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自居鲁士二世(Cyrus II,公元前559~前530年)建国,经冈比西斯二世(Gambyses II,公元前530~前522年)的经营,至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Darius I,公元前522~前486年)统治时期,仅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迅速由波斯湾北部的一个部落邦国发展到地域王国,进而扩张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领土西北达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西南到非洲的尼罗河,东北至锡尔河以南,东南至印度河流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波斯帝国的建立是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历史交往的结果,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长期冲击的第一次大总结。庞大的帝国是一个不甚稳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不同,法律制度有别,文化习俗各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周邻按社会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西部的希腊工商业奴隶制城邦;另一类是游牧部落集团,主要有北部的斯基泰人、马萨革泰人以及南部的阿拉伯部落等。在对外交往方面,除了疲于应付来自北方游牧集团的不断的侵扰,与希腊城邦的长期战争也使波斯帝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499~前449年,围绕对小亚细亚沿岸诸希腊城邦的争夺,波斯与希腊城邦之间展开了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波斯被迫放弃对小亚沿岸城邦的控制,雅典则成为东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31~前404年,希腊城邦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希腊城邦的新霸主。公元前395~前387年科林斯战争中,波斯积极支持雅典、底比斯等城邦与斯巴达对抗,使其丧失了海上霸权地位,波斯则重新获得了对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的控制。此后半个世纪,波斯和希腊城邦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冲突,直到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崛起与东征,情况才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马其顿王国位于希腊北部,公元前4世纪初形成奴隶制国家,与希腊各城邦来往密切,并逐渐接受希腊文化,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公元前359~前336年)统治时期,势力日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彻底击败了反马其顿派集结的希腊联军,将整个希腊置于马其顿军事统治之下,希腊城邦都变成了马其顿的附庸,本已濒于衰落的城邦制度随之退出历史舞台。马其顿国王控制希腊后,提出了一个向东方侵略的计划,旨在掠夺东方的财富,同时缓和国内的危机。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各邦大会,迫使希腊人承认马其顿对希腊的霸权,并决定远征波斯。公元前336年,正当腓力二世着手准备对波斯作战,不期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36~前323年)临危即位。此时亚历山大虽然年仅20岁,但自幼得到其父的精心栽培,师从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素有大志,兼备文韬武略。他15岁起开始随父出征,富有实战经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马其顿东征的计划就是由他来付诸实施的。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在镇压底比斯等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巩固了对希腊的统治之后,打着为马其顿和希腊“报仇雪恨”的旗号,越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军亚洲。他率领的军队以马其顿的骑兵和重装步兵为主力,伴以希腊各城邦的雇佣军,总数不过3万5千余人,战船也仅有160余艘,以此单薄兵力要征服庞大的波斯帝国,似乎有些寡不敌众。但是,此时的波斯帝国已今非昔比,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的希波战争使波斯人在海陆均遭受一系列的重创;埃及、巴比伦、米底、小亚诸行省不断起义,花剌子模、索格底亚那和塞克人也结成联盟反对国王;频繁的宫廷斗争严重妨碍了王权的稳定,当政的大流士三世本人也时刻面临宫廷阴谋的危险。整个帝国内忧外患,实际上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因此虽然波斯拥有数十倍于希腊的军队,但其实战力量无法与亚历山大的精兵强将相匹敌。亚历山大的军队装备较为先进,并且拥有灵活机动的战术。同时,由于波斯军队的中坚力量是希腊雇佣军兵团,亚历山大很容易以外交策略离间这些希腊雇佣军,使他们拒绝配合东部各行省临时召集起来的军队。此外,波斯统帅忽视希腊的战术,抱残守缺,未对军队战术及战略部署加以改进。这都给亚历山大提供了创造以少胜多战绩的机会。 东征之初的三年,亚历山大拒绝大流士条件优厚的求和,连续取得了格拉尼库河战役(公元前334年)、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和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三捷。征服了腓尼基、埃及,建立亚历山大城。大流士三世兵败东逃,亚历山大自封为“亚洲之王”,继续向东进军,攻占巴比伦和苏萨,掳获大量战利品。