。墓主人性别经初步鉴定,北棺为一成年男性,南棺为一成年女性。木棺前椁室有较大空间放置随葬品,有陶罐、泥灯台和漆奁、盒、案等,其中1件漆案上置漆碗、耳杯、箸、盘和木锥形器等,另1件漆案上置漆碗、盘等。 (三)M16 竖穴土坑木椁墓,单椁单棺。墓葬由地表封土、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向94度(指头向)。现存封土呈丘形,直径约3.9、残高约0.2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35、宽1.4、深4.03米。墓葬填土为纯黄土,含砂量小。木椁平面呈长方形,内空长2.97、宽0.74、深约0.45米。椁盖一重,由横木搭建,已坍塌,数量不明。木椁底部铺8块横向木板,板长1.22、宽0.12~0.42、厚约0.04米。前后挡板高0.48米,侧板均由两层木板上下叠砌而成,高0.46米。木椁四周以榫卯相接。椁室西南置单棺,长约2.2、宽0.74、高约0.36米。棺内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朝东,口含小铜带钩。墓主人性别经初步鉴定,为一成年男性。随葬品置于木棺前,有陶罐、瓮和铜盆等,铜盆内置漆耳杯、盘(盘内残存有果核)、碗。另外还发现零星羊骨骼,置于陶瓮北侧苇席上(图一○;图一一)。 三、随葬器物 这16座墓葬的随葬器物按质地有陶器、漆器、木器、铜器、纺织品、木简等,其中陶器数量较多,除M7外,其他墓葬均有发现。异穴合葬墓中,各墓出土陶器一般多为5件,同穴合葬墓的陶器则在10件以上,其数量明显多于异穴合葬墓。随葬漆器较为普遍,多保存较差,可辨器形有案、盘、耳杯、奁、碗、箸等。木器数量亦较多,有俑、动物模型、车、梳、篦等,其中俑、动物模型多以墨线勾勒细部轮廓,部分施以彩绘。铜器数量较少,有盆、镜、车马饰件等。木简出自M8内。器物放置有一定规律,陶器多置于棺椁间预留的较大空间内;漆木器多放置在木棺一侧,或棺盖上。 (一)陶器 以泥质灰陶为主,少量泥质彩绘陶、夹砂红褐陶。器类有鬲、罐、盆、钵、壶、瓮等。 鬲 1件(M13︰2)。夹砂红褐陶。侈口,圆唇,深直腹,分裆,三乳状足略外撇。上腹部附双耳,一耳残。素面。口径10.2、高13.2厘米(图一二,7;图一三)。 罐 85件。分双耳罐、单耳罐、无耳罐等几类。 双耳罐 3 件,2件为泥质灰陶,1件为泥质彩绘陶。M9︰4,泥质彩绘陶。口沿略残。侈口,圆唇,束颈,溜肩,垂腹,平底。口肩部有拱形双耳。器表通体施白色陶衣,肩部以黑彩饰一周窄带纹,腹部以黑彩斜交构成菱格纹,内以红彩、黑彩填充,或留白。口径11、底径9.2、高14厘米(图一二,3)。 单耳罐 2件,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各1件。M10︰4,夹砂红褐陶。侈口,圆唇,束颈,溜肩,腹部微鼓,平底。口肩部有拱形单耳。器表大部分有烟炱痕迹。素面。口径10.2、底径8、高14.7厘米(图一二,2)。 无耳罐 80件。泥质灰陶,少量饰以彩绘。据口沿及肩、腹部的不同,可分六型。 A型:31件。圆鼓腹。M14︰5,泥质彩绘陶。侈口,窄斜平沿,束颈,圆肩,平底。肩及上腹部以黑彩、红彩饰回形纹,腹中部饰一周红彩宽带纹。口径11.2、底径10.2、高24.5厘米(图一二,5;图一四)。 B型:6件。腹部略鼓。M14︰34,泥质灰陶。侈口,束颈,溜肩,平底。素面。口径11、底径9.3、高15.3厘米(图一二,10)。 C型:21件。垂腹。M8︰4,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沿,束颈,溜肩,大平底。近底部穿有一小孔。素面。口径10、底径11.3、高14厘米(图一二,9)。 D型:2件。腹部较直。M10︰2,泥质灰陶。侈口,溜肩,平底。颈、腹部饰平行凹弦纹。口径8、底径6.7、高14.7厘米(图一二,11)。 E型:17件。广肩。M12︰19,泥质灰陶。侈口,尖圆唇,平底。肩、腹部饰两组竖向绳纹,腹中部饰三周凹弦纹。口径14.4、底径14、高21厘米(图一二,4)。 F型:3件。圜底。