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芳曾是北大国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是胡适先生的爱徒,1930年代著名的新诗人。在胡适、吴宓的日记、顾颉刚的年谱、张中行的回忆录、施蛰存的序跋,都提及徐芳这个女诗人,尤其是张中行还是徐芳的同班同学,两人有过四年的同窗之谊。而在北大史料的剪报中,亦可以见到徐芳代表国文系进谒校长蒋梦麟,谈改革系务之事;更有她进谒文学院长胡适,就胡适接替马裕藻兼任国文系系主任,而提出改革建议的身影。 早慧的女诗人,遗落的明珠 在1930年代,寥若晨星的女诗人之中;在冰心、林徽音以降,徐芳是颗被遗落的明珠。她的被遗落,在于世局的动荡和她“大隐于市”的个性。我们就她70年后才出版的《徐芳诗文集》观之,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也就是高中时期,新诗及散文就已经写得相当不错了,可说是一位早慧的才女。在1930年秋至1932年3月间,她写下了《随感录》这个集子,新诗就有18首之多。紧接着从1932年3月至同年秋天,她写了40首新诗(案:在《徐芳诗文集》中已将6首已发表的诗作,移至“已刊诗作”字段)。她说:“记得我开始练习写诗,是在1930年的秋天。那时我还在女师大读书,那时便不注意去看诗,或写诗;不过偶然写几行而已。前面的十多首便是那时写的。说来自己一心想考北大,便也没有写什么诗句。直到近年来,尤其是最近,我忽然感到写诗的兴趣,便把这本诗集给写满了。”(见《我的诗》的〈后记〉)。1934年至1935年冬她又完成30余首(案:部份移至“已刊诗作”的字段)的《茉莉集》。除了这三个集子外,还有47首的未刊诗稿。在总数162首的创作诗集中,已发表的只27首(案:恐尚有未搜集到的),但仅这20余首诗,她在当时的文坛上已被冠上“女诗人”的名号了,可见她的才华洋溢、锦心绣口见温婉。如今展读《徐芳诗文集》时,我们看到她由初试啼声的嫩笔,到风华正茂的健笔,再到国事蜩螗的另笔;我们看到她上承闺秀余绪,继染歌谣风韵,终至笔端时见忧患的风格与样貌。而这些生命的陈迹,都化作文字的清婉与感喟。珠罗翠网,花雨缤纷。 另外她在北大的毕业论文《中国新诗史》,是在胡适的指导下完成的,初稿目录上还有胡适的朱笔批改。后来胡适曾将其交给赵景深,拟将出版。然因抗战逃难,都唯恐不及,遑论付梓之事?于是,一本甚早完成的“新诗史”的著作,就此尘封了70年!徐芳以花样年华的大四学生,胆敢评说她的师辈诗人,并能洞若观火、一语中的地道出诗人们的不足之处,则若非她本身也是创作能手,是不能、也不易深入堂奥并探骊得珠的。因此《中国新诗史》虽为其少作,但却可见出她早慧的才华与高卓的悟力。在她通读被评论者的诗作之后,她通过其诗境,返映到自己的诗心,再透过她如椽之笔,化为精辟的论述。她锦心绣口,假物喻象地写下她的真知灼见,虽片羽吉光,却饶富况味。70年后的今天,我们读之,还不能不佩服她的慧眼与胆识的。 在北大毕业后,徐芳以北大文科研究所助理的身份,衔胡适之命,接下《歌谣周刊》复刊后的主编工作,期间长达一年有余。她在繁忙的编务工作外,还写了四篇内容扎实、言之有据的歌谣论文。分别是《儿歌的唱法》(1936年3月8日)、《北平的喜歌》(1936年9月20日)、《“数来宝”里的“溜口辙”〉(1937年3月21日)、《表达民意的歌谣》(1937年6月16日)。 写完封笔之作,成为将军夫人 抗战军兴,大批学者、文人辗转于重庆、昆明等大后方,徐芳也只身来到西南。施蛰存在昆明就见过她,当时在场的还有吴宓、沈从文、李长之等人,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叫着:“女诗人徐芳”。然而到了1940年代后,这个名字,却在大家的脑海中淡出了。不仅如此,后来我们遍查文学史、新诗史都未见其留下任何鸿爪,甚至后来连徐芳这个人,也杳如黄鹤了。据徐芳2006年10月间接受中研院的访问记录说,抗战期间,许多人逃难到汉口、重庆等地,乱得不得了,生活费很高,找个事做都很难,这时她遇见一位远房亲戚,曾任广西司令,年轻时在美国留学,在波士顿结识宋美龄、孔祥熙等人。