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为什么五次五国攻秦都没有将秦国打弱 反而越打越强呢

http://www.newdu.com 2019-10-3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秦国为什么越打越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六国攻秦时,秦国函谷关关门大开,六国恐有埋伏没人打首攻,导致六国撤军。这其实只是说了苏秦那一次的五国攻秦,其实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五国攻秦,而且其中两次还是胜利的,那么为什么五次五国攻秦都没有将秦国打弱,反而越打越强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五次五国攻秦的情况:
    

    第一次合纵攻秦
    第一次五国攻秦失败: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时期,魏相公孙衍(犀首)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并与义渠约定一起攻秦。结果:燕国和楚国驻军观望。义渠大败秦军,但影响小。魏、赵、韩联军攻至函谷关,秦军大败联军,歼敌8万。
    第二次五国攻秦胜利: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时期,孟尝君田文发动齐、韩、魏三国合纵攻秦。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归还韩魏部分城池。
    

    苏秦
    第三次五国攻秦未交手:公元前287年,秦昭襄王时期,苏秦发动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五国驻军函谷关外,互相观望。秦主动取消帝号,归还魏、赵城池。联军未交战撤退。
    第四次五国攻秦胜利: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时期,信陵君魏无忌发动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在河外大败秦军,联军攻至函谷关,秦国坚守不出,联军撤退。当年秦王嬴政继位。
    

    第五次合纵攻秦
    第五次五国攻秦失败:公元前241年,秦王政时期,庞暖发动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攻秦。联军绕开函谷关深入秦军腹地,在距离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与秦军主力相遇,秦军以精锐部队突袭楚军,楚军撤退,军心动摇,联军撤退。
    

    从以上可以看出,五国攻秦2次胜利2次失败1次未交手,那么为什么2次胜利也没有将秦国打弱呢?
    1、目的不同。五国攻秦目的在于限制秦军东进,而没有明确的弱秦、灭秦之心,仅仅是为了维持割据现状,导致秦国割点地、低个头联军就撤了。
    2、利益不同。五国攻秦每次最卖力的都是韩魏,接下来是赵楚,因为韩魏攻秦有眼前利益可得(土地),齐、燕离得远,攻秦无眼前利益,不肯卖力,卖力也是韩魏赵楚得好处。所以利益不均导致五国不能团结,如无大国有弱秦之志,难以动摇秦国根基。
    3、外交混乱。第一六国相互之间攻伐,比如齐攻楚、燕、魏。赵攻齐、燕。楚攻齐。
    六国之间互相攻伐,并都与秦国联盟过。他们的外交策略是维持割据现状,防止一家独大。所以才有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齐、赵强大也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4、投机心理。都想在攻秦时保留实力,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动摇联军军心,导致无法齐心作战,并且在秦国外交做出让步时,在获得眼前利益的情况下放弃攻秦。
    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所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