M1 5 ︰ 2 , 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沿,鼓腹。近底部饰篮纹。口径12.2、高21.4厘米(图一二,13)。 盆 2件。M8︰7,泥质灰陶。敛口,平沿,腹部较深,平底。下腹部及底部饰三周凸弦纹。口径19.2、底径11.8、高10厘米(图一二,8)。 钵 1件(M6︰1)。泥质灰陶。敞口,圆唇,窄平沿,浅腹,小平底。素面。口径10.6、底径3.5、高2.7厘米(图一二,6)。 熏炉 1件(M1︰5、6)。泥质彩绘陶。整体呈“豆”形,盖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器盖稍残,敛口,尖圆唇,窄斜平沿,弧壁,盖顶中空,矮圈足状捉手;器身重唇口,上唇面隆起呈尖圆唇,下唇面为圆唇,腹部较浅,高圈足残。器表通体先施白色陶衣,再以红彩勾勒三角纹,内涂红,间隔以黑彩填充三角状浅槽,个别有三角状镂孔。黑、红窄带纹将整个器表若干等分。口径19.3、残高20.7厘米(图一二,12)。 壶 6件。泥质灰陶。据口沿差异,可分二型。 A型:2件。盘口。M8︰22,圆唇,斜沿,束颈,圆肩,圆鼓腹,假圈足。肩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7、圈足径8.2、高20.2厘米(图一二,14)。 B型:4件。喇叭口。M1 1 ︰ 8 , 尖圆唇,平沿,束颈,圆肩,圆鼓腹,圈足。肩、腹部饰六周凹弦纹。口径12.6、圈足径12、高25厘米(图一二,1)。 瓮 8件。泥质灰陶。据口沿差异,可分三型。 A型:3件。直口。M4︰1,圆唇,平沿,沿上穿一小孔,颈略束,圆肩,深腹,平底。肩部饰三周凹弦纹,肩、腹部通体饰竖向、斜向绳纹,近底部饰五周凹弦纹。器表留有大量烟炱。口径13.2、底径18.6、高41厘米(图一五,1)。 B型:4件。侈口。M3︰11,方唇内凹,平沿,束颈,溜肩,深腹,平底。肩、腹部饰竖绳纹,中间隔四周凹弦纹,下腹部饰八周平行凹弦纹,近底部有竖向刮削痕迹。口径13.8、底径15.8、高38.7厘米(图一五,3)。 C型:1件(M16︰5)。敛口,圆唇,弧沿,短束颈,溜肩,深腹,平底。颈、肩及上腹部饰斜向绳纹。口径14.4、底径16.4、高41厘米(图一五,2)。 (二)漆器 器类有案、盘、盒、耳杯、奁、碗等。 案 2件。M8︰29,木胎。保存较差,整体已无法提取。正方形,沿上翘,浅盘,平底,四足。案上置漆盘3件、碗2件、耳杯2件、箸2双和木锥形器1件,其中1件漆盘内残存有鸡骨。案内髹红漆,周沿髹黑漆。纹饰可分两区,内区以褐黑色绘云气纹和凤鸟纹的组合纹饰,四周配以卷云纹、几何纹,内填充深蓝色;外区饰以云气纹,内亦填充深蓝色。沿四周所髤黑红漆饰以几何纹等。案边长44、沿宽约2、高约15.2厘米(图一六)。案足未髹漆,仅以褐黑色线条勾勒出卷云纹(图一七,1)。 盘 13件。多保存较差。有方盘与圆盘,其中方盘尺寸大于圆盘,相当于案。M8︰29-1,木胎,保存较好。圆形,宽沿,平底。盘内壁有三组同心圆,髹红漆;沿髹黑漆。口径21、底径13.1、高约3厘米(图一七,2)。M8︰35,木胎,保存差。圆形,宽沿,平底。盘内髹红漆,沿髹黑漆。盘内中央以褐黑色画一圆,内以龙云纹勾勒,填充以红褐彩;盘沿黑漆留红部分形成几何纹等图案;器底髹红漆,以黑漆绘圆圈纹等。口径21、沿宽约1.6、壁厚约0.8厘米(图一八)。 耳杯 23件。多保存较差。椭圆形,两侧长边附双耳,平底。彩绘或素面。M14︰8,木胎,保存较好。内髹红漆,外髹黑漆。素面。长轴16.6、短轴9.2、高5.3厘米(图一七,3)。 奁 4件。保存较差。圆形,筒状,平底。素面或彩绘。M14︰11,木胎。直口微敛。内髹红漆,外髹褐漆。口径14.6、高10.6厘米(图一七,4)。 盒 6件。保存较差。圆形,筒状,平底。皆施彩绘。M8︰36,无法提取。木胎。直口。内髹红漆,外髹褐漆。器外表通体饰云气纹。口径13、底径11、高2.5厘米。 碗 5件。保存较差,无法提取。皆施彩绘。M8︰29-2,木胎。口微侈,浅腹,圈足。纹饰漫漶不清。口径13、圈足径7.5、残高约2厘米。 (三)竹、木器 有木俑、动物模型(牛、马、狗等)、车、梳、篦、杖和竹笄等。 