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 要: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是分属于商代中、晚期的两座都城遗址, 两者在空间上相连, 时代上前后衔接, 但总体布局差别明显, 是两座规划与布局迥异的城市实例。本文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讨论了两者的规划、建设上的特点及其嬗变。在洹北商城早期偏晚时段, 商人规划、建设洹北商城, 随后中断了城市的建设;到洹北商城晚期, 商王又迁居于此, 开始了新一轮建设, 之后又放弃了洹北商城, 起建了殷墟商邑。两者间发生了一废一兴的转换。 关键词:洹北商城; 殷墟商邑; 建设; 嬗变 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分别位于河南安阳市的北部、西北部, 是分属于商代中、晚期的两座都城遗址。两者在空间上相连, 时代上前后衔接, 但总体布局差别明显。总体看, 洹北商城为矩形, 有外郭城垣;殷墟遗址则大致为横向的椭圆形, 没有外郭城垣, 各自具有鲜明特点, 显示两者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不同模式和风格。两者间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差别, 令人深思。本文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就两者在建置、规划的特点及其嬗变等作进一步探讨。 一 传世文献记载, 商王朝曾多次迁都, 盘庚迁殷即其一。1899年, 甲骨文发现。1908年, 罗振玉确认甲骨文出于河南安阳的小屯, 确认小屯一带为殷墟所在[1], 殷墟重新引起学界的关注。《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有“《竹书纪年》, 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 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2]之说, 这是历来有关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基本年代认识。史学大师王国维对殷墟甲骨卜辞中商王及其谱系的研究, 证实《世本》《史记》等传世文献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是可信的[3]。1925年, 王国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 在“殷”条下说:“盘庚以后, 帝乙以前, 皆宅殷墟。知《纪年》所载, 独得其实。”由于对殷墟甲骨文与传世文献《殷本纪》《竹书纪年》中等有关记载的综合研究, 从而确认了殷墟这个晚商都城及其历史地位, 并开始了以考古研究为基础的综合研究。董作宾先生把殷墟甲骨刻辞分为五期, 并推断了各期与商王及王世的对应关系[4]。考古学家基于殷墟考古的研究, 将殷墟文化分为前后相继的四个时期[5], 其中殷墟第一期晚段至第四期可与殷墟甲骨卜辞的分期大致相对应, 即相当于商王武丁到帝辛时期, 第一期早段则早于商王武丁, 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现在普遍认为, 殷墟遗址就是传世文献、金文所称的“商邑”[6]所在, 殷墟卜辞称为“大邑商”[7]。 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看, 探讨殷墟都城遗址的布局问题是随着考古发现逐步开展的。1928年开始在殷墟的15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中在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从而确认了商王的宫殿区所在。在侯家庄的西北岗发现了商王陵, 据这些殷墟考古史上的重大成果获知殷墟这个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中心以及宫城与商王陵区重要的功能区的建置方位。 20世纪50年代后期, 考古学家提出探索殷墟的范围与布局的课题[8]。60年代初, 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殷墟遗址地下埋藏信息, 估计殷墟的面积约在24平方千米以上[9], 并划出了殷墟遗址的保护范围。