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他者的想象:阿瑟·杨眼中的革命前法国人形象(2)

http://www.newdu.com 2019-10-29 《世界历史评论》2017年第 洪庆明 崔梅霞 参加讨论

    重表演轻实用的日常行为
    在游记中,阿瑟·杨还观察到集权主义国家一种重要的日常行为方式,即重表演而轻实用。实际上,这种集体心态的形成,也与法国绝对主义君主制的发展密切相关。路易十四时代曾将凡尔赛宫打造成熠熠生辉的表演舞台,在建筑风格上追求庄严对称,象征皇家的规范与庄严;在日常生活方面高度戏剧化,日复一日地展示王权的荣耀。在宏大辉煌的宫殿之内,则是居住生活的不便和肮脏的卫生状况。(20)
    宫廷文化的仪式、符号及其内蕴的价值观,通过各种媒介缓慢地渗透到社会,演化为社会习俗和心态模式。凭借异域的眼光,杨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法国性”。在法国,不论是华丽雄伟的公共建筑,还是高雅的艺术表演,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显示国家强盛的假象的需求。甚至连农民都不考虑自己的生活水平,而是更着迷于浮于表面的身份认同事物,缺乏实用思维。
    杨参观法国展览会的时候,发现法国大部分展示物都没什么实用性,只是突出其稀有性。“这在法国却很正常,但是在英国就不是这样的,我希望在这个展览会上能够展开一番鞭辟入里的农业讨论……但是大家谈论的似乎都是那些不熟悉的漂亮女人的装扮。”(21)
    公共领域的旨趣如此,私人领域的观念亦不例外,待客的餐桌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风俗与民情显见的标示。一方面,法国高度发达的餐饮业让杨叹为观止,“对于法国的烹饪,我只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想要准备一场盛宴,要不你就去找一个法国厨师准备,要不就完全按照法国厨师方式来准备。我承认,这一方面法国确实远远超过我们国家……不可能找到比巴黎更好的牛肉了,基本我在法国大型的宴会上都会吃到这种大块的牛肉。而且同样的食物经过法国厨师的手,所变出来的花样之多也是令人极为震惊的,他们可以用一百种方式摆出一百种花式餐盘,大部分都很完美,所有的蔬菜都色香味俱全”。(22)另一方面,两国的餐桌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英法两国大型的餐桌上,他们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英法两国普通民众的小型餐桌上,这种差异就很明显。英国平民家庭在招待邻居吃饭的时候,餐桌上很少能有肉和布丁。但是同样的情况下,法国家庭则至少会准备四样菜,比英国要好很多。在英国一些稍大的餐桌,或者一些中型正式的聚会上,准备饭后甜点是正常的。但是在法国,无论是大型的聚会还是平常的餐桌,甜点是必备的。之前在英国人的脑海里,总以为这么贫穷的法国人在餐桌上可能只是喝一到两杯啤酒,这是大错特错的。在法国,主人都会在餐桌的各个角落准备一些干净的大杯子,和比较贵重和稀有的葡萄酒,以便客人在餐桌上随意畅饮。法国整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注重个人卫生,他们拒绝使用别人用过的杯子。在法国的木匠之家,基本每一个座位上都会准备一个杯子。法国的餐布也比英国的要干净和漂亮很多,因为他们经常更换。对法国人来说,餐桌上没餐巾是荒谬的,但是在英国如果是没钱的家庭,没餐巾是正常的,而法国人使用餐巾就如同使用餐叉一样频繁……”(23)法国人这种精致的餐桌文化让杨大吃一惊,因为在法国旅行的过程中,他看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和悲惨,穷困潦倒的法国人民更是让杨印象深刻。长期陷于贫困的法国人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他们吃的东西通常只有英国人的一半”,(24)但他们却能用这么精致丰富的宴席来招待客人,杨认为这种生活哲学是法国人重表轻里的重要体现。
    英法两国不同的住房文化也是杨分析这种缺失的重要方面。杨观察到,英国尤其重视房屋的装饰和整洁,他们花在装饰房屋的资金大大超过法国,“红木在法国很少用,但在英国却很普遍”。(25)法国人对住房没有很多的讲究,从杨在法国住过的旅馆的糟糕程度以及法国的大家庭混居模式便可窥视一斑。“当大儿子结婚了,他就把他的妻子带到他父亲的房子,如果他的女儿没有嫁给另一个家庭的大儿子的话,她也会把自己的丈夫带回娘家。”(26)尽管经济因素对这些现象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完全归结于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人的住房观念。与脏乱的住房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法国人对个人卫生的极度重视:“在法国,坐浴盆是公寓基本的生活必备品,就如同脸盆是用来洗脸的一样,浴盆的普及也是他们重视个人卫生的体现。但是他们的住房却很乱,习惯在房间乱吐口水,不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贫民,普遍都是这样的。我曾经看到一个乡绅就在一位公爵夫人的衣服旁边吐口水,离得太近以至于我一直盯着他看,他却很淡定,好像一切都很正常。”(27)
    在杨看来,法国人对于个人整洁的过分讲究和对居住环境的忽视是很奇怪的。但结合法国的制度实情来看并不奇怪,一方面,宫廷文化凭借其醒目的地位和强势的传播手段,渗透并塑造着社会民俗;另一方面,也就是本文第二部分讨论的主题,即在专制权威垄断一切事务的情况下,民众长期处于被管教和被呵护的“幼儿”状态,公共意识得不到发展。
    《法国游记》的视角评析
    阿瑟·杨《法国游记》对革命前夕法国形象的描述,许多地方尖锐地切中了18世纪法国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弊害。他的观察力正是来自异域的经验和思维赋予他的眼光。
    首先,当行游者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转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总会产生一种文化失落感。而行游者的文化失落常常不是导致对异文化的迅速适应而是对自身原有文化的顽强固守,这种文化固守的精神与心态最鲜明的外在表现就是对异国文化的非难和贬斥,这是本土视角产生的根源,也是侨居异乡的人总是显得更爱自己故土的心理机制。因此,阿瑟·杨在跨入相对陌生的国家——法国的时候,本土的经验与思维是他最常用的参照,是他思考和评价异乡所见所闻的根本依据。
