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口子村是距罗川古城最近的一个村庄。据当地老者张自儒(2)介绍,古宁州(今宁县)通往长安的商道,每二十里一个驿站,全程一共有18个驿站,长口子村是宁州通往长安的的第二个驿站。若从陕西进入甘肃,长口子戏楼首当其冲,是第一座戏楼。根据张自儒的回忆,此戏楼原正对关帝庙,四周有围墙,东西两侧有大门出入,现关帝庙和围墙均已不存。根据这一回忆,笔者草制平面图(彩图五),供参考。 由于设立了驿站、关帝庙和戏楼,来往于西安和宁州的贩卖生猪和食盐的“猪客”“盐客”都会在长口子留宿。他们在此停留的原因之一,是去程到关帝庙祈求路途平安、生意顺利,返程则停留还愿。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有戏楼在,经常会遇到戏班演出,顺便在此地过一把“戏瘾”。所以当年这座戏楼的演出非常频繁,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也比较好。 此戏楼每年的定期演出是四月初八的“唤水”(求雨)习俗,还有八月十五的庙会等。此外不定期的演出也比较多。主要剧目有秦腔《玉虎坠》《回荆州》《金台将》等。据张自儒回忆,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前后,关帝庙被改成小学。1955年以后,牲畜都用车运输,改走西安至长武的公路,商贩从此消失,当年驿站的繁荣景象不复再现。 另据当地村民张连栓(3)回忆,解放前后戏楼演出的大多都是秦腔,有时也有皮影戏。每年七、八月份农闲时,长口子戏楼的集中演出最多。正宁县当地戏班和剧团在此戏楼演出最多,有时也有陕西的戏班。1960年以后基本不再演传统戏,而是改演样板戏。演出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一度也很火爆。1976年,小学搬离庙院,随后戏楼改为村部。 二、戏楼原貌及其变迁 长口子戏楼虽已被“改容”,但还保留着若干古戏楼的基本特征,与庆阳地区其它现存古戏楼建筑风格相合。 首先,戏楼坐南朝北,属一面观戏楼,面阔三间。戏楼对面20米处原为关帝庙,符合神庙戏台的建筑布局,可惜庙已不存。 戏楼为砖木结构,硬山顶,采用厅堂式木柱抬梁结构,五檩、三架梁,进深方向列有两排木柱。檐柱上端沿面宽方向有檐枋,前檐下设斗拱,共均匀分布斗拱7朵。梁头前4个雕刻精美的垂花柱。在后排柱与后墙之间采用抱头梁,增加了戏台进深。 屋顶采用圆木椽子,上铺望板,板上再铺青瓦,青瓦上面在中间和两边增加了三排筒瓦,使得整个屋顶显得布局合理美观。戏楼前额枋原有的彩绘因年久风蚀已基本脱落,但斗拱上还有蓝色残留。 前檐下左右两侧山墙向前延伸有宽1.6米,厚0.42米的八字壁,为古戏楼建筑所常用。八字壁用条石与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其基座宽0.58米,略宽于墙体。这就犹如一个喇叭口,具有了扩音的功能。据当地村民介绍,戏楼唱戏的时候,声音可以远传到北面的山上。同时,整个八字壁略向外倾斜,看起来给人一种壮观、开阔之感,其精美的砖雕、铁饰、石刻为戏楼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八字墙顶端正面基座砌有精美的石刻两幅(见彩图六),上部则为4副形状不同的砖雕图案,包括1朵莲花状图形及3朵突出的祥云纹饰组成(见彩图七)。 戏楼山墙用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屋顶前后坡基本对称。正脊砖雕已毁,维修时用普通透花砖砌成。中间有一个子牙楼和两个脊兽,两边是带有脊兽的用筒瓦砌成的纹饰,四条垂脊只有用筒瓦砌成的脊兽造型。(见彩图八): 戏台进深方向有两排圆形立柱,柱下为三层结构的石础,下面两层六边形,上一层圆形,都雕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和花纹。 以上描述,只是为了说明长口子戏楼被揭开天花之后露出的“庐山真面目”而已,然而由于它惨遭“改容”,已变得不新不古、非驴非马。 据村委负责人介绍,本村于1987年、1995年、2011年先后三次对戏楼进行“维修”。戏楼台口一面全部用红砖砌墙,正中安装大门,大门两侧各开明窗一个。台口上方增加了檐板。台口左右两侧原有的上下台用的土质台阶被拆除,而在台基正前方用砖石砌了10级台阶。台基原为“毛石”(河滩里较大的卵石)砌成,维修时改用现代红砖。基座两则墙体与后墙都做成了水泥墙面,使得这座古戏楼贴上了现代“符号”,与整个古戏楼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参彩图一)。这样,用作办公场地自然方便了许多,但戏台的旧貌却荡然无存。 另据当地90岁的老者张自儒介绍,原戏台是有活动木门的,演出时可以拆掉。这是陕甘宁一带戏台的特征。旧时戏班往往住在戏台上,由于冬季严寒,不演出时关上台口门,可以御寒,演出时则卸下木门,丝毫不遮挡观众视线。我们在临近长口子的陕西彬县,就看到了这样的戏台。可惜,维修后的长口子戏楼,并没有留下台口活动木门的痕迹。若不是张老先生的回忆,恐怕无人能想象其本来面目了。 此外,维修后的戏楼在后墙上也加装了三个窗户,原来的流水也没有了踪迹(见彩图九)。若从后墙观看,绝对想象不到它原是一座古戏楼。 据《庆阳地区戏曲志》的记载,建国前正宁县境内有古戏楼67座,而镇原县为39座,合水县16座,环县17座,宁县26座(4)。由此可见当年正宁县戏曲活动之盛,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多数戏楼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中,“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毁剩余的绝大多数戏楼。到目前为止,全县仅存的古戏楼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因为得不到保护大多濒临倒塌,或者像长口子戏楼这样惨遭“改容”。不过焦主任告诉我们:村委会已另外选址重建,建成以后,村委会将搬离戏楼,届时将尽可能恢复戏楼原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