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抉择 1.优化政策保障与沟通。政策的保证和沟通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根基,政府需要尽早筹备出台相关策划纲要,打破目前各地区独立发展的局势,推动地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其他地区要借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典型地区的进步经验,规划制定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争取凭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条件来申请获得特殊政策和项目,对内要利用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带动作用,对外要构建和领国见优良的协调沟通体制机制。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正好说明了预先策划在整个规划推行中的关键性作用。“一带一路”归于国家的上层建筑,所以,需要国家“一带一路”总体策划纲要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2.提升边疆贸易水平,完善边疆贸易结构。构建“一带一路”,其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投资和贸易发展。营造边境经济合作区就要运用好“一带一路”这个优势平台,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和丰富的能源优点,提升自主产品加工出口的能力,构建完备的边贸物流系统,以便提升边境贸易的发展能力,着力推动边境贸易,既要不断日益满足边民的生产生活,又要积极依靠国内经济发展,尽力完善边贸结构,增加自主产品类型,提升自主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联系,着重扩充自主产业贸易链。 3.提升民族教育水平,培养民族人才。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加入相关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地区的教育,这些地区普遍存在教育内容的缺乏。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他们创办的民族学校在建立体系上相对独立,但我国采用统一的升学考核考试制度,并没有完备的针对民族院校特有的升学措施,即使政府倡导民族院校要特色办学,但实际上,学校教育体系加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还是有难度。而且还存在有些学校自称民族学校,但它们的办学理念并不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普遍是用民族语言讲课来进行双语教育,这样很难对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讲授。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学校要加强民族传统知识内容的比例,全面系统地讲解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突出成就。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边疆民族地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全面深入挖掘民族各行业里的优秀人才,发挥他们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