木俑 41件。多保存较差。M5︰4,男俑。刮削出站立人形,衣帽与脸的轮廓以墨绘。头戴介帻,身穿右衽长衣,曲裾。左手置于腰间,右手垂立一侧。高27.7厘米(图一九,1;图二○)。M5︰6,女俑。刮削出站立人形,衣帽、脸的轮廓及发丝以墨绘。垂发呈三角形,身穿右衽深衣。下巴微颔,双手垂立至两侧。高15厘米(图一九,2;图二一)。M8︰40,男俑。刮削出站立人形,帽与脸的轮廓以墨绘。头戴高帽,低头,高鼻深目,胡子两端上翘,颈、肩部略残,双手交与腹前。高45.8厘米(图一九,5)。 木马 6件。多保存较差,多施彩绘。M5︰1,由头、颈、身、腿、尾五部分组成。作嘶鸣状,扎尾,体形健壮,造型优美。通体以黑彩涂绘,鞍具装饰华丽,以黄、白、黑三彩组成菱形纹、宽带纹、圆点纹、波浪纹等,无镫。腿长16.5、身长35厘米(图一九,3)。 木牛 3件,保存相对较好。彩绘或素面。M5︰2,由身与腿两部分组成。头部微扬。通体墨绘,造型逼真。腿长8.6、通长30.8厘米(图一九,4)。 木狗 1件(M12︰15)。保存较差,臀部及腿部已残。头部以墨线绘制轮廓。残长11.9、残高3.3厘米(图二二)。 木篦 1件(M16︰9)。保存基本完整,略变形。平面近半椭圆形,一端有齿,齿细且紧密。素面。齿长约2.2、通长5.2厘米(图二三,5)。 木梳 1件(M16︰8)。保存基本完整,略变形。平面近半椭圆形,一端有齿,齿粗且稀疏。素面。齿长约3.2、通长约7.2厘米(图二三,3)。 木锥形器 1件(M8︰29-10)。保存完好,横截面呈椭圆形。长11.8、宽1.5厘米(图二四,5)。 木盖斗 2件。M14︰20,保存较差。顶部似圆形锅盖,环斗未凿出榫眼。斗下呈圆柱形,已残。斗直径4、残长3厘米(图二三,4)。 木杖 1件(M8︰17)。已残。平面呈长条形,横截面呈椭圆形。残长140、最宽3.96、厚1.5厘米(图二三,1)。 木车 5件。车身多朽蚀无存。 另外,有6件木器因朽蚀严重,仅残存小部分,器形不明。 竹笄 2 件。平面呈长方形,一端有长齿,似窄而长的梳子。M14︰37,保存较差。长约16厘米。 竹篓 1件(M5︰10)。保存较差,无法提取。系用竹片编成。长方体。 (四)铜器 器类有盆、镜、节约、带钩、环、钮扣等。 盆 9件。保存较好。素面。M8︰55,侈口,窄平沿,腹部较深,平底。口径28、底径12、高12厘米(图二四,4)。 节约 1件(M1︰20)。保存完好。圆筒状,中空,一端略大。上口径2、下口径2.3、高6厘米(图二四,8)。 带钩 3件。均置于墓主人嘴里,作为口琀。M4︰6,保存完好。钩体为棒形,钩首弯曲较甚,钩钮置于钩尾处。钩体长4.3、钮柱高0.5厘米(图二四,6)。 环 1件(M11︰2)。保存完好。圆形。外径1.6、孔径0.8厘米(图二四,2)。 钮扣 3件。皆出土于墓主人衣衾上。保存较差,锈蚀严重。 镜 1件(M8︰20)。保存基本完好。宽缘,圆钮,圆钮座。钮座外绕内向连弧纹一周,外区为铭文带,依稀可见“日光”二字。直径10.1、缘宽0.8、边厚0.5厘米(图二五)。 (五)纺织品 主要出土于棺内。M8、M14的尸骨所盖的衣衾保存较好,经初步整理,有麻、绢、纱、锦、绵等不同质料,其中尚能辨别形状的有布枕、布囊、丝履、麻鞋等。 覆棺帛画 2幅。保存较差,一幅图像已漫漶不清。M8︰34,出自M8北棺盖板苇席下,帛画上下两端已残。绘画手法以细线勾勒,平涂色彩,用色有褐、黑、白色三种。所绘形象似为鬼怪,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舌头伸至胸间。上身裸露,双臂折屈至90度,双手执一物。下半身似穿一短裤,两腿分开(图二六)。 麻鞋 1双(M3︰13)。出土于M3南棺内墓主脚骨下苇席上,一只残。系用麻线编织而成。圆头,鞋底呈椭圆形。长轴25.3、短轴9、底厚0.8厘米(图二四,3)。 (六)其他 泥灯台 7件。泥塑而成。圆柱体,顶端留一凹窝,置灯芯添油之用。凹窝内有油烟熏黑的痕迹。M12︰21,直径10.2、高9.9厘米(图二四,5)。 料器 1件(M8︰31)。保存完好。置于墓主人嘴里,作为口琀。大致呈圆柱体。直径约1、高约2.2厘米( 图二四,7)。 铜柄铁剑 1件(M8︰16)。已残。