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个是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是心底的高贵信仰。 站在闽西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不禁思绪万千。 在松毛岭,面对兵力和装备的悬殊差距,红军硬是血战7天7夜,1万多人在战场上牺牲;在红军桥上的征兵处,母送儿、妻送郎、父子兄弟同参军;在观寿公祠前的红军长征出发地,一句“等我回来”,却成了永别……3天时间、近3万步、3个镇、6个村,伴着绵绵雨水,“记者再走长征路”的采访,收获的不仅是一个个长征的故事,更是一份份感动与力量。 探访路上,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会让本就潮湿的鞋彻底变成“水鞋”,然后在一脚深、一脚浅的泥泞道路上行走一个下午;路遇小型山体滑坡,大家齐心协力搬走障碍物,继续行进……队伍中有人说:“这样挺好,因为这才是‘记者再走长征路’的意义所在。” 作家索尔兹伯里曾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当记者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体验时,这样的感受无疑比阅读更真切。 行走在松毛岭战役的遗址区,仿佛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当年,红军长征前的这最后一战,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如今85年过去,这里的战火硝烟早已消散,一切都显得那样静默,战争时留下的段段战壕、个个弹坑,也已湮没于尘土和草木。山脚下,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拔地而起,仿佛无声讲述战争的残酷。肃立在纪念碑前,一阵思绪涌上心头:脚下的这片红土地是多么悲壮,多么厚重,浸染了多少人的热血,又寄托了多少人的求索。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究竟是什么,让红军将士在战斗中如此英勇、如此视死如归?究竟是什么,让成千上万八闽儿女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绣衣领,踏上漫漫长征路?一路走访,一路探寻,一路思索,那答案,已越来越清晰:是信仰。 14岁的少年,还未脱去稚嫩的表情,就匆匆走上松毛岭,在战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被俘虏的红军在临刑前还高声说,黑暗总会过去。幸存的耄耋老人被问到为什么要冒险参加红军,老人坚定地回答,因为参加红军能过上好日子,能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信仰,就是信仰的力量。正因为有这份信仰,红军将士才始终坚信,长征的尽头不是绝望,而是希望,一个人牺牲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美好的明天。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是伟人的信仰。85年前,信仰之光照亮了红军气壮山河的长征路;85年后,信仰之光又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穿越历史烟云,穿越万水千山,长征的战斗号角始终不曾停歇。重整行装、怀揣信仰再出发,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在我们脚下。 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长征,正是一座信仰的丰碑。 (本报记者 刘成志 高建进 马跃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