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占领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疯狂掠夺不可胜数的财宝,焚烧了这座集古代世界建筑艺术精华的都城,继续东进追击逃亡的大流士三世。同年,大流士被部将所杀,标志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灭亡。 亚历山大在里海地区巩固既得利益后,以赫卡尼亚为前沿阵地,继续向中亚挺进,迎接来自阿里亚、阿拉霍西亚、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底亚那的挑战。他先攻陷阿里亚和阿拉霍西亚,建立许多亚历山大城,由马其顿及希腊的军队驻守,确保部队后方的安全。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历尽艰辛越过兴都库什山,到达巴克特里亚,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合法”继承者的身份,处死据守在巴克特里亚号称“大王”的比苏斯(Bessus),彻底铲除了阿契美尼德皇族的残余势力。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山大击败斯皮塔米尼斯(Spitamenes)与马萨革泰人的联军,征服了索格底亚那。 公元前327年夏,亚历山大从巴克特拉出发,进军印度,遭到土著人的强烈抵抗。先是在位于印度河西岸的阿里格姆(Agrigaeum,今纳瓦盖)与阿斯帕西亚人(Aspasians)鏖战,取得胜利,俘虏4万人,缴获230万头牛。继而越过古拉亚斯河(Guraeus R.),与阿萨西尼亚人(Assacenians)遭遇,通过围攻使之退却。接着,亚历山大攻克了阿尔诺斯(Aornus),取得布纳尔战役的胜利,征服了阿萨西尼亚人。公元前326年,大军渡印度河,顺利经过塔克西拉,与印度河东部的主攻目标波拉斯(Porus)国王展开激烈的战斗,打败波拉斯后又使其享有原领地及相邻地区,建立尼卡亚城和布希发拉城。在波拉斯的协助下,亚历山大又顺利征服了拉维河和比斯河之间的许多独立部落。正当亚历山大雄心勃勃,准备渡过希发息斯河(今萨特莱杰河)进攻恒河流域摩揭陀国之时,由于气候不适,士兵疲惫厌战,拒绝渡河,亚历山大不得已下令班师,远征遂成强弩之末。 亚历山大留下部分军队驻守新征服的印度领地,分陆路和海路撤兵。海路由尼尔卡斯带领,陆路由其本人带领。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所率部队经长途跋涉回到苏萨,因缺乏给养损失大量兵员。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建立一支舰队,准备远征阿拉伯半岛,却突然罹患热病,逝于巴比伦,时年33岁。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征服波斯,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帝国,占有包括巴尔干半岛、埃及、西亚、中亚南部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的广大领土,除了依靠暴力镇压和颇具战术的武力征服之外,还归因于所执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政策。首先,针对波斯帝国故地,采取马其顿-波斯合作政策。公元前331年高加美拉战役消灭波军主力后,亚历山大把自己打扮成波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利用高官厚禄笼络波斯贵族以获取支持,还通过厚葬被谋杀的大流士三世以及优待其眷属收买人心。其次,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接受一些波斯文化。他采用波斯的宫廷礼仪,还以入乡随俗的态度对待中亚的服饰和饮食等习惯,以争取当地民族的归附。第三,鼓励异族通婚。亚历山大本人娶了一位巴克特里亚首领之女罗克珊娜(Roxana),还为手下的80名军官和1万名士兵举行集体婚礼,娶东方妇女为妻,借此“融合政策”缓和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第四,建立牢固的基地以防止游牧民族的侵袭,同时也巩固了征服成果。亚历山大向征服地区大量移民,在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筑城多达70座,这些希腊式的城邦是维系希腊化君主与希腊籍臣民利益的纽带,也是维持希腊化国家稳定的主要支柱,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商业价值。此外,在军事上实行以东方人治东方人的政策,先后招募5万名波斯青年,建立马其顿-波斯混合军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亚历山大兵源的不足,可谓一举两得。前述这些政治手段和外交策略都为亚历山大的征服提供了便利。 亚历山大缔建的帝国随着他的病逝而陷入权力纷争中。据说亚历山大在弥留之际并未指定继承人,认为“王权属于最强者”。他的部下为争夺帝国的统治权展开了长期的斗争。由于没有一位继业者有能力把这个庞大的帝国的统一维持下去,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分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分别建立了马其顿王国(统治马其顿和部分希腊城邦)、托勒密王国(统治埃及、塞浦路斯岛和巴勒斯坦)和塞琉古王国(统治前波斯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土)。 塞琉古王国的建立者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公元前311年~前281年)曾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他于公元前312年在巴比伦尼亚(Babylonia)获得了立足之地,随后征服了伊朗高原和巴克特里亚。公元前305年,塞琉古一世进攻印度的孔雀王朝失败,双方缔约议和,印度获得了印度河以西的一些地区,塞琉古得到500头战象。塞琉古一世去世时,其王国已经成为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希腊化国家。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塞琉古一世及其后继者安条克一世(Antiochus I,公元前281年~前261年)和安条克二世(Antiochus II,公元前261~前246年)的统治中心始终在伊朗高原以西地区,因忙于解除小亚细亚的困境以及与埃及托勒密王国抗衡,逐渐疏于对中亚辖地的管理,助长了伊朗高原各地和巴克特里亚的独立倾向。