90年代中期出版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认为[10], 殷墟商邑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扩大的, 因为其中第一期早段主要发现在小屯, 另外在洹北的三家庄一带也发现有墓葬;第一期晚段 (一般认为相当于武丁早期) 时显著扩大, 面积达12平方千米, 此后不断扩大, 到第四期时范围达到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 总计达30平方千米。《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对20世纪80年后期以前殷墟主要考古工作地点的信息进行综合梳理, 把各类重要考古现象 (如居址、墓葬以及铸铜和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区) 标绘成图, 从中可见80年代对殷墟遗址的范围、考古发现的重要遗存的空间分布情况等方面的认识。 1969年-1977年对殷墟西区墓葬的大规模发掘, 发现这一带的墓葬大体分多个片区, 发掘报告据各片出土青铜器上带族氏的铭文, 认为各片墓地是以家族为主的族墓地。有学者进一步认为, 大邑商 (殷墟) 这个晚商都城的内部结构, 从人群 (社群) 角度看, 是由以家族为主体的族氏聚邑组成, 其中王邑 (即王宫区) 是最重要的一个, 其他族邑围绕着王邑 (即王宫区) 建置。大邑商的聚落形态主要可划分出王室 (王族) 生活区和墓葬区、其他各族群的生活和墓葬区等两大层次, 即王邑和族邑层次;并初步析出10多个族邑及其建置位置, 这是从人群 (社群) 和城市聚落的角度探讨大邑商布局的一次尝试[11]。后有学者继续讨论了商代邑的构成要素和大邑商的内部建置[12], 或把讨论殷墟晚商王宫 (小屯宫殿区) 的功能区划为重点[13], 进一步探讨殷墟商邑的都城发展模式[14]。 围绕殷墟考古的另一个重大收获是洹北商城的发现。20世纪30、60年代调查时, 在洹河北岸的韩王度、三家庄、花园庄一带发现商代遗址[15]。1964年在三家庄村东南发现一批商代青铜器[16], 1979年在董王度收集到青铜器等可能出自墓葬的遗物[17], 1980年, 在三家庄村东清理商代墓葬8座[18], 年代均早于殷墟遗址大司空村一期, 被称“殷墟文化一期偏早阶段”[19]。1996年-1997年, 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洹北三家庄、花园庄一带调查并进行小规模发掘, 确定这里的商代遗存年代介于二里岗文化白家庄期与殷墟文化大司空一期之间。通过1998年2-3月的密集钻探, 确认洹北花园庄一带遗址的规模不小于150万平方米, 可知以往在这一带的数次考古发现, 属于同一遗址内的不同地点的遗存, 研究者认识到洹北花园庄遗址可能是一处中心聚落。1997年-1999年又在洹北花园庄村的西部和东部分别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发掘, 发现有密集的商代遗存[20]。1999年10月, 通过对遗址的再次大规模钻探, 最终发现了洹北商城[21], 后相继发掘了郭城墙槽[22]、宫城[23]及内部的两座主要宫殿建筑[24], 进一步明确洹北商城的时代为中商第二、三期, 年代下限与殷墟相衔接。2005年在郭城中部偏东地带钻探出众多的中小型建筑基址, 中北部也发现多处较大规模的夯土建筑, 在郭城中北部的韩王度村东北部钻探出夯土遗迹10处。2015年-2016年发掘确认, 韩王度村东一带有铸铜、制骨作坊[25]。关于其性质, 有“河亶甲居相说”[26]或“盘庚迁殷说”[27]两说, 研究者多持其中一说。洹北商城作为商代大型都城, 具有规模大、早和晚两期的遗存在当时最丰富等特点, 这两说可能都是对的。 洹北商城的发现, 给研究者提出了新的问题。从城市的角度看, 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各自基本具有城市的各类要素与功能;两者在空间上相邻, 平面形态差别明显;在年代上是一早一晚的关系, 前后紧密衔接, 但其间的差别之大, 原因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发生从洹北商城到殷墟商邑的变迁, 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要考虑商代大的文化和环境背景外, 要以考古发现为基础, 搞清两者各自的总体布局、内部功能和两地考古遗存的时代特点等。 二 1. 洹北商城 洹北商城位于殷墟遗址东北外缘以北。发现郭城墙、宫城以及众多遗迹和文化遗物。自1997年对洹北花园庄的发掘始, 对洹北商城的文化遗存有了明确的认识, 该城址的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 这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 郭城平面近方形, 东西宽2.15千米, 南北长2.2千米, 总面积约4.7平方千米, 方向13°。