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敦煌,安静惬意。日前,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里,院长赵声良挤出一上午的时间,接受了专访。 1984年,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赵声良,只身来到敦煌,到如今已有35年。从期刊《敦煌研究》的编辑起步,到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再到今年5月升任院长,35年前的青年,如今已满头华发。 千年莫高,人类敦煌。对人们而言,敦煌是艺术殿堂,是精神高地,是心灵圣域。“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赵声良说。 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视察时这样要求。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拨款100万元专门用于莫高窟崖体加固。按照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的设计方针,加固工程效果很好,至今石窟崖体仍安然无恙。 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人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的努力下,敦煌的保护工作一直在扎实进行。敦煌人秉持创新开拓理念,放眼世界,应用先进技术开展文物保护。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的合作已有30多年,成为与其合作时间最长的文博机构;自上世纪80年代起,敦煌每年选派两名研究人员到东京艺术大学进修,至今已培养了50多人。 赵声良介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如今,研究的重镇与高地都在中国。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几代学者的推动。如今,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构成敦煌学的研究重地。敦煌研究院已多次举办敦煌学国际研讨会,使敦煌学更加深入人心。 在出版大量学术著作的同时,敦煌研究院还编写了许多通俗读物,向公众介绍敦煌文化。赵声良说,平均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敦煌相关主题的展览,每次都是观者如潮。不仅如此,敦煌研究院还走进国内外大学,向高校师生宣讲敦煌文化。 现如今,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海外收藏的敦煌文物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展望未来,赵声良说,敦煌研究院正在制定30年发展规划,“争取让海外的敦煌文物珍品‘数字化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