此时中亚的希腊地区虽然仍属于塞琉古王国的一部分,但随着希腊殖民地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日趋繁荣,当地的贵族势力渐强,分裂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总督狄奥多塔斯(Diodotus)于公元前246年安条克二世去世后完全分裂出来。将自己的名字冠以“国王”头衔印制在钱币上,以巴克特里亚为中心建立起独立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有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史料极少,几乎完全依赖于钱币学资料构建约略的历史概况。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最初三位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狄奥多塔斯一世(Diodotus I)、狄奥多塔斯二世(Diodotus II)和攸提腾一世(Euthydemus I)统治时期,该王国领土只限于兴都库什山以北。在此期间,王国地位得到,并逐渐强大繁盛起来。攸提腾一世凭借巴克特里亚的富庶,与试图恢复东方诸省统治的安条克三世的征讨大军抗衡达两年之久,他借助游牧部落的支持,最终成功地解除了围困,迫使安条克三世承认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独立地位,宣告塞琉古王朝在中亚统治势力的终结。 公元前200年,攸提腾一世出兵印度,征服了自公元前3世纪末起由孔雀王朝控制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阿拉霍西亚、帕罗帕米萨德和犍陀罗,恢复了被塞琉古王朝放弃的希腊殖民地的主权。攸提腾之子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 I,约公元前200~前185年)也曾向兴都库什山以南和西北印度等地扩张,在阿拉霍西亚建造希腊化的德米特里亚城(Demetrias)。其后欧克拉提德(Eucratides,约公元前171年~前145年)继续推进向印度的征服。米南德(Menander,约公元前150~前135年)统治时期,希腊巴克特里亚政权的疆域扩展至最大范围,包括旁遮普的大部,远至拉维河(Ravi R.)。希腊人是否曾经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及是否向南直接控制了信德以及印度河三角洲与坎贝湾之间的沿海地区尚存疑义。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向印度的扩张导致希腊人过于分散,终至难以控制。印度-希腊政权的君主们将权力委托给地方总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印度的希腊政权分裂为若干独立的公国。钱币学资料显示,从狄奥多塔斯一世至斯特拉托二世(Strato II)统治时期约两个半世纪内,有多达30余位国王,他们大多治理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地区。随着权力中心数量的增加,派系之间的争斗日益严重,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北方边界防御力量遭到削弱,无法抵抗来自游牧部落迁徙的冲击。 巴克特里亚最后一位统治者赫利奥克勒斯(Heliocles,约公元前145~前130年)在位期间,帕提亚人侵占了巴克特里亚西部。公元前100年前后,月氏人占领了乌浒河南岸地区。其后,巴克特里亚以西的原希腊领地和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希腊小公国也让位给游牧部落。公元前85年前后,塞克酋长毛厄斯(Maues)率部进入犍陀罗,占领塔克西拉。公元前70年前后,迦必试-贝格拉姆王国、锡斯坦与阿拉霍西亚相继被征服。斯特拉托二世的政权在杰纳布河(Chenab R.)与萨特莱杰河(Sutlej R.)之间苟延残喘,勉强支撑到公元前后。势不可挡的游牧民族迁徙大潮最终颠覆了希腊-巴克特里亚政权。 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灭亡算起,此后大约300年的时间里,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地中海和西亚广大地区以及中亚、南亚部分地区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对东方各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文化成了世界主义的象征。随着大批希腊城市、居民点和要塞在东方的建立,希腊士兵、官员、工匠、商人和学者在东方活动日益频繁,希腊语、希腊艺术、希腊宗教和哲学在东方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希腊人也在各个方面接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断言,希腊化的本质是以希腊文化为主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其内容与形式即是充分的证明。如果说波斯帝国为东西方文明初次广泛的接触搭建了桥梁,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后继者建立的希腊化王国则促使东西方交往向更深层次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 [希腊]普魯塔克《亚历山大大帝传》,吴奚真译,团结出版社,2005年。 3.Quintus Curtius,History of Alexander,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C. Rolfe, London, 1956. 4.A.K.Narain,The Indo-Greek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5.Tarn, W. W., The Greeks in Bactria & India, CUP, 1951. 6.Gershevitch Ily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2, The Median and Achaemenian Periods, CUP,198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