郭城城垣基槽宽7~11米, 深约4米。宫城位于郭城中部偏南, 南北长795米, 东西宽度超过515米, 面积约41万平方米。宫城四周城墙基槽宽6~7米, 墙体宽5~6米。宫城内钻探发现大型夯土基址30余处, 已发掘F1、F2两座大型建筑。建筑方向与城的方向一致。F1位于宫城南部, 为四合院式建筑, 东西长173米, 南北宽约85~91.5米, 面积1.6万平方米, 它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商代大型建筑基址。外有围墙, 主殿在北面, 南有庭院, 南墙上有门塾;院两侧有配殿、廊庑。主殿只发掘了西半部, 清理房屋9间, 每间宽约8米, 进深5米多。估计主殿东西总长度当在90米以上, 南北宽约14.4米。门塾内外两侧发现20余处祭祀坑。F1之北有F2, 面积也很大。 在宫城以北的北部地带, 20世纪60至90年代, 多次发现和发掘了商代遗存, 年代与后来发现的洹北商城的城垣、大型建筑基址的年代相当。2005年在郭城中部偏东地带钻探出众多的中小型建筑基址, 中北部也发现多处较大规模的夯土建筑;在郭城中北部的韩王度村东北部钻探出夯土遗迹10处, 经2015年-2016年发掘确认, 韩王度村东一带一座原认为是东西向大型房址的遗迹, 呈东西向、浅沟状 (编号为G8, 可能是一条道路) , 在发掘区内长102米, 宽12.2~16.4米, 两边高, 中部低;其南面有大型建筑, 北面压着铸铜、制骨作坊遗存。 城西北部的花园庄一带发现普通居民的居址。1997年-1999年, 在西墙内的花园庄村西、村东进行发掘, 发现夯土基址5座, 大的不小于200平方米, 小的也有20多平方米。在花园庄的韩王度村东和东北部, 也钻探到夯土遗迹10处。 2. 殷墟遗址 殷墟遗址位于洹河南北两岸。1928年-1937年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 1950年以来这里的考古工作基本未间断。综合考古发现的遗址地点, 可知殷墟遗址东西约6千米, 南北宽约6千米, 面积超过30平方千米。 殷墟的中心是商王的宫殿区。宫殿区位于洹河南的小屯一带。1928年-1937年间, 在小屯村的北部一共发掘了三组53座建筑基址, 发掘者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28]。甲组在北, 乙组在甲组南, 丙组在甲组西南。甲组基址共15座, 其范围南北约100米, 东西约90米, 基址的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凹字形等。乙组基址共21座, 其范围南北约200米, 东西约100米, 基址平面形状有长方形、近方形和凹字形等。其中最大的是乙八基址, 南北长约85米, 东西宽约14.5米, 上有础石153个。在乙七基址南与乙十二基址北的区域有成排且密集的祭祀坑, 在乙十二基址西有著名的甲骨坑YH127。丙组基址共17座, 其范围南北约50米, 东西约35米, 丙组的建筑都比较小。关于这三组基址的功用, 发掘者初推测甲组是居住用的, 乙、丙两组可能作宗庙及其他祭祀用的。现在, 研究者对宫殿区建筑的性质仍有分歧, 但乙组被认可为宗庙说。据新的考古钻探发现[29], 宫殿区的范围可能还要向西扩展, 前述三组建筑基址或许只是宫殿区的主要部分。 商王陵区位于洹河北侧的武官村和侯家庄村北约800米处的高地上, 范围东西长约450米, 南北宽约250米。可分东西两区:西区带四条墓道的大墓7座, 未完成大墓1座, 带一条墓道的大墓1座。东区有带四条墓道的大墓1座, 两条墓道的大墓3座, 一条墓道的1座。这里还发现1483座小墓, 其中除少数为陪葬墓外, 大部分是祭祀坑, 它们基本发现于东区南部。 商王以下各级贵族及普通居民的居址主要分布在洹河两岸及其附近。在洹河北经考古发掘的地点有大司空村、武官村及侯家庄等处。洹河之南的遗址地点更多, 有白家坟南地、北辛庄、高楼庄南地、刘家庄北地、苗圃北地、梅园庄东南地、戚家庄东南地、王裕口南地、孝民屯、薛家庄、四磨盘、徐家桥北地等地, 其中多数地点发现有居住遗址和墓葬, 这些地点可能是以家族为主体、举族而居的聚邑[30]。少数地方发现有面积较大的墓葬区, 以孝民屯中南部至白家坟西的殷墟西区墓葬区最大, 过去被认为是独立的墓葬区[31], 后来认为那里同样是既有居址、也有墓葬的多个族邑, 早年的考古工作因配合基建的被动发掘任务重、时间紧, 造成了只挖墓葬、不挖或少挖居址的情况[32]。 殷墟还发现铸铜、制玉、制骨、制陶等多类手工业作坊遗址或有关遗存。其中在小屯宫殿区一带, 乙组建筑及附近出土大量铸铜陶范以及铜碎片[33], 妇好墓东约100米处有2座半地穴式建筑, 其中有大量石料、磨石及少量玉石器[34]。小屯村东北地的甲六基址西北方向约20米处, 钻探发现一处玉料坑[35]。