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实现人机高度交互与协作的新媒体形式,通过智能化媒介和智能化平台,实现信息生产、信息体验、信息推送、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功能。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中的运用,一方面将突破人们对文化传播的认知结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更多元,传播形式更多样,审美体验更深刻;另一方面也将构建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实现裂变式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变得更快捷、更高效、更精准。智能媒体技术通过建立更大的文化传播平台、刺激更广的文化消费、转化更多的文化资源,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效的传播和更高质量的利用。 关键词:智能媒体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开发利用 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并且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智能媒体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和优化,更智能地感知、分析并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和使用体验,是媒体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人类智能到人工智能的进步,依托对不同领域的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把媒体技术发展到一个全面集成、复合体验、智能处理、人机互动的新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沉淀和精髓,其独到的民族思维、精湛的民间技艺、精深的民众智慧,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密码,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资源。当今,在现代社会转型和现代传播技术发展的巨大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110-115条对“传播和媒体”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指出“媒体和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作用:提高大众重要性认识、培育社会凝聚力、展现和表达多样性认识、弘扬地方语言和文化知识、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等。我们正进入一个智能化时代,智能媒体的出现不断开启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一方面迅速刷新人们对传统认知的结构,重建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正在构建一种崭新的文化展示和传播形态。媒体智能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而且也能更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于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主体 传媒智能化既是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媒介更迭的一场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中指出,“新技术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并逐渐迈向智媒化阶段,媒介界限变得模糊”。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介主要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发展已走向智能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随着智能媒体的发展,过去传统媒体下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逐渐转变为智能媒体的主动参与、生产和分享信息的主体,尤其是年轻人对智能媒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中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截至2018年11月,15-19岁年龄段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到59个;其次为20-29岁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为45个。《内容生长新原力: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8》中指出20岁及以下的年轻用户使用社交类资讯占82.2%,在新闻信息获取上年龄段越低,用户对社交类应用获取资讯的依赖度更高。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而智能手机早已构成一个规模最大的移动传播网络体系,有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届时中国的用户将达到4.3亿。今后,所有信息都可以变成数据,用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得。 大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只有让大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并弘扬其文化精神。当代中国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中华各民族文化“行走的资料库”,是中华文化精华和精湛技艺薪火相传的载体。然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状况不容乐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存境况不佳,老龄化现象严重,传承人才青黄不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临消亡。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有两方面不足:一是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人际传播方式,在传播的广度上有很大的局限;二是通过师徒相传,从师学习时间长,专业技艺磨练苦,且经济收益甚微,当代年轻人难认同。有学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让其重回民间生活不仅要靠政府引导,更多是需要引起大众情感共鸣,并使其积极参与到传承和传播中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运用智能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积极运用移动智能终端扩大传播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智能手机终端,它具有“智能”与“互动”等智能媒体的基本要素,其信息传播也就具有了智能化的属性。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十分普及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传承和传播的主体。传播手段创新,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大众,吸引大众,感染大众。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背景下,只要加强对青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与作用的宣传,就完全有可能使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队伍中来,从而扩大传承和传播主体。 其次,积极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强化传播主体认同。一方面,互联网传播具有匿名性特点,给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这层“金钟罩”保护下,他们能放下戒备,自发地、真实地、直接地表达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看法,这无形中增强了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从而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范围。另一方面,在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物联网背景下,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念在智能媒体时代正在实现。在媒介的延伸和人的互动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将从传统小众的个体范围内的人际传播逐渐转变为现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机协同传播。 比如近几年,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平台优势,发挥短视频灵活性和便捷性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得更为鲜活,收到很好的效果。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5月发布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抖音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国内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2.5亿,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5亿。上线的各类传统文化短视频总计约6500万条,点赞数超过44亿次,总播放量超过164亿次。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2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抖音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抖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抓住快节奏信息消费受众的注意力,通过短视频,在有限时间内不仅展示了中国丰富灿烂、集各族文明一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承担了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使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消费主体的扩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