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因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地缘关系形成了一个文化发展的整体场域,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积淀着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通过对黄河金三角区域神话传说文化意蕴的深入挖掘和其背后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有效揭示,可以彰显出神话传说之于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对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同时,以“流域+地域”的开放性研究视野兼具“朝后看”与“朝向当下”的双重视角,展开对黄河金三角区域神话传说资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探索工作,既可以对活态的文化资源进行整体保护,同时又有助于推进中国神话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文化意蕴;民族精神 一、山陕豫黄河金三角“流域+地域”的神话研究模式 “黄河金三角”是指黄河中游包括晋南、晋东南、陕西关中、豫西等地在内的地理范围,是华夏文明产生的核心地带。金三角区域的神话传说资源高度密集,形成了类型丰富、意蕴深远的神话传说集群,是追溯中华上古文明、找寻失落神话精神的祖根圣地。就其地域性质而言,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黄河金三角”逐渐发展为既是经济实体又有文化意义的一体化共享区域。作为文化融汇区的黄河金三角,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催生出广义的空间场域,黄河金三角区域神话资源也因此扩大了地域的流布范围,并且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空间格局。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研究的提出,首先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稳步前进、政策有力扶持、学术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为现代神话传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大力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神话传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更需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资源。其次,是源于对学术的敬畏与责任而形成的文化担当。20世纪80年代,张振犁带领其学术团队在中原地区搜集、整理了一批活态神话资源,被称为“中原神话”。中原神话研究开辟了以中原地区神话传说为核心的区域性研究的先河。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研究以“流域+地域”的视角在继承前人学术研究范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视野,以地域空间为着眼点,创造性地使用现代神话传说理论对文本流传现状进行文化阐释,并力求对“当代神话学科的建设和繁荣”提供学术支撑。在秉承钟敬文先生“不向文学化低头”的基本精神前提下,立足于扎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关注“传统的民间神话传说的现代演变问题”,以“流域+地域”的开放性研究视野兼具“朝后看”与“朝向当下”的双重视角,避免“神话研究的地方本位色彩”,将神话传说作为一种实践资源,将神话传说作用、意义、价值的发挥作为一种实践行为,在调查与研究中,充分展示出“神话学的光明前景”。如果说中原神话的研究意义在于“开启”与“奠基”,那么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的研究意义则在于“深化”与“延续”。 中原神话研究文本的搜集范围大致以河南省为主,涉及一些周边地区。如果将中原文化视为一种强势的区域文化,在研究中原文化的核心命题下,中原神话的研究范围绝不止步于此。“中原”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并不指实际的行政区划,其地域界定不断发生改变,概念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由单义变为多义。宽泛的中原概念,以渭河流域和山陕豫三省临界地区为中心,范围几乎遍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全境。历代在对中原的概念界定中,河南、山西、陕西始终是核心地区,河北、山东是核心边缘区域,安徽、湖北作为边缘区域也多有涉及。甚至在东晋、南宋时期,直接以河流流域划分界限,统称黄河下游为中原。“中原”指称的变化,反映出社会文化对地域空间的影响。与“中原”概念发展演化历程相联系,“黄河金三角”也由单一的地理空间符号,逐渐发展为经济合作一体化区域名词,并引发了跨区域文明视域下更加深刻的内涵变化,发展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符号,成为华夏文明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地理板块。人们通常会根据某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赋予某一地域空间以特殊的称谓,进而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黄河金三角文化区域是一种以黄河中下游流域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认同性与趋同性的文化体系。 与中原神话研究所开创的地域空间研究模式相比,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研究将地域空间考察的视域由“核心地区”扩展为“大河流域”,其研究范式突破了地域的空间界限,实现了由“区域”到“跨区域”的空间转向,并且延伸至对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影响更大的自然质素———“大河流域”空间范畴的关注。这种研究模式是由神话传说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神话首先是作为原始先民群体性的生存感悟与文化心理存在,并非个体性的生存体验。因此从根源上决定了它产生与流传范围的广泛。同时,河流是文明诞生的温床,人类早期的文明足迹总是沿着大河流域产生。黄河之所以被称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就是因为河流对于民族文明的孕育之功,文明孕育了河流的不朽,使其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化生命。神话是黄河流域文明演变进程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对河流文明早期审美认知的文化结晶。因此,这种最本真、原生的生态文化还原视角,为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它兼顾了黄河文明与黄土文明共同缔造的区域文明,兼具了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与极强的区域特性。所以我们提出神话的“流域性文化空间”分布特征,黄河金三角地区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根基,兼具山陕豫多地文化特色,拥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海岱文化等多元区域文明特色的金三角文化体系。该体系的形成源于其地域上的连续性、核心地区的稳定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传播性,它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广义上的黄河金三角文化体系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是由相近地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组织、精神文化等组成的复合体,反映出某一族群为了适应共同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长期的、艰苦卓绝的生存创造。