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乾隆
武则天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双评《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
http://www.newdu.com
2020-01-08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9月12日
《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美)谢健 著 关康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 专家短评:吃穿用度也是帝国大事(张永江,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
美国学者谢健《帝国之裘》一书,通读一过,总体印象不错。该书角度新颖,视野宏大,剖析入微;逻辑绵密,文字优雅,读来引人入胜。总体上译者知识储备丰富,译文也比较准确。 该书学术视角独特,视野广阔。环境史是近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中国学者虽有贡献,但总体上史料单一,视角狭窄,缺乏理论创获。该书以学界较少关注的北方边疆民族区域环境生态之嬗变为核心对象,以“早期现代”理论、全球化和全球史视角观察问题,打破内地-边疆、中外、陆海诸多界限,使得微观切入的东北貂皮、东珠、人参;蒙古草原蘑菇及西北乌梁海的毛皮的相关研究具有了更大的意义。 从学术理路上看,本书以生态史、环境史,勾连朝贡制度、经济贸易史、意识形态甚至心理观念研究,深具启发意义。 谢健是欧立德的学生,理论上观点上受到美国“新清史”的影响不可避免。这在本书中也有所表现,如第47页出现的清朝“征服”和“征服王朝”的提法,第119页关于清朝边疆政策“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提法,可能都不适合中国语境。另外,书中关于普京的比拟之类也不必要。(因为明清鼎革是“中国内部问题”,所以编辑已经把征服和殖民字眼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该书材料丰富,立论较为扎实。作者特重满蒙文档案的挖掘利用,配合常用的汉文文献,由此制度观察和事例分析得以打通,挖掘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数据;而作者又擅长理论分析和语言表达,阐发入微,可读性很强。 从技术角度看,书中有一些错误或不妥之处。其中,有些问题译者关康已经发表文章指出,书中也通过注释指明。有的仍然存在。如第98页,称“所有的札萨克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这即便在外蒙古也不尽然。而所谓“血统来自一个被称为喀尔喀的特殊家族”,不知所本,喀尔喀是部落名称,也代指地区。 2 译者评价:不仅仅是大象的退却,更是山珍的进击(按:本文根据《帝国之裘》译者的后记改写) 多年前,我有幸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办的一次满文文献国际研讨会上听过谢健先生关于清代贡貂问题的报告。当时一位老师对我说,日后中国年轻一代清史研究者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这些熟悉理论、懂语言(满、汉、蒙古语等)的外国同龄人了。不过会后我没有再关注此人的研究。2017年下半年,我的博士生导师张永江老师向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王立刚先生推荐我翻译谢健的这本《帝国之裘》。当时我工作繁忙,颇有推辞之意,但简单翻阅部分章节后,感到该书独具特色,确有向国内同行介绍之必要,遂应下此项工作。 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打破了传统中国环境史的框架。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著作多注目于汉地的环境变迁而不及于边疆。如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堪称典范,但作者采用的是汉地中心的研究范式。 这种忽视边疆的研究会让人们误以为草原、森林原本是“纯净”的,是等待汉人移民开发的“真空”(原书第7 页)。这种刻板印象已经成为边疆史、环境史固有的叙述模式。 谢健则利用满蒙文档案证明历史上存在一个“更宽广、复杂的世界:不是汉地,而是整个清帝国”(原书第15页),且中国历史“不仅仅是关于汉人的故事”(原书第3页)。作者注意到,为了满足清代君主和内地消费者对毛皮、珍珠、口蘑、人参等边疆特产的需求,生活在乌里雅苏台的猎户、东北的乌拉牲丁等各族群在朝廷的指派下投身资源开发和贸易,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融入了一个将内地、边疆以及其他国家连接在一起的贸易网络。而这些变化的出现比汉人移民进入当地早得多。 其次,国内外有关毛皮、蘑菇、东珠贸易的研究数量不少、质量亦高,但作者以以上三种物品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中国北方边疆出现的史无前例的环境变迁,并探究其背后的制度、意识形态原因及后果。作者更注意到中国如何参与19世纪全球贸易:中国市场对边疆、海外珍稀物品的需求,将北京、广州、恰克图、北海道、俄罗斯、夏威夷,甚至更遥远的阿拉斯加连为一体,而中国消费者对商品的热切追求也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物种灭绝的问题。从全球或区域(如内陆亚洲、东亚等)的角度研究中国史的著作已不稀奇,但关注奢侈品贸易网及其引发的环境、政治后果者尚不多见。 最后,作者谙熟满文,系统地利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务府奏销档》《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军机处档折件》以及蒙古国家中央档案馆的《乌里雅苏台将军衙门档》。这些档案为读者揭示的内容往往不见于汉文史料。例如第三章提到的内地人潜入蒙古地区采菇问题,在汉文文献中仅有只字片语的记载,而作者通过乌里雅苏台将军衙门的满文档案不但将采菇热潮的发展变化过程描述出来,而且深入地剖析了若干案例,弥补了传统史料的缺漏,也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与某些外国学者简单地摘引几条档案即敢于立论不同,谢健研读档案非常仔细,故得出的结论可谓信而有征,这一点从其对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毛皮进贡数量的统计即可见一斑。 当然,作者作为年轻的美国学者,著作中出现若干错误在所难免。如第68页混淆了扈伦的乌拉国和打牲乌拉。此外,作者对满汉文文献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如第42页将清世宗的话张冠李戴为大臣的话;第85页将受处分的开原城守尉六十七和复州骁骑校七十八两人的名字误作人数。(以上错误皆已由作者本人改正)不过,这些错误对作者的论点之成立与否基本没有影响。 《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
裘皮、人参、东珠为什么成为清代贵族追捧的奢侈品?从奢侈品消费看清史与全球史。列文森奖得主以全球眼光、新颖视角重新讲述清朝故事。
清朝皇帝通过进贡制度,向满洲和蒙古地区征收毛皮、珍珠、蘑菇、人参等珍稀物产,这些物产不仅仅是物产,而且代表其产地所具有的纯真、丰饶、充满生机等象征意义,作为一种永恒的家园,与皇室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但这种进贡制度渐渐对满洲和蒙古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造成了环境退化的后果,还形成了复杂的开发与控制的制度和组织。
作者 谢健(JonathanSchlesinger),2012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
译者 关康,2015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满族史、满文文献、清代宗教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读书》新刊 | 谢一峰:女性空间中的视觉张力
下一篇:
彰显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简评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随便看看
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
在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中继续推进改革开
“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
《水浒传》中最忘恩负义的人 他让林
夏朝的首都遗址有哪些?
张学良抗日:忍痛下令击毙汉奸堂弟!
揭秘:北洋军阀的外国军械装备都是怎
用现实案例“被褥填充黑心棉”事件
晚明时代的大众情人——秦淮八艳人物
揭秘:宋美龄为何对蒋经国选李登辉接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