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观点 >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中国历史研究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20-01-22 光明日报 浔邑 参加讨论

    2020年1月2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浩然厅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新局面”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院属各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满怀喜悦与憧憬,总结盘点一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的体会和收获,畅谈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思路和举措。
    一年前的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寄予殷殷嘱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发出了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动员令。一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学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振奋精神,只争朝夕,在打造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学术家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好历史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1.牢记使命,不负重托
    “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科学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历史科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快速发展的好机遇。”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冠梓深有感触,他说,新建历史理论研究所是落实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历史理论研究所担负着坚持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倡导正确历史观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长时段、大历史,树立世界历史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致力于为当代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和智力支持,推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史学成果。
    郭沫若、侯外庐、胡厚宣……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承载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辉煌的发展历程。如今,历史研究所更名为古代史研究所,开启了新的征程。“新时代,我们广大史学工作者应继承和发展以郭沫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创的中国历史学研究事业,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推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史学研究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重,坚持学术研究与以史资政并重,坚持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并重”。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强调了该所的责任和担当。
    时代赋予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使命与担当,新成立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就是为了传播优秀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博物馆处负责人巩文说,我们的展览要通过一件件鲜活的文物文献,尽力呈现一幅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连续发展的壮美画卷,努力诠释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回答好“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历史之问”。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更加需要史学工作者时刻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与情怀,胸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志向,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条,潜心研究,刻苦勤勉,走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更加鲜活的、更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成果,以史学工作者应有之担当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史学研究工作者的初心就是为人民、为国家做学问”。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员认为,史学研究不但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学问境界,做到学与思的统一,博与专的统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历史与理论的统一。
    2.守正创新,回应时代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强调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世界历史研究更要坚持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在纵贯古今、横接中外的长时段和大视野中,研究考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说,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历史,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应局限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而要关注人类以往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和完整过程。因此,世界史更需要宽广的视角,在尽可能详尽地收集史料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着力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人类文明的提升提供镜鉴。
    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研究员认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人民的立场)、基本观点(群众的观点和阶级的观点等)、基本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和基本方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运用到历史研究的具体过程之中,建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体系。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边疆地区发展既有宝贵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作为长期从事边疆研究的史学工作者,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孙宏年深刻体会到,历史问题是影响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在边疆研究中继承优良传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把“中国视野”“全球视野”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特点和法律地位,总结中国边疆治理的经验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趋势,发出“历史正声”。
    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呈现出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对二者的关注点不能简单聚焦于经济因素和地缘政治,而要充分阐释其实质是通过缩小差异、加强互联互通、建立世界网络、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