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年的钱大概可以买多少大米呢

http://www.newdu.com 2019-10-1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还不知道:清朝养廉银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养廉银,为清朝特有的官员之薪给制度,创建自1723年,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银。
    养廉银的来源有地方火耗、赋税,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均有不同。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
    例如,弯弯地区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养廉银则达一万两。而台湾总兵年俸67两,军事加给144两,而养廉银则为1500两。
    

    清代养廉银制度实际上设立在雍正、乾隆两朝。先期只发放给地方官,后期,京官也开始发放养廉银。
    清代官员的俸禄,承袭明制实行低俸制度。京官正从一品俸银180两,依照品级而递减。
    养廉银发放的形式主要是饭银,名目多样,如铜批银,也称为铜批饭银,是饭银的一种,时间较为固定,基本每两个月发放一次,全年共6次。
    其余的有头卯、二卯、三卯等饭银,从其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因当差而发放的津贴。各类饭银就是以不同名目发放的养廉银。
    除饭银外,官员还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京官还有地方官员的孝敬。可以说,官员一年得到的银子远比俸禄要多得多。
    
    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很大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文钱左右一升,1两银子是1000文。
    根据《清会典》记载,清朝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光绪十五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玉米、高粱、谷子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清朝时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6.45斤。换算下来,光绪年间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7斤左右的粮食。
    
    清朝官员的收入如下:
    一品官、年俸180两,禄米180斛,养廉银16000两
    二品官、年俸155两,禄米155斛,养廉银13000两
    三品官、年俸130两,禄米130斛,养廉银6000两
    四品官、年俸105两,禄米105斛,养廉银3700两
    五品官、年俸80两,禄米80斛,养廉银2400两
    六品官、年俸60两,禄米60斛,养廉银1250两
    七品官、年俸45两,禄米45斛,养廉银1200两
    以最低级别的7品官员的收入,45+1200=1245两(禄米不算),在康乾盛世能买18万多斤大米,即使在清末的光绪年间也能买13万多斤粮食。
    清朝康乾盛世年间,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生活大概5两银子(当时大米是不可能顿顿吃的,也吃不起),大概能买750斤大米,到了清朝末年,人民生活就更苦了。
    相比之下,官员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没有养廉银子,官员都能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加上俸禄10倍以上的养廉银子,即使是清官,在当时也可以称得上富豪了,和珅之辈那就更是富可敌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