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承办的“中国英国史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近130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提交论文106篇。学者们围绕“英国政治与外交,英国社会与文化,英国经济、环境与卫生”三个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大会主旨发言和分论坛的专题发言都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展示了国内英国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从治学要理到研究范式 在会议主旨演讲阶段,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岱认为“Imperial federation”的含义应为:在英帝国的范围内,不列颠和移民殖民地在立法、政治、经济和防务等方面结成一体的联盟,可译为“英联盟”。南京大学教授陈晓律提出,现代化意味着两件大事: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人口危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全局性综合研究,是目前中国学界的当务之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广林分析提出,英国“牛津学派”史家所奉行的“宪政神话”是资产阶级颇具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是难以经得起检验的历史神话。当下中国的世界史学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研究路径。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景华表示,中世纪至21世纪的英国农村史研究分为农民史、农业史和乡村史三阶段,以土地和农奴为中心,乡村变革带动社会变革,乡村城市化和乡村结构变化分别是这三阶段的研究重点。三段论的划分表明国内学术界已经开始主动并不断地进行研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吴必康认为,民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民生是有历史观的,民生问题是社会的底线问题。复旦大学教授向荣谈到,进行历史研究时,学理和材料缺一不可,要讲求学术规范,注重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情况的介绍。同时他还认为,作为导师要担负起为学生研究指引方向的责任。 英国政治与外交 政治史是国内英国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围绕议会、政党、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姜守明认为在1649年的革命中,克伦威尔主观上意欲按照清教理想引导革命,但客观上凭借其护国主的身份盲目任性地主导着处于危难中的国家,重走专制主义道路。河南大学教授阎照祥考察了保守党的四所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政策评价和信息收集等工作的重点和影响,认为英国保守党是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党,撒切尔主义是19世纪中期自由党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一种复活。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邵政达提出,印玺制与令状制的发展是大法官行政权力兴起的主要原因,英国大法官的多重身份及其独特的政治适应性是其权力能在英国政治发展中长盛不衰的内在关键。延安大学副教授王丰认为对外战争频繁、阶级矛盾尖锐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但更重要的是查理二世的暴政以及亨利·博林布鲁克的正确策略导致了查理二世的废黜。北京大学魏运高丽考察了英国上议院改革的过程和原因,认为上议院改革是各种政治因素角力的结果,改革之后的上议院也将长期影响政党之间的竞争方式。 英国的外交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参会者的强烈关注。南京大学教授于文杰分析了诺曼征服在历史书写中的两种对立态度,一种是“诺曼派”对诺曼征服大力颂扬,另一种是“英格兰派”对诺曼征服进行批判。他最终肯定了马姆斯伯里提出的能够平衡双方利益与情感的“中间路径”,认为这种走向平衡的“中间路径”体现了盎格鲁—诺曼社会的形成与融合。河北大学教授张殿清在分析英法两国关于加来归属的争议后指出,战争在确立所有权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缔结和约和获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也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在加来的归属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山大学副研究员梁跃天对塞浦路斯民族问题的由来进行了考察,认为英国殖民当局强制性的将本国制度移植到塞浦路斯岛,使得塞浦路斯最高主权丧失,最终导致冲突与分裂。西南大学李昕对英国将西蒙斯顿海军基地交给南非的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英国的非殖民化是在英国衰落的背景下为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无奈之举。 英国社会与文化 社会史是国内英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的讨论多围绕家庭史、市民社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展开。苏州大学教授王宇博考察了英国移民与19世纪初期澳洲社会形成的关系,认为英国移民是近代澳洲社会的主体,他们促成了澳洲社会多方位发展,使澳洲社会日益健全。扬州大学教授雍正江认为都铎政府反贫困实践确立了以劳动力商品化作为保障失地小农劳动权利为侧重点的原则,既缓和了社会矛盾,也突出了国家的社会调节功能,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初庆东提出,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问题繁多,以治安法官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共识,从而保证规训立法从出台到执行全过程的有效运作,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与国家治理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条件。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吕晓燕认为,1878—1908年间英国养老金立法之争体现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和国家干预思潮的冲突,其背后隐含了不同阶层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尤其是1908年养老金法令的通过和实施预示了此后英国福利制度建设的方向。 英国思想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是英国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现状和历史发展基本走向的重要反映,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颇为深远。大连大学教授姜德福认为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整肃形成了一种严肃的氛围,道德整肃所确立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已经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大学副教授任裕海认为托马斯·里德的能力心理学说作为苏格兰启蒙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蒙运动语境中对人性科学的建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北大学副教授李家莉认为宗教改革期间英国的戏剧发生了民族化的根本性转变,它与天主教剥离后走上了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演变为具有真正“英国精神”的英格兰文化,对塑造民族国家精神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杨松肯定了英国体育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认为体育运动不仅提高军队战斗力、恢复受伤士兵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保障了工厂的有序生产。 英国经济、环境与卫生 经济史是我国英国史学界的传统研究领域,学者们提交的论文涉及到货币、技术、经济政策、对外贸易等方方面面。上海大学教授柴彬阐述了英国近代早期“安乐乡计划”未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科克因爵士动机不良,詹姆斯一世国王的个人局限性以及英国自身核心技术缺乏等所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新宽认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经济思想家对货币及其作用的认识是早期英国货币理论转变的重要原因。暨南大学李文光认为1826—1867年是英国在东南亚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关键时期,英国政府通过系列措施使海峡殖民地成为英国远东重要的贸易基地,进一步巩固了不列颠帝国的全球贸易霸主地位。安徽大学尹建龙认为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企业家不仅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同时也参与到地方治理中,为工业化推动下的政治转型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清华大学仇振武表示,19世纪南亚次大陆金鸡纳的移植是当时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扩展的结果,是英帝国权利的体现,为英帝国获取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强化了帝国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环境与卫生史是近年来的新议题,学者们关注的领域也由科学史与技术史研究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转向,变得更贴近普通大众。清华大学教授梅雪芹阐述了霍斯金斯对英国地方史和景观史的贡献,认为不论作为学者还是公民他都承担了其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南京大学征咪考察了19世纪英国海洋拖网渔业的立法,认为拖网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伤害,必须在国家政策层面加以限制。南京大学闵凡祥系统梳理了罗伊·波特的学术成绩及影响,认为罗伊·波特的医疗社会史研究,对国内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山东师范大学毛利霞介绍了19世纪英国的斑疹伤寒情况,认为斑疹伤寒是工业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所造成的复杂社会后果的体现,斑疹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表明了英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 本次中国英国史学术年会参会人数众多,涉及议题广泛,出现一些新的学术创新点。一方面,除政治、经济、外交等英国史传统研究领域仍为学者们关注的“重镇”外,基于新材料基础之上的环境史、医疗卫生史研究新作迭出,视角独特。另一方面,一批朝气蓬勃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甚至还有部分本科生撰文参加了学术年会,雏凤新声,其文材料丰富,观点新颖,极富洞察力,为我国英国史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短短两天会议,为老中青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既交流了经验,又拓宽了学术视野,这必将促进中国英国史研究迈向更高的水平。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胡庆霞、韩家炳,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王广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