在宫殿区以外, 各类手工业作坊遗址分布于殷墟范围内多个地点, 铸铜遗址地点有苗圃北地、薛家庄南地和孝民屯南地, 制骨遗址地点有花园庄村南、大司空村、北辛庄、薛家庄南地, 发现陶窑的地点有王裕口南地、苗圃北地、薛家庄南地等[36], 其中手工业作坊区面积比较大的有苗圃北地、孝民屯南地、大司空南地等3处, 其中在苗圃北地、大司空等地点, 多类手工业作坊往往就近或连片分布。 据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37], 殷墟大邑商都的道路有宽、中、窄三种, 其中已发现干道有三横两纵, 宽度超过10米, 构成商都的骨干道路网络, 其中两条南北向的干道直通王宫 (小屯宫殿区) 方向。在洹河以南还有西北至东南向的干渠, 在偏东端、商王宫殿区以南还有支渠, 为向都城南部、尤其是东南部的手工业区供水之用。 三 如果以城市功能及其演变为视角观察, 洹北商城与殷墟商邑各自基本具有城市的各类要素与功能, 不仅有最高统治者商王的宫城或宫殿区, 还有贵族以及普通居民的居地、葬地以及手工业区等。两者在年代上虽为前后相继关系, 在空间关系上大致为各自独占而不是共享空间, 概言之, 有洹北商城时还没有传统的殷墟聚落, 到殷墟商邑起建时, 洹北商城已废弃。两者的城市形态迥异, 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思想。此外, 洹北商城的早、晚期间有缺环 (详后) , 据研究, 作为商王迁建的都城, 洹北商城早、晚两个时期的名称, 与传统的殷墟商邑并非同名。所以, 不能把洹北商城与传统的殷墟商邑看作一个城市, 而应是两个城市。 现在, 将洹北商城与殷墟都邑作比较的话, 可见两者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从平面形状与内部功能区划看, 洹北商城的城垣近方, 南北向城垣略长, 城垣基槽走向直, 范围非常规整。商王的宫城居前 (偏南部) , 贵族以及普通居民区在城内北部, 其间有手工业作坊区, 整个城址的各功能区的建置具有明显的总体规划特点。相比之下, 殷墟商邑虽然很大, 但范围并不方正, 商王的宫殿区与各类功能区的布置都无法纳入像洹北商城那样一个规整的范围, 也不像洹北商城那样有规律可循。除了商王宫殿区大致居于中心地带外, 其他各类功能区似乎更像是无序布置的, 似乎缺乏严格的总体规划。所以, 殷墟商邑与洹北商城的规划明显不同, 是两座规划与布局迥异的城市实例。为何两者的布局差别如此明显, 令人深思。 如果综合考察两者的年代, 从中可见两城在规划与营建方面的特点以及嬗变关系, 其间发生了一废一兴的更替变化。下面从城址的年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等方面具体来讨论。 从年代关系看, 研究者公认洹北商城整体上早于殷墟商邑, 但两者在年代上是前后完全衔接的。洹北商城的遗存可分早、晚两期, 早期早于传统殷墟文化的年代, 晚期与殷墟文化最早的一段 (即邹衡先生所分的殷墟第一期、郑振香先生所分的殷墟一期早段) 的时代完全一致, 殷墟商邑第二至第七段文化遗存的时代则晚于洹北商城。加上郑州的二里岗期商文化, 构建起了商王朝时期商文化的完整年代标尺。但就洹北商城看, 虽然遗存可分早、晚两期, 但两期间在年代上并不完全衔接, 而是有小的缺环, 弥补这个缺环的是以东先贤为代表的邢台商代遗址第一期。比较可知, 洹北商城早期与以东先贤为代表的邢台商代遗址第一期的时代相当, 但后者略晚于前者, 即处在同一期的偏晚 (尽管后者还不能独立为一段) , 正好填补了洹北商城早、晚期间的缺环[38]。殷墟商邑范围内的遗存, 第一期晚段的时代与洹北商城晚期相当, 第二期的年代接续洹北商城之后, 近90年的研究可知, 殷墟的各期、段间年代是连续的, 其间没有缺环。 从文化遗存的分布和扩展态势看, 洹北商城与殷墟商邑各自有着不同的“生长”过程。 先看洹北商城。洹北商城早、晚期, 城址面积之大, 在商文化圈内乃至整个商代都是少见的, 都是当时商代遗存最丰富、等级最高的城址, 其性质当属商王都无疑。早期遗存的分布在以郭城城墙基槽为边界内。其中城北部的花园庄等地有贵族及普通居民区, 在宫城区 (这一带或许在早期规划为宫城, 但现知宫城区的建筑或在晚期兴建或使用, 像F1大型宫殿建筑是否为早期所建, 尚不能证明) 的范围, 在早期有以H8等为代表的遗迹。另外, 勘察简报所说郭城城墙的基槽之内槽, 可能也是在洹北商城早期开挖的, 因为简报所说的外槽、内槽, 在东、北、西三面城墙的基槽里都是存在的, 在地层上是上层与下层的关系, 即年代上必然为早、晚关系。开挖基槽是为了夯填基础以筑城墙, 内槽与外槽代表了两次开挖基槽以夯筑城墙的事件, 如果内、外槽是一次筑城墙的行为留下的, 于理根本说不通。现知外槽开挖于洹北商城晚期, 内槽早于外槽, 后者可能开挖于早期。到晚期, 城内遗存明显增多, 重要遗迹如宫城内的F1、F2大型建筑明确在晚期使用, 围绕宫殿的宫墙也是晚期兴建的, 重新开挖了外郭城墙基槽 (简报所说的“外槽”) 、郭城的部分地段起建了墙体, 近年在韩王度还发现有这个时期的铸铜和制骨手工业作坊。