    1787年他来到法国,在加莱登陆上岸的那一刻,他立即感觉到英法的差异。随着旅行的深入,他开始慢慢发现,这里的一切跟他想象中的法国是不一样的:他发现之前的一些习见是不对的——他遇到的法国人大多数是沉默寡言的而不是活泼健谈的(他之前如此认为);他对凡尔赛宫很失望,跟他想象中相差太多。他在游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激情和活力……对我来说,它没什么伟大可言”;(28)“道路和驿站作为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枢纽,反映了整个国家以及城市间的交流问题……这是个政治性症结,折射出文化交流的滞后”,(29)等等。这些记录把他想象的变化轨迹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他的游记中,我们看见了杨对伟大的凡尔赛宫殿的“失落”,听到了他对破旧不堪的法国城市建设发出来的“叹息声”,感受到了他对专制腐败的政府体制的猛烈“抨击”,更体会到了他对法国民族的文化“思索”,但是在这个想象变化过程中,本土视角始终是杨对法国进行想象和思索的主要基点,也是杨“失落、叹息、抨击和思索”的主要根源,更是阿瑟·杨对英国本土文化的不断确认。
    其次,旅行的意义又不仅仅在于寻找异国与本国的不同,它还应该包括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比较,主要指的是比较两国的不同点和相似点,这才是游记的核心所在。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旅行者才能得到一些真正的发现,从而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阿瑟·杨的这本《法国游记》不但是对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状况各方面的描绘,而且还是对英法文化不断进行比较的记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乡绅阶层,杨从小受到英国文化的熏陶(将近46年),他在英国所感受到的是个人的极大自由,经济的高度发达,因此来到法国,他不免对这里的事物感到“新奇”,甚至是“震惊”。
    游记的各种比较式记录更是将这种碰撞体现得淋漓尽致。譬如他在目睹法国外省乡镇报纸如此稀缺时写道:“在英国,人类的伟大智慧普遍流通,从英国的一边传到另一边,使一些志趣相投和相同处境的人联合在一起,而这种环境在法国则不存在,因此可以这样说,国王、法院、地主、贵族、军队和议会的倒下得益于思想需要快速传播的需求。”(30)“这里连张旅游报纸都看不见,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得到自由呢?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充满活力、财富和思想自由的环境下的英国旅行者来说,很难用语言表达法国的荒谬和可笑。”(31)接着他感慨道:“这就是国家落后、人民愚昧无知和贫困的主要特点。这样一个省会城市,在这样重要的时刻,竟然没有任何报纸来告诉人民当前的时事发展进程,这样的人民怎么能发动革命呢,又怎么能获得自由呢?永远都不可能……”(32)
    对于混乱嘈杂的法国议会,杨也从他的英国经验进行了否定性的评价:“虽然有时候一些违背自由原则的行为往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但是这时候的法国似乎对向往已久的自由的使用有点肆意妄为了……与法国相比,英国的议会开会原则和有条不紊的辩论秩序至少可以比法国议会少用四分之一的时间。”(33)在他看来,法国人对议会进程的随意干涉完全是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表明法国公民比任何其他地方的公民都缺乏共同行动、相互支持的精神准备。(34)
    再次,旅行既是在文化间跨越、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的深化。旅行是跨越空间与时间的运动,是离开本土相关经验的书写,同时也是跨越文化差异而展开的文化实践。杨在异域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融合英法文化的过程。最开始杨对法国一味地抨击,随后逐渐打破了对本土文化盲目赞同的迷思,促使其对英法文化的反思,最后他试图融合英法文化,寻找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文化表达方式。法国文化让杨看到了落后政治体系所产生的腐败和落后,促使他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因此,随着旅行的深入,他不再一味地抨击法国的一切,而是更多去思考法国落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对自己的民族英国进行反思。最终,《法国游记》中所塑造的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法国形象”,不仅照亮了法国文化深处那些暧昧不清、无法把握的心灵图像,同时也成为他反思英国本土文化传统的一面独特的“他者之镜”——一面观照自我形象、确认自我身份认同的镜子。
    综上所述,阿瑟·杨对法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种印象式的速记。通过游记,他表达了他对法国社会的一个整体的认知和判断,对英法文化的思考既独特又发人深省。细读法国游记,我们不难发现:杨在对法国文化进行思考,对英国文化进行反思,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特有的文化观,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接近异域“形象”,从而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研究《法国游记》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特质,还为我们进行文化反思打开了一扇窗。总之,阿瑟·杨的《法国游记》内涵十分丰富,并非一篇论文就能穷尽,还有许多研究有待加深。国内对他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留待我们去探索,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之功,为对阿瑟·杨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