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漢簡中有如下幾枚簡: (1)樂昌隧長昭武安定里公乘顧賀,年廿二,初元四年三月庚申除。見,史。73EJT9:86[1] (2)□□候長居延西道里叔□,年卅□,始元二年五月辛未除。見73EJT21:111 (3)水門隧長屋蘭富貴里尹野,本始二年七月癸酉除。見14.25[2] (4)〼漢里徐強,本始二年三月甲午除。見〼73EJT26:33 (5)年八月戊寅除。見268.14+116.42 (6)〼三月辛未除。見73EJT21:346 (7)卯除。見65.8 這7枚簡的格式、內容相近,都是關於戍吏除任時間及相關信息的記錄。簡文中的“見”,以往討論不多,僅有《中國簡牘集成》解釋(3)中的“見”是“見在”之意。[3]我們認爲,(1)-(7)中的“見”當表示吏卒在崗、在署所之意。 “見”表示吏卒在崗、在署所,亦見於其他西北漢簡中。如居延新簡EPT4:47“臨潼隧長宗見”,孫占宇先生指出“見”是“漢代邊塞屯戍機構對吏卒書否在崗工作的檢查登記術語。‘見’謂在崗。反之則曰‘不在署’。”[4]居延新簡EPT51:109“第五隧長孟憲卒三人皆見”,《漢簡語彙》解釋“見”爲“現今存在”之意,[5]從文例看,此處“見”與上舉EPT4:47處“見”意思相同,也是表示在崗、在署之意。 (1)-(7)簡文於吏員除任時間後標注“見”,即是漢代邊塞管理機構對吏員當前是否在崗工作的登記。除“見”外,吏員除任時間後還有標注“就遝”的,如: (8)〼乘王弘年廿八,五鳳元年十一月丁酉除。就遝。564.24 該簡上殘,從格式與內容來看,其與(1)-(7)應屬同類簡。推測“乘”上所殘內容爲“公”及王弘的吏職、籍貫。“就遝”之“遝”,圖版作: 筆劃殘,《居延漢簡甲乙編》釋作“還”,[6]《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改釋爲“遝”,[7]可從。肩水金關漢簡73EJT21:47“遝”作、73EJT24:828“遝”作,可參。 “就遝”亦見於其他居延漢簡及肩水金關漢簡,如: (9)其五人橐他省卒。 百卅人肩水卒,其三人行道物故,[四]人到署,□□ 所亡一人,就遝觻得。一人病死,百十八人見。387.18 (10)〼亡命□□就遝□□獄遣守尉萬年73EJT24:517A 〼五月戊子朔……自言:□父居延都尉夬曹掾何建就遝, (11)〼……不更年廿歲,毋官獄徵事當得以令取傳,謁移過73EJT3:23+73EJC:361[8] “遝”,通“逮”。《爾雅·釋言》:“逮,遝也”,郭璞注:“今荊楚人皆云遝。”[9]又,《墨子·號令》云:“諸有罪自死罪以上,皆逮父母、妻子、同產”,吳毓江校注曰:“王校作‘遝’,逮、遝亦通。”[10]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云:“遝,與逮同字。”[11]懸泉漢簡Ⅱ0114③:447記有“黃龍元年四月壬申,給事廷史刑(邢)壽爲詔獄,有遝捕弘農、河東、上黨、雲中、北地、安定、金城、張掖、酒泉、敦煌郡,爲駕一封軺傳”,整理者注:“遝讀爲逮。”[12]陳邦懷先生亦曾指出:“‘遝’‘逮’二字古通用。段玉裁云:‘石經《公羊》:祖之所遝聞,今本作逮’。”[13]大川俊隆先生認爲:“‘逮’字作爲法律用語被用於表示逮捕之意,卻沒有‘遝’字那樣廣泛的意思,也沒有‘遝’字那樣被頻繁地使用,結果是西漢初期以後,‘逮’字的逮捕之意也用‘遝’字來代替了。”[14]對於西北漢簡所見“就遝”的含義,學界尚無明確解釋。我們注意到,周家台秦簡《三十四年質日》17號簡有“就逮”一語,如下: 乙卯。甲寅。癸丑治鐵官。壬子。辛亥就逮□陵。庚戌。[15] “就逮”之“逮”,原釋爲“建”,陳劍先生改釋,傳喚意。[16]《秦簡牘合集》指出,“就逮”當與《漢書·刑法志》等所見“會逮”之意相近,爲往就訊問意。[17]上文我們已經指出,“遝”與“逮”相通,周家台秦簡“就逮”當與漢簡“就遝”同。結合《三十四年質日》簡17所見“就逮”的含義,我們認爲西北漢簡中的“就遝”亦可作此解釋,具體則是指邊塞屯戍吏卒正處於逃亡(或犯禁)被捕後的訊問、審查狀態,如上揭簡387.18“所亡一人,就遝觻得”即是此意。其中,“就遝觻得”與“就逮□陵”辭例相當。 (1)-(8)中的“見”、“就遝”都是漢代邊塞管理機構對轄下吏卒當前所處狀態的記錄。我們認爲,這8枚簡的性質及文書分類,與學者們多有討論的西北漢簡“吏名籍”似有較密切聯繫。所謂“吏名籍”,如下舉之例: (12)居延甲渠塞有秩候長昭武長壽里公乘張忠,年卅三,河平三年十月庚戌除。史。 EPT51:11[18] (13)甲渠守候長居延鳴沙里公乘尚林,年五十,建武六年正月壬子除。EPT68:77 (14)襄澤隧長昭武宜眾里閻樂成,本始三年九月辛酉除。10.36 對於上揭簡EPT68:77、10.36這類僅載有吏員除任時間的簡文,永田英正先生將其歸類入“其他·戊”類之中的a組,並認爲此類木簡可能是除書的彙編。[19]李天虹先生指出這類簡應該屬於“吏名籍”,並認爲:“最詳細的吏名籍正文依次記錄吏所屬單位、職務、縣、里、爵、姓名、年齡、除吏時間、史或不史,較簡略的不載史或不史,最簡單的則將年齡、除吏時間、史或不史一併省略。”[20]我們將簡(1)-(8)與“吏名籍”相對比,可以看到彼此書式、內容接近,可暫將(1)-(8)簡歸入“吏名籍”。 現在看來,這類以“吏名籍”稱呼的簡,一般都是先寫官吏“除”的信息。“除”後的記錄有“見”、“史”及“不史”、“就遝”等不同事項,這些可能是補充的説明。居延漢簡又有如下1枚簡: (15)書佐觻得萬年里趙通,年廿三,長七尺四寸,元康四年正月辛未除。見,能書毋它能,有父母,畜馬一匹。192.25[21] 該簡亦可歸入“吏名籍”。稍有特別的是,簡192.25在吏員除任時間之後所記錄的內容較多。除記表示在崗的“見”外,還記有“能書毋它能”、“有父母”等項。