另外, 不同于早期的是, 洹北商城晚期的遗存不限于洹北商城内, 城外、传统的殷墟范围内的少数地方也发现有同时期的遗存, 时代明确的如小屯的M388, 西北岗商王陵区的78BHM1等。 殷墟商邑被公认为晚商时期的都城, 一直以来的旧说认为始自商王盘庚所迁的殷, 杨锡璋先生等新提出商王盘庚迁于洹北花园庄一带的聚落 (此说提出时还没有发现洹北商城的外郭城圈) , 武丁时中心南迁到洹河之南的小屯一带的新说[39]。关于殷墟商邑的形成 (建设) 过程,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殷墟商邑的规模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大的, 其中第一期早段 (一般认为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阶段) 主要发现在小屯, 另外在洹北的三家庄一带也发现有墓葬。第一期晚段 (一般认为是武丁早期) 时显著扩大, 面积达12平方千米, 此后不断扩大, 到第四期时范围达到东西长约6千米, 南北宽约5千米, 总计达30平方千米[40]。另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殷墟商邑从一开始就比较大, 在其范围内布满一个个以家族为聚落单元的族邑, 位于小屯一带的商王族邑是其中之一, 大体位于殷墟商邑的中心[41]。如果分析近90年来殷墟考古有关遗存可知, 第二种观点更具说服力。因为殷墟遗址在第一期晚段 (一般认为相当于商王武丁早期) 的遗存分布广泛, 研究者普遍认为殷墟商邑是从殷墟文化第一期晚段兴盛起来的。在这个阶段, 现知殷墟遗址范围内四处都有殷墟一期晚段的遗存, 这种分布态势持续到商末周初, 只是各地的遗存越晚越密集。可见殷墟商邑作为王都, 从一开始就有较大规模。可以说, 殷墟商邑在起建之时有明确的城市规划, 只是与洹北商城的规划明显不同。不过细加考索, 对殷墟范围内的第一期晚段遗存进一步比较可知, 现知晚段偏早的遗存除了见于小屯、苗圃北地等少数地点外, 与洹北商城相邻的大司空、豫北纱厂地区则成片分布, 晚段偏晚的遗存分布范围明显扩大, 向西、向南扩大到传统的殷墟保护区的西部和南部一带。由此推测, 在洹北商城晚期某个时候, 由于某个或某些原因 (有的研究文中推测是失火) , 商王被迫再次迁离洹北商城, 在洹河南的小屯一带另建宫殿, 同时强令洹北商城内的普通民众南迁, 因此使洹北商城彻底废弃。 综合以上分析, 如果单纯从年代早晚关系看, 洹北商城与殷墟商邑是先后关系, 再结合两者在年代上的紧密衔接关系、遗存的空间分布特点综合考虑, 两者间发生了一废一兴的转换。详加考察, 可知两个城址的建设过程以及其间的兴废转换的大致情况。前文提及, 洹北商城早、晚期间存在缺环, 即缺少洹北商城早期偏晚这样一小段 (严格来说, 按照考古学的分期标准, 洹北商城早、晚期, 在整个商文化的年代标尺上各自都相当于一段, 这里所说的洹北商城早期偏晚在考古学分期上自然也不能长到一个段的时间) 。尽管缺环很短, 也可知在洹北商城缺少早期偏晚这个时段, 说明商人规划、建设洹北商城不久, 人群可能也离开了, 也就中断了城市的建设, 中断的原因现在难以确知[42];到洹北商城晚期, 商人又迁徙于此, 开始了新一轮建设, 之后又放弃了洹北商城, 又起建了殷墟商邑。 此外, 有关两城兴废更替的时间节点耐人寻味, 即殷墟商邑到底是哪位商王始建的, 还需要推敲。我们知道, 洹北商城城内没有晚于洹北商城晚期 (殷墟一期早段) 以后的遗存, 即城市废弃于殷墟一期早段 (一般认为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时期) ;殷墟商邑兴起在殷墟第一期晚段 (一般认为相当于武丁早期) 之时, 殷墟一期的早、晚段是紧密衔接的。按照现在对殷墟一期早、晚段与商王王世对应关系的通行认识, 从洹北商城外迁、新建殷墟商邑的那个商王, 就不可能是盘庚, 也不是武丁, 只能是武丁之父小乙, 而不是前引有观点所指的武丁。当然, 现在有关考古学文化上的殷墟各期与王世的对应关系还不是很精确, 或许存在误差, 不能排除殷墟一期晚段包含武丁早期的可能, 若然, 则武丁时迁于殷墟商邑也是可能的。总之, 这还涉及到殷墟文化的分期及其与商王王世的对应问题, 还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 注释: [1]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序[M] (玉简斋石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2]原作“七百七十三年”, “七”当为“二”, 详见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3]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续考[M]//观堂集林 (第九卷) .