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墓出土九鼎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 中山王夔龙饰刻铭铜方壶 中山王铜圆壶 ■河北石家庄 国岩红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勘探时,发现了中山王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套九件铜升鼎。 鼎,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食器和礼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陶鼎,是一种炊煮时使用的烹饪器,类似于现在的锅。后来出现了铜鼎,并在商周时期演变成象征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鼎的用途也逐渐增多了,有专门烹饪的镬鼎,加餐用的羞鼎,还有就是供席间陈设牲肉的升鼎。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周礼》中,就对不同等级的人使用升鼎的数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天子使用九鼎,诸侯王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还特别说明普通的百姓和奴隶是不可以用鼎的,也就是所谓的“礼不下庶人”。 您或许已经发现,中山王作为诸侯王墓葬中却出土有九鼎,一个方面说明当时僭越礼制现象的存在,另一个方面也暗示了当时中山国国力的强盛。 铁足铜鼎这个尊鼎,是中山王墓葬九鼎中的首鼎。之所以称其为首鼎,是因为它的重量和高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八尊鼎,它通高51.5厘米,重达60公斤,也就是120斤,相当于一名成年人的体重。 铁足铜鼎在出土时,里面还有一些咖啡色干成结晶状的肉羹湆,经过化验发现,里面含有猪或近缘动物,马或近缘动物的微量成分。鼎内为什么会有这些肉食呢?实际上,《周礼》对升鼎内所盛放的食物也是有规定的:九鼎之中会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您一定会觉得奇怪,这规定的九种肉食里并没有马肉呀?这就与中山国人的民族有关系了,他们并非是中原人,而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人,是不断迁徙而来的。他们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生活习俗,比如在这九鼎所盛放的肉食中并没有最重要的牛肉,有的鼎中还有狗肉。而马肉和狗肉都是游牧的鲜虞族的特产。这件大鼎,从底部接近足部的位置以下,有火烧过的烟熏痕迹,烟迹的上部边缘整齐,说明用鼎时放在了灶口上。这也是和中原礼制不同的一点,因为按照礼书记载升鼎仅仅用来盛放肉食。 这件大鼎为什么要以铁足铜鼎定名?这是因为它和其他鼎的用材是不同的。它的鼎身使用的是铜,而三只鼎足使用的铁这种金属。要知道,铜和铁是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青铜是一种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熔点比较低,大约为800℃,而铁的熔点较高大约为1535℃,所以要想使两者合铸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从鼎足用铁这一点看出,中山人不仅意识到铁要比铜硬度更高、也更耐磨损,而且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一定的冶铁技术。这在大量用铜的战国时代来说,可谓是一个飞跃。 铁足铜鼎的腹部装饰花纹是古代的文字——铭文。铭文是指在金属铸器如鼎、钟等上以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或刻制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秦代之前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它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大约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件铁足铜鼎的外壁共刻有铭文77行,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时期青铜器。这些铭文记录的是中山王厝十年的时候制作了这件大鼎,刻下铭文来斥责当时燕国的国君哙,受到他的相邦子之的迷惑,把王位让给子之而遭到国破身亡的灾难;颂扬了公元前314年的时候,中山国相邦司马赒辅佐少君谦恭忠信,率领勇猛的军队征伐燕国,扩大疆土数百里,占领了数十座的城池;同时,告诫子嗣记住并要吸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又覆灭吴国的历史教训,不要忘记周边敌国时刻都可能威胁着本国的安全。 换句话说,这段铭文主要是记录了一场战争,说明铭文在当时的一个作用是用来记录戎事,也就是战事、军事。 那么还有类似这样的青铜器吗?当然有,那就是利簋,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在它的腹内底部有32字铭文,短短的几十个字,无可争议地确定了周武王讨伐商纣的“牧野大战”的具体日期也就是公元前1045年,成为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纣的唯一珍贵史料。 那么除了记录戎事,铭文还有其他作用吗?古话说“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军事,而这个祀就是祭祀了。所以铭文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用来记录周王室、诸侯王等祭祀神灵或先人的内容。 以邢侯簋为例。1921年时,邢侯簋出土于河北省邢台市的内丘县,通高18.5厘米,在器物的底部刻有8行68个字的铭文。主要记载了周成王赏赐邢侯朝服和奴隶以及邢侯向周成王致谢的过程,是西周时期邢侯姬苴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为后人研究西周王朝服制及邢国历史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史料。 这些铭文又是如何铸刻在这件大鼎上的呢?事实上,古人制作铭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铸成的,也称为铸前作铭,就是在铸造器物之,前先将铭文在陶范上准备妥当, 浇铸器物时铭文、器物一并成形,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商代到春秋这段时期使用;另一种是刻成的,主要是在战国秦汉时期使用。我们眼前的这件铁足铜鼎上的铭文就是刻上去的。那么是如何刻的呢?刻成的铭文都是“铸后作铭”,意思就是说现将青铜器的造型整体铸造成形之后,再在器物的周身刻制铭文。在刻铭的过程中要使用刻刀这种工具,用刀尖在器物的表面进行刻划,刻出来的字口会显得比较细而且浅。这种刻成的铭文,要求的技术难度是很高的,因为所有的笔画都是一刀刻成的,每个笔画在刻划的过程中都是不可以停顿的,而且不需要用多刀来拼凑出完成的一笔,换句话说,就是刻制铭文时需要一气呵成。这就要挑战制作工匠的技艺水平了,我们在仔细观察这件鼎腹部的铭文,它们的笔画流畅中透出一些刚劲洗练,再加上每个字的大小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比例都如此的和谐一致,也体现了2300年前刻制这件大鼎铭文的工匠技艺水平之高,同时留给后人欣赏美的一种体验。 文字是人类传递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自黄帝时期的仓颉根据兽印创造文字至今,中国文字已有6000多年的灿烂历史。让我们回过身来再来看看这件铁足铜鼎,它上面所刻铭文真可谓是文辞典雅优美,笔画刚劲洗练,成为了欣赏和研究战国文字及书法的珍贵资料。 中山王铁足铜鼎作为第一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同时也是河北博物院的“十大珍宝”之一。它与中山王墓出土的夔龙纹铜方壶和铜圆壶并称“中山三器”,清晰地展现了中山国的昔日辉煌,从而揭开了罩在这个“神秘王国”上厚重而神秘的面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