其中,“能書毋它能”當與“史”相近,指該吏員具備文書處理能力。而“有父母,畜馬一匹”的內容則不見其他“吏名籍”簡。可見,“吏名籍”簡在記錄吏員的吏職、姓名、除任時間(有時此項亦不記)之後,還可補充記錄吏員在職狀態、書寫能力、家庭及財產等多方面的信息。“吏名籍”上所記錄內容的多寡,也可能不是簡單地省略不錄,抑或是因爲邊塞管理機構要求與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增減。 [1]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伍)》,中西書局2011—2016年。如無特別説明,本文所引肩水金關漢簡釋文、圖版皆出自該書,不另注。 [2] 簡牘整理小組:《居延漢簡(壹—肆)》,中研院史語所2014—2017年。如無特別説明,本文所引居延舊簡釋文、圖版皆出自該書,不另注。 [3]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簡牘集成》(第5冊),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40頁。 [4] 張德芳主編、孫占宇著:《居延新簡集釋(一)》,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275頁。張俊民先生認爲簡EPT4:47下殘,字迹殘泐,《集釋》釋文“見”存疑,參見《<居延新簡集釋(一)>校釋(總)》,簡帛網2019年3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38。按:簡EPT4:47《集釋》釋作“見”之字,圖版作,字跡確較模糊,不過,輪廓與“見”字有相似之處,再結合居延新簡EPT40:172“第十候長鄭豐見”、EPT43:71“武賢隧卒郭並見”等文例看,《集釋》釋“見”蓋不誤。肩水金關漢簡73EJT37:1227“見”作、73EJT30:39“見”作,可參看。 [5]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簡牘研究班編:《漢簡語彙:中國古代木簡辞典》,岩波書店2015年,第126頁。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下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284頁。 [7] 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編:《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63頁。 [8] 該簡由姚磊先生綴合,參見《〈肩水金關漢簡(壹)〉綴合(十一)》,簡帛網2019年5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73;釋文參看張俊民先生《〈肩水金關漢簡(壹)〉綴合(十一)賸義》,簡帛網2019年5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74。 [9]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2583頁。 [10]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中華書局1993年,第916、931頁。另,孫詒讓《墨子閒詁》該句此處即作“遝”,中華書局2001年,第591頁。 [11] 朱駿聲編著:《説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本,第559頁。 [12] 胡平生、張德芳著:《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36頁。 [13] 陳邦懷:《居延漢簡考略》,《歷史教學》1964年第2期,第41頁。 [14] 大川俊隆著,張西艷譯:《【逮】【遝】》,載冨谷至主編《漢簡語彙考證》,中西書局2018年,第212頁。 [15] 陳偉主編,劉國勝、彭錦華撰著:《秦簡牘合集〔叁〕》,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9頁。 [16] 陳劍:《讀秦漢簡札記三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72頁。 [17] 陳偉主編,劉國勝、彭錦華撰著:《秦簡牘合集〔叁〕》,第15—16頁。 [18] 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如無特別説明,本文所引居延新簡釋文、圖版皆出自該書,不另注。 [19] 永田英正著,張學鋒譯:《居延漢簡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49—150頁。 [20] 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4頁。 [21] 該簡原釋爲“書佐觻得萬年里趙通,年廿三,長七尺四寸,已得代奉正月辛未除。見,能書會計治,有父見□,畜馬一匹”,此從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所釋。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9年11月12日08:5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