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东德:地名游戏的终结 再说说“后苏联”改名潮对俄罗斯以外的影响。应该说对东欧的影响最小,因为那里在赫鲁晓夫时代已经有过一轮“非斯大林化”的改名了。 尤其在前东德,赫鲁晓夫时代的改地名之风仅次于二战后的“去纳粹化-斯大林化”改名,比剧变后的改名规模都要大。著名的有斯大林施塔特(即斯大林城,战前的菲尔斯滕贝格)后来又与周边城镇合并,得名艾森许滕斯塔特,这是战后15年内该城第二次改名。当时还把东柏林最著名的“社会主义样板大街”斯大林大街也改名马克思大街——东德一度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的斯大林街,也在这时一风吹了。 东柏林另一个著名的意识形态地标台尔曼广场,以战前德共领袖,被纳粹杀害的烈士恩斯特. 台尔曼命名,这里战前就是德国赫赫有名的政治中心威廉广场,纳粹时期希特勒的总理府、戈培尔的中宣部等一大批政治地标都在这一带。几十年过去,这里现在又叫做威廉广场了——但是请注意,台尔曼广场并不是因“剧变”而消失的。 战时这里曾被炸成一片废墟,战后本来正在重建,1961年柏林墙建立,这个广场恰在墙下,因此逐渐荒废,到1987年东德政府就正式把它从地名录上取消了。柏林墙倒掉后,这个广场凤凰涅槃,重现繁荣,新的德国政府当然不会恢复已经被共产党自己取消的台尔曼广场,于是威廉广场就恢复了旧称。只是如今它就是个商业区,已经没什么政治建筑了。 除此以外,政治剧变、两德统一在地名上几乎没有什么痕迹。与二战后两个德国都实行彻底的去纳粹化完全不同,冷战后或统一后的德国从来没有搞过符号上的“去DDR(民主德国)化”,尽管极右反共人士一再呼吁清除那时的一切,但民主体制下绝大多数德国人对DDR就像对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王国或威廉帝国那样视为一个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制度他们不会再要(即便是由前东德执政党改造而来的“左派党”也一再强调这一点),但这个时代的痕迹,包括无处不在的象征符号,只要无碍于今人也无需特意清除。所以“剧变”30多年来,前东德具有当年意识形态色彩的地名、公共雕塑、公共美术符号、纪念地等,95%以上都保留原样。 今天在柏林东部和新联邦州各地,以马克思、恩格斯、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梅林、蔡特金、台尔曼等共产主义名人命名的广场、街道、桥梁、公园等仍然比比皆是,柏林电视塔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塑像、柏林普伦茨劳贝格公园的台尔曼塑像、开姆尼茨市的马克思巨型头像等都照样矗立着,如同俾斯麦、布吕歇尔等帝国时代的人物塑像也到处可见一样。 自信的德国人并不认为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就会威胁到他们如今的制度,当然更不在乎那些地名的存在。很多人都知道柏林有名的谴责前东德特务政治的斯塔西博物馆,却不知道它的旁边不远处就是仍然开放的德共先驱李卜克内西博物馆,那里仍在进行东德式的“革命传统”宣介,只不过门可罗雀。 今天的“新联邦州”人们也颇有抱怨,但抱怨的主要不是西德资本家跑来剥削他们,而是西德资本不大愿来,却更愿意跑到万里之外的中国来“剥削”他们中国人——在“招商引资”方面,他们显然严重地败给了中国。前东德地区的主流媒体如果说也有担心,他们担心的也不是东德那一套会不会重来,而是担心极右翼的势头——由于失业、移民等问题的影响,前东德地区极右翼的兴起要比西部德国严重——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剧变后那里没有改名潮了。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著名工业城市卡尔. 马克思城“剧变”后就通过市民投票恢复了旧名开姆尼茨。但类似的更改甚至比前东德时期本身还少。像斯大林大街被共产党自己改名马克思大街,剧变后没什么人讲马克思主义了,但街名倒是没有再改。剧变后原东柏林街道改名的例子,我只知道有一个,就是格罗提渥大街——它本是柏林著名的威廉大街在东柏林的部分,统一后东西贯通,就都叫威廉大街了。 当然,这可能也与格罗提渥在前东德领导人里口碑特别差有关。此公原是社会民主党人,苏军占领时强迫社民党合并于共产党,当时绝大多数社民党员不愿意,但此公则很会逢迎。合并后他成为执政党两主席之一,在处理六一七事件、整肃不愿合并的社民党人乃至在执政党的党内斗争中他都表现了强硬的“斯大林主义”姿态,甚至比一些老德共都强硬。因此社民党对他很不齿,“右派”就更不用说了。 东欧诸国:老调已经唱完 在其他东欧国家,过去曾长期“反修”、抵制赫鲁晓夫改革的阿尔巴尼亚,剧变后也把石油城斯大林恢复了旧名库索维,从而消除了世界上最后一个斯大林城。以本国领袖命名城市,在东欧只有三个国家干过,其中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格勒只是个小镇,剧变至今此名仍然存在。 捷克的哥特瓦尔多夫(以第一任捷共执政者哥特瓦尔德命名)原是世界闻名的“鞋都”兹林,剧变后很快恢复了旧名。 前南斯拉夫曾给8个联邦主体各设了一个“铁托城”,但除黑山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是完全改名外,其他几个都是在原来城名前加个“铁托”前缀,如乌日策——铁托乌日策,韦莱斯——铁托韦莱斯,德尔瓦尔——铁托德尔瓦尔等,剧变后除了铁托格勒恢复原名波德戈里察外,其他7个城市无非是去掉前缀而已,连续性还是明显的。 总的来看,经过赫鲁晓夫改革,东欧“以人名城”的现象已经很少,剧变后改名的也就不多。 当然,城市以下,街道、广场、桥梁、学校名等改动还是比较多的。多数东欧国家不像德国那么看得开,剧变后这些小地名变动还是不少。但一般也都由当地民众决定,不搞上面下令“一刀切”,所以有改的,也有不改的。前南斯拉夫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铁托街、铁托广场之类,剧变和联邦解体20多年后有统计称:除科索沃几乎全都改了外,塞尔维亚大概三分之二的铁托地名都改了,主要就是在米洛舍维奇时代改的。而克罗地亚只改了不到一半。我们这里有些人楞说米洛舍维奇是铁托事业的继承人,其实仅就改地名这一点看,事实也恰好相反。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俄罗斯以外的前苏联各国。前面已经提到苏联解体前后一段时间的改名潮。潮头过后不少国家就稳定了,像波罗的海三国与白俄罗斯,独立以来基本没有再更改过城镇名。政治上长期动荡的乌克兰,独立前后的改名潮很突出,以后更大的事接连出现,改名就顾不上了。但21世纪后基辅政府提倡乌克兰语本位,本国地图上地名都用乌语重新拼写,有的如利沃夫等与原俄语相差颇大,几乎认不出了。但在英语等国际通用地图上并没有改动,一般也就不算又一次改名,或者算是“改语不改名”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