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肩水金關遺址出土“戍卒逃亡”簡冊復原

http://www.newdu.com 2019-11-18 武汉大学简帛网 魏振龍 参加讨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A32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漢簡中見有如下9枚簡:
    (1)〼桼月庚寅亡。73EJT7:44[1]
    (2)〼亖月戊辰亡。73EJT7:45
    (3)〼六月戊子亡。〼73EJT37:343
    (4)〼甲戌亡。73EJF3:223
    (5)要害隧卒莊歆,亖月乙亥亡。〼73EJF3:317
    (6)如意隧卒尹嚴,三月戊戌亡。〼73EJF3:318
    (7)禽寇隊卒莊宏,六月庚申亡。73EJF3:323
    (8)鄉利隧卒孟利,三月丙寅亡。〼73EJF3:444
    (9)〼亡。73EJF3:579
    簡(1)-(9)形制相同,均爲單札,除(7)完整外,其餘各簡均有不同程度的殘斷。從相對完整的簡(5)-(8)來看,各簡書式相同,均分爲上下兩欄書寫;內容相近,上欄書寫戍卒隧別、姓名,下欄記錄逃亡時間。另外,9枚簡書寫風格相似、筆跡相同(簡影見附圖),或是出自同一書手。字形對比如下:
    
表1:字形對比
簡號 T7:44 T7:45 T37:343 F3:223 F3:317 F3:318 F3:323 F3:444 F3:579

    從筆跡、書寫風格、形制相同及內容相似等方面來看,我們推測(1)-(9)或屬於同一份簡冊。
    大庭脩先生曾就簡冊復原提出過四點操作原則,即“出土地同一”、“筆跡同一”、“材料同一”及“內容關聯”。[2]上文我們已經指出,(1)-(9)的筆跡、形制相同,內容相近,符合大庭脩先生所説的後三個原則。上揭9枚簡分別出土於A32肩水金關遺址的三個地點,其中(1)-(2)出自T7、(3)出自T37、(4)-(9)則均出自F3。根據金關遺址發掘者給出的探方分佈圖(圖1),T37與F3的位置大致相近,唯T7的位置不甚明確。
    
    圖1:肩水金關遺址發掘區分佈[3]
    在肩水金關遺址發掘區分佈圖中,考古工作者較簡略地標記了T11-16、T17-20、T21-35及T36-37的位置分佈情況,T1-10則不見標記。圖1中的F2、F3爲筆者根據肩水金關遺址平面圖添加,[4]此處爲肩水金關關門,爲遺址主體,“是兩座對峙如闕的長方形夯土版築樓橹”。[5]據《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一文介紹,除T36-37位於關門附近外,T1-35均位於塢和烽燧處,即關門內西南側建築。[6]據此,T7的位置或在塢和烽燧處,其與T37、F3有一定距離,但亦不算太遠。
    (5)-(8)簡文中分別見有要害、如意、禽寇及鄉利四隧。據郭偉濤先生的考證,如意隧屬肩水塞左前部,禽寇隧屬右前部,要害隧所屬部不詳,而鄉利隧則不見統計。[7]各隧分屬不同部,表明上揭9簡當是某一時期肩水塞轄下各隧逃亡戍卒的匯總,而(1)-(9)亦可能僅是其所屬簡冊的部分簡文。
    我們注意到,除(4)、(9)因殘斷較甚外,其餘各簡均記錄了戍卒逃亡的具體時日。其中,(1)所見“桼”及(2)、(5)所見“亖”的特殊寫法,表明該簡冊的年代當在新莽時期。饒宗頤、李均明先生曾指出,簡文所見“七”寫作“桼”的年代最早在始建國二年(10年),而“四”寫作“亖”的年代至遲爲始建國四年(12年)。[8]下列金關簡顯示始建國三年(11年)時,“四”已寫作“亖”,如:
    (10)始建國三年亖月庚申朔乙亥,居延宰明、丞良移〼祿監武威郡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〼73EJF3:76A+448A
    (11)始建國三年亖月辛酉朔辛未,列人守丞別送治簿卒張掖居延,移□南南代卒73EJF3:104
    (1)-(8)簡文中干支日依月份分別見有三月戊戌、丙寅,四月戊辰、乙亥,六月戊子、庚申,七月庚寅。對照《太初日曆表》,發現,除(8)“三月丙寅”外,其餘各簡的干支日恰能排進該表的始建國三年,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2:“戍卒逃亡”簡冊日曆表(始建國三年)[9]
月份 三月 四月 六月 七月
《太初日曆表》朔日 辛卯 庚申 己未 己丑
簡文干支 戊戌 戊辰 乙亥 庚申 戊子 庚寅
日期 十六 三十

    (4)大部殘去,僅餘“甲戌亡”,具體時間尚難確定。據此,我們認爲(1)-(9)所屬的簡冊似當是始建國三年肩水塞下屬各隧部分逃亡戍卒信息的匯總。又,根據時間先後的順序,亦可對該冊書作簡單的簡序排列,即(6)→(2)→(5)→(7)→(3)→(1)。簡(4)、(9)殘斷,信息不明,暫將其排在簡冊末尾(見附圖)。
    實際上,在金關、居延等西北漢簡中見有較多關於吏卒逃亡的記錄,涉及到邊塞吏卒逃亡、逐捕、被捕後如何處理等方方面面。我们曾就西北漢簡所見“就遝”做過一些討論,認爲其含義是指邊塞屯戍吏卒正處於逃亡或犯禁被捕後的訊問、審查狀態。[10]“就遝”是漢代邊塞逃亡吏卒被捕後處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邊塞管理機構應該是存在應對和處理逃亡事件的機制。
    
    附記:小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導師劉國勝先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俊民先生及蘭州城市學院馬智全先生的指點,在此一併致謝。文中一切疏失,由筆者負責!
    
    附圖
F3:444 F3:579 F3:223 T7:44 T37:343 F3:323 F3:317 T7:45 F3:318

    
[1]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伍)》,中西書局2011—2016年。如無特別説明,本文所引肩水金關漢簡釋文、圖版皆出自該書,不另注。
    [2] 大庭脩著,徐世虹譯:《漢簡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0—11頁。
    [3] 甘肅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第13頁。
    [4] 甘肅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第13頁。
    [5] 吳礽驤:《河西漢塞調查與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61頁。
    [6] 甘肅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第5頁。
    [7] 郭偉濤:《肩水金關漢簡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56頁。
    [8] 饒宗頤、李均明:《新莽簡輯證》,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第103—107頁。
    [9] 朱桂昌:《太初日曆表》,中華書局2013年,第608—635頁。
    [10] 詳參拙文:《西北漢簡“吏名籍”中的“見”“就遝”》,簡帛網,2019年11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50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9年11月15日08: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