中华书局, 1961. [4]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M]//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 (第2册) .艺文印书馆, 1977. [5]学界关于殷墟文化的分期以邹衡、郑振香两位先生的分期最为系统。两位先生有关殷墟的分期序列完全一致, 都分为四期七段, 只是各段到期的分合略有差异, 如邹衡先生所分殷墟一期相当于郑振香先生所分的殷墟一期早段。由于殷墟遗址正式的考古报告均采用郑振香先生的分期体系, 本文所指殷墟的期、段同于郑振香先生的分期标准。见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 , 1964 (4)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 1980;郑振香.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M]//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6. [6]《诗·商颂·殷武》记载:“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西周早期的湈司徒簋铭文:“王朿伐商邑……” (《集成》7. 4059) [7]如《合集》36482:“……告于大邑商……”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科学出版社, 1994:40. [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 1958-1959年安阳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 1961 (2) .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科学出版社, 1994:41-42. [11]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J].中原文物, 1995 (3) . [12]唐际根, 荆志淳.安阳的“商邑”与“大邑商”[J].考古, 2009 (9) . [13]岳洪彬, 岳占伟, 何毓灵.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M]//三代考古 (二) .科学出版社, 2006. [14]岳洪彬, 何毓灵, 岳占伟.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M]//三代考古 (四) .科学出版社, 2011:272-273. [15]胡厚宣.殷墟发掘[M].学习生活出版社, 1955:111-1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洹河流域的考古调查[M]//考古学集刊 (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16]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J].考古, 1985 (12) . [17]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其年代推定[J].考古, 1991 (10) .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J].考古, 1983 (2) . [19]郑振香.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M]//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6.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 1998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J].考古学集刊 (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1]唐际根, 刘忠伏.安阳殷墟保护区外缘发现大型商代城址[N].中国文物报, 2000-2-20 (1) .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J].考古, 2003 (5) .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中加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课题组.