出土于M8北棺盖板苇席上。带鞘, 其木胎髹漆。剑柄为铜质,剑首呈圆形,柄与剑身衔接处饰以密集的乳丁。剑身为铁质, 双面刃,中脊不明显。残长98.5、宽约3.3、厚约1 厘米( 图二四,1)。 铜钱 3枚。圆形方孔钱,锈蚀严重。M8︰1,五铢钱,出土于墓道填土中。直径2.6、肉厚0.2、穿边长1厘米。 竹木简 M8︰28,大部分发现于M8北棺盖板上,部分散落于两棺间隙中。除一枚为竹简外,其余皆是木简,质地为松木。木简的长度基本一致,宽窄、薄厚不一,长约31、宽0.8~1.3、厚0.05~0.2 厘米。保存状况较差,发现时多已残断、变形,个別断简甚至薄如纸片,当是简册收卷后随葬被挤压所致。完整者不多,经初步整理,大致复原为35枚简,其中34枚为有字简。这批木简内容为历谱,因包括一枚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纪年简,可确定为“五凤二年”历日(图二七,1)。该历日为编册横读式,竖栏为月,横行为日。该年为闰年,故有13个月,加之日序,共14栏。日干支共有30简,小字横行分栏书写,八节、伏腊等历注标在相应日干支之下,竖行大字(图二七,2)。 四、结语 此次在水泉子汉墓群发掘的墓葬皆为竖穴土坑木椁墓,流行异穴合葬与同穴合葬,显示出墓葬年代整体偏早。在中原地区,西汉昭、宣时期(西汉中晚期),夫妇同穴合葬已逐渐代替异穴合葬。随葬陶器组合中,以各式罐为主,出有壶的墓葬仅发现2座。上孙家寨汉墓典型陶器演变的第一期(昭宣时期)仅见罐的组合,第二期(西汉晚期)21座墓葬中仅3座除出有罐外,还见壶和灶[1]。可见出现壶的墓葬的年代相对偏晚。此外,水泉子汉墓群少部分墓葬发现漆案、盘,上置耳杯、碗等,以及马车(或牛车)以明器形态出现等特征,表明其时代可晚至新莽或东汉初期。因此,初步判断此次发掘的墓葬时代多在西汉晚期,少部分延续至东汉初期。 水泉子汉墓群的文化因素较复杂,以汉文化占主体,还包含匈奴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因素。如M8南棺女性墓主留有发辫,明显不同于中原汉族妇女盛行挽髻的习俗;而在匈奴墓中多见妇女梳这种发辫,如蒙古国诺音乌拉匈奴墓中常出土保存完好的发辫,其中M1出有21条装在绸布口袋中的发辫,M6则出有85条[2]。随葬的木俑头戴高帽,陶罐近底部穿有一小孔等现象,也在匈奴墓中多有发现[3]。另外,部分墓葬发现的双耳罐、单耳罐和双耳夹砂陶鬲,延续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以来双耳器的传统。彩绘罐饰以变体回纹、三角纹等,同样带有甘青地区半山-马厂文化主体纹饰的构图特征,这些可视为是当地土著文化的某种遗留。 结合此前两次在水泉子墓群发掘的113座汉墓[4]来看,水泉子墓群年代延续较长,下限可至东汉中期以后,这为分析研究河西地区两汉时期墓葬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附记:此次发掘的领队为吴荭,参加发掘的有吴荭、王永安、孙明霞。线图由孙明霞、马洪连绘制,照片由吴荭拍摄。 执笔者:王永安、吴荭、马洪连、孙明霞 注释 [1]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 [2] 乌恩:《试论汉代匈奴与鲜卑遗迹的区别》,见《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3] 参见单月英:《匈奴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1期。 [4] 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水泉子墓群发掘汉墓98座,时代大致为两汉时期,资料未公布。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水泉子墓群发掘汉墓15座,时代多集中在西汉末至东汉早期,少数延续到东汉中期以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