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埋首故宫博物 工笔细说历史(4)

http://www.newdu.com 2019-10-3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班晓悦 任冠虹 参加讨论

    全面认识非遗技艺的当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参观和鉴赏艺术品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于绝大多数故宫参观者而言,可能都更加希望能够见到中国古代书画精品的原作而不是复制品。请问您如何看待临摹品与原件的关系?
    郭文林: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的文物保护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馆展示陈列文物的各方面条件均大为改善,这为文物原件的展出提供了条件。但是,中国古代书画的材质较为特殊,尤其是绢类,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即便是在现在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下,其老化过程也是不可避免且不可逆的。
    文物的收藏与展示一直是相互矛盾的。展示原件固然能够让大众领略国之瑰宝的风采,但是对于《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年代久远的国宝级文物而言,可以说是“展一次伤一次”。为此,国家和故宫博物院严格限定了一级以上文物的展出次数和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故宫的长期展览必须使用临摹品。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书画临摹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保护手段和艺术传承方式。后世临摹前朝甚至当朝名家名作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许多优秀的临摹品成为重要文物,而原作本身却因各种原因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例如,唐宋帝王都组织过画家、书法家临摹前朝或当朝的艺术佳作。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就是临摹本,其真迹早已佚失。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富商收藏的书画作品中,也有很多是临摹品。比如,有专家认为,“三希堂”收藏的“三希”中,只有《伯远帖》是原件,其他均为临摹品。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历朝历代的书画临摹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后世能欣赏到的先人艺术结晶恐怕是少之又少。而我们今天对古代书画的临摹,也是为了延续它们的寿命,让子孙后代能够透过我们的临摹品欣赏中国古代艺术杰作,感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正因如此,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于2011年正式获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天我们身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全息投影、3D打印、高精度喷绘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书画印刷品越来越接近原作本身。您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古老的书画临摹技艺将产生何种影响?
    郭文林: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对故宫的古代书画临摹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例如,利用高倍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和化学成分分析仪器,我们可以清楚观察到原作使用的纸张和颜料、绢布的纹路和编织方法、不同层次图案着色的厚度等方面的情况。这让我们在临摹时,既可以选用与原作最为接近的绘画材料,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原作者创作时的顺序、手法、力度,还可以解决过去在古代书画修复工作中仅凭经验很难判断的一些问题。
    至于古代书画临摹技艺会不会受到高科技印刷品的冲击甚至被其取代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比较乐观。从技术层面看,目前的摄影技术和印刷术还不足以完全呈现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所有细节,如花鸟画中的立粉、矿物颜料叠加的层次等。更重要的是,从艺术层面看,任何书画作品都是人类头脑中的灵感与手上技艺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后世的临摹者有着与古人相同的七情六欲,传承着古人的文化血脉,即便如此,想要真正体悟古人创作时的灵感并将其融入临摹品中,已是殊为不易,更何况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呢!
    此外,从文化学、文物学的角度来看,印刷品的复制可以是无限的,但凝聚着临摹者心血的优秀临摹品却是唯一的。冯忠莲老师用了整整十年完成了对《清明上河图》的临摹,而现在这幅临摹品本身也已成为故宫珍藏的“复字号”文物。这充分彰显了优秀临摹品所独有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遥想千百年后,当人们面对一幅优秀的人工临摹品和另一幅同样内容的印刷品时,他们又会认为孰重孰轻呢?
    记者 班晓悦 任冠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