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遗址2005-2007年勘察简报[J].考古, 2010 (1) .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Ⅰ号基址发掘简报[J].考古, 2003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二号基址发掘简报[J].考古, 2010 (1) . [25]何毓灵.河南安阳洹北商城发现铸铜制骨手工业作坊遗址[N].中国文物报, 2016-12-16 (8) ;何毓灵.无心插柳柳成荫——洹北商城铸铜、制骨手工业作坊的发现[J].大众考古, 2017 (3) . [26]文雨.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河亶甲居相[N].中国文物报, 1998-11-25 (3) . [27]唐际根, 徐广德.洹北花园庄遗址与盘庚迁殷问题[N].中国文物报, 1999-4-14 (3) .杨锡璋, 徐广德, 高炜.盘庚迁殷地点蠡测[J].中原文物, 2000 (1) . [28]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掘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M].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 1959. [29]岳洪彬, 岳占伟, 何毓灵.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M]//三代考古 (二) .科学出版社, 2006.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79 (1) .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J].中原文物, 1995 (3) . [3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79 (1) . [32]岳洪彬, 何毓灵, 岳占伟.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M]//三代考古 (四) .科学出版社, 2011:272-273. [33]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殷墟建筑遗存[M].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 1959:330. [3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 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J].考古, 1976 (4) .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 2009 (9) .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科学出版社, 1994. [37]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伟.河南安阳大司空东地考古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 2018-8-24 (8) . [38]李伯谦.夏商周年代学的考古学基础[N].光明日报, 2000-11-24 (C04) ;东先贤考古队.邢台东先贤商代遗址发掘报告[J].古代文明, 2002 (1) . [39]杨锡璋, 徐广德, 高炜.盘庚迁殷地点蠡测[J].中原文物, 2000 (1) .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科学出版社, 1994:41-42. [41]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J].中原文物, 1995 (3) ;岳洪彬, 何毓灵, 岳占伟.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M]//三代考古 (四) .科学出版社, 2011:272-273. [42]前引刘绪、雷兴山先生文的观点认为, 洹北商城是商王河亶甲所居之相, 洹北商城早期大致相当于商王河亶甲时期;《史记·殷本纪》《世本》记载有商王河亶甲之子祖乙迁邢, 即离开了河亶甲时所迁的相, 这些记载虽然现在不能完全确证, 但值得注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