当时孔祥熙是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于是通过这位远房亲戚向孔祥熙举荐,徐芳进入了重庆的农民银行,当时的待遇相当不错,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工作。 徐芳剧本《委员夫人》封面内页就写着“重庆川盐大楼三楼 中国农民银行”的字样,这时徐芳已经不再写诗了,这个剧本是徐芳的第三个剧本,也是最后的一个剧本,甚至也可以说是徐芳最后“封笔”之作。在此不久之后,徐芳在1943年与徐培根将军(徐培根的四弟是著名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本名徐孝杰,字柏庭,又笔名白莽)结婚了,从此成为“将军夫人”,也从此告别文坛,直至她2008年过世为止。 写作多面手,想演“不规矩的女人” 徐芳是一位多面手,除了写诗外,还写散文、小说、报导,研究新诗史,翻译英诗,写歌谣的研究论文,写书评(评过陈适所著《瓯海儿歌》一书),而最大的兴趣是创作剧本。她在北大读书时,教戏剧的是刚从国外回国任教的余上沅先生。徐芳认为他不会教学,也不鼓励学生写文章,一旦写了,他会说:“写这个干什么?”但徐芳并不因此而浇熄她写剧本的欲望,她在这期间就写出一个独幕剧《罪》,并发表在《国闻周报》的第十三卷第四十五期,那是她的第一个剧本。而在1933年冬,徐芳又完成了独幕剧《李莉莉》,后来发表于叶公超主编的《学文月刊》第一卷二期(1934年6月1日)。对此晚年的徐芳还记忆深刻地说:“我好像并未选过叶公超先生的课,有一次我写了一篇独幕剧,向《学文月刊》投稿,他看我的作品,很有兴趣。他说我要这位同学来面谈,我要在刊物上登她的稿子,我要她来见面,面谈一下,把要修改的修改一下便可以发表了。同学里有位包干元,他是法文系的。他陪我去郊外清华园拜访叶先生。那是他的家,正是下午的时候,同时有杨振声先生、闻一多先生,是他请来帮他评稿子的。叶师母坐在走廊上晒太阳,未来参加我们这些人的讨论。我把我剧本的话一句句地念给他们听,杨、闻两位先生听了,认为可以,未说什么话,叶先生有意见,说这句话不能这么说。我照他的意思改了,忙了一下午,总算弄好了,其实也未改变太多。《学文月刊》发表了我这篇独幕剧,我也未在意它了。但有一位同学告诉我,南方有一位作家茅盾,认为你写得很好,你知道吗?” 徐芳也说道《李莉莉》原名是“不规矩的女人”,是个反抗社会的角色。剧情大意是:一个阔少王六爷喜欢这个小姐,他要追求她,她是个不规矩的人,因拖欠三个月的房租,被警察拘捕,阔少就说:“你要是接受我的追求,我不会说你是不规矩的人,警察不会麻烦你。”这个女的说:“我情愿让你骂不规矩的女人,也不要跟你走!”徐芳觉得她写得很特别,骂她是不规矩的,其实她是规矩的,不是不规矩的。徐芳甚至说她自己想演出李莉莉这个角色,后来有人劝她:“你别找麻烦了,将来人家找你的麻烦。”于是她临时就没演出,可见她对戏剧的狂热。 《委员夫人》不同于《罪》和《李莉莉》是独幕剧,《委员夫人》是四幕剧。它完成于1940年8月12日,当时是抗战期间,徐芳身在重庆的农民银行,但剧中的时间设定在1937年芦沟桥事变的前几天,地点是北平。《委员夫人》是有关抗日锄奸的故事,委员夫人锄奸甚至伤及委员,两人伉俪情深,一起抗日等等情节。《委员夫人》这出戏,当时是否有演出过,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但当时在后方重庆抗日的街头剧是很多的,也不无可能有过排演。目前发现的是徐芳的手稿,写在一本笔记本中,非常完整。而非一般常见的油印本,是徐芳最后创作生涯告别之作。从此之后她几乎没有再动笔了,除了1991年2月8日丈夫徐培根以96岁高龄去世后,她在伤痛之余,在8个月后的10月8日草成《我的悲伤——怀念徐培根》一文,后来刊登于1992年4月号的《中外杂志》第十一卷第四期之外。《委员夫人》手稿当是徐芳的最后创作作品,而且是从未被刊登及出版的作品。对于研究徐芳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