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盜者》篇的“票行”(首發) 葛希谷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盜者》篇第80號簡背面“亥,豕也。盜者大鼻而票行,長脊。”整理者讀“票行”爲“剽行”,並注云:“剽,《史記·禮書》注:‘亦疾也。’”翁明鵬先生指出此說恐非,因爲本篇每條開頭都是先描寫盜者最直觀的外貌特征,因此他將“票行”讀爲“膘胻”。[1]謹按:翁先生讀“行”爲“胻”,可從。但讀“票”爲“膘”則不可信。《詩•小雅•車攻》“大庖不盈”毛傳:“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陸德明釋文引《三蒼》:“膘,小腹兩邊肉也。”目前所見先秦兩漢的“膘”多爲名詞,似未見有形容詞的用法。[2]如同《王力古漢語字典》“膘”的第二個義項所云:“牲畜肥,肉多(後起義)。……也作‘臕’。”所謂“肉多、肥胖”等是後起的用法。翁先生認爲“從肥肉義引申出肥大、肥壯義就很自然了。《集韵·宵韻》:‘臕(膘),脂肥皃(貌)。’當是保留了故訓。”從典籍上得不到印證。更重要的是翁先生已經指出本條在漢初孔家坡漢簡《日書·盜日》篇簡378中正作“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細胻,長脊”,那麼“票”應該讀爲“少”。“票”、“少”聲音密切相關,有通假的例證。[3]楚簡也有幾例可以證明,如 ![]() ![]() ![]() “木剽”應讀爲“木杪”。“剽”可通“標”,“標”字古又作“檦”,意爲樹梢,而“標”、“杪”在古代漢語中音義皆通。從音理上看,“剽”字古音在幫紐宵部,“杪”字古音在明紐宵部,聲爲一系,韻爲疊韻,二字於音可通。從通假實例上看,典籍中从“票”得聲的字與从“少”得聲的字常可相假。……“木杪”意爲“樹梢”,《佩文韻府》、《淵鑒類函》、《漢語大詞典》等古今辭書皆收有專門的詞條。“木杪”又作“樹杪”。帛書這一段大意是説:城中雲氣呈青色且在空中的位置很高,高於樹梢之上,説明城不會被攻佔;雲氣呈黑色且在空中的位置很低,已經低到了樹梢,並若有若無,則説明城已被攻佔。[4] 這個意見也被《集成》所採納。[5]據此,則《睡虎地‧日書》“票行”當讀爲“少胻”,與本篇“盜者長頸,小胻”和《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細胻,色蒼皙”(簡221)中的“小胻”、“細胻”意思相同,如此則不會出現翁先生所說秦漢日書“記載出現參差甚至完全相反的情況”。 [1] 翁明鵬:《秦漢〈日書〉對讀札記》,復旦網,2020.01.07,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523。 [2] 參見《故訓匯纂》,頁1871。 [3] 參見《古字通假會典》,頁820。 [4] 劉釗:《釋馬王堆帛書〈日月風雨雲氣占〉中的“木剽”和“沒戟”》,《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又見《書馨集》,頁123-125。 [5]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冊,頁15。 点击下载附件: 2052葛希谷:也說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盜者》篇的“票行”.do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