因此,以大河流域作为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研究的文化空间视角,拓宽了区域文明的整体观视野,使得神话传说的播布区域成为一个拥有相同的文化基因、共有的审美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时,从发生学的意义来讲,河流文化生命是一种催生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流域的研究视角更加关注人类文明产生的起点,更有利于发掘民族精神早期形成的轨迹。 二、山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神话生态场 茅盾划分的“北部神话”是指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民族所创造出的神话。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北部神话”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国文化聚落规模较为宏大的地区,繁衍着资源密集、类型多样的神话传说群。山陕豫黄河金三角神话群将“北部神话”的流传地域范围进一步聚焦,作为其代表性区域,金三角神话传说圈展现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发展形态。山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因地域关系、族群关系、社会结构关系而建立起必然的历史联系,呈现出以神话资源的集群分布为表征的文化特点。黄河中下游流域神话传说形成时间之久远、流传内容之丰富、播布地域之广阔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以黄河中、下游为天然坐标,将丰富的神话传说类型依序排列,形成了黄河金三角的优势文化区域。中游的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后稷等神话传说,在逐步实现部族融合,构建华夏文明,创建农耕文明的漫漫征程上,呈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具的东方智慧;下游的伏羲、女娲、盘古、夸父等神话遗产资源,同样为中华文明起源构建出一幅壮美绚烂的图景。在时空的双向维度中,黄河中下游流域神话资源围绕“金三角”的核心区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完整的金三角神话体系。 人类历史的发展,遵守的是一种从浑沌勃动中不断序化整合的规律,而非遵循既定的规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历史文明的演进具有随机演化的特点。山陕豫黄河金三角作为一个地域邻近文化基因相似的生态场域,呈现出随机演化中的必然性特质,文化的生成与演化都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自然是文化产生的生态场,人类衍生于自然环境,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并坚定不移地与自然融合抗衡。《淮南子·地形》:“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秏土人丑。”自然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存的环境必将会以某种形式刻印在环境中生存的人类身上,进而凝定为一种群体性的生存特征,环境、人、文化始终相互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具有持久的影响,由自然环境影响形塑的原始心理与思维方式成为理解文化生成思维模式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文化是反映其生态场的重要指标。作为具有生态、地域同质性的山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其覆盖的空间在地域生态上具有天然的同源性;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在社会文化上,更是因共同孕育在大河流域,故而文化相近、人缘相亲。正因三地文化具备了类同的文化基型,所以共同形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一)地域生态环境 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孕育文化的土壤,是塑造金三角神话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这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农耕文明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本原特征。“文明”的发生总是在实现“生存”的愿望之后,人类历史上凡是伟大的文明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的先决条件。蒙昧的先民必须依靠稳定的水源来维系生存,作为母亲河的黄河流域,成为孕育早期文明的圣地。原始初民在此生息繁衍,他们写满了曲折的生存历史、印刻着文明的前进痕迹,成为我们追寻上古文化真相的起点。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一定地理———气候下特定的人类集群为适应自然求得生存的一种设置。在某一空间内部人类的社会关系是由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自然是他们积极生存活动的有益载体,在抵御自然与征服自然的互动活动中,人们相应地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看,山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属于北温带,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是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区域之一。据考古气候学研究证明,距今8000-3000年,黄河流域处在气候的最佳时期,即仰韶温暖期。降水充沛,植物生长茂盛。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带,是原始人群采集与狩猎的绝佳区域。水流充裕,土地肥沃的生态环境孕育出聚族而居、耕作劳动的农业文明。金三角地区流传的农神后稷教民稼穑,神农炎帝制耒耜种五谷,嫘祖养蚕缫丝等神话无一不体现出这片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特色。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原始部族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对于土地与河流等原始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先民们最真实、迫切的生存需求,成为早期战争神话发生的起因,因此大河流域周围宜居的自然生态,成为神话的发源空间。对于原始先民而言,群居状态是抵御生存困境的重要途径,群居生活中产生的权力中心,是实现生存资源占有的前提。在对资源的争夺中,原始的凝聚与扩张产生。不同权力主体对资源的分配引发了部族间的战争,创造出中华民族雏形构成的早期条件。为了寻觅新的生存空间,以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族为主体的诸多部族在黄河流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争夺资源的低级生存诉求奠定了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宜居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孕育的神话带有资源型特点,同样属于农耕部落的蚩尤部族发展迅速,其部落依盐湖而建,得盐泽之富,掌握了早期金属冶炼技术,从而发展强盛,具备了与黄帝、炎帝抗争的实力,因此产生了上古历史中著名的蚩尤黄帝部族战争神话。 (二)初民灾害记忆 神话奠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原初秩序,在认识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清晰并最终确立,这一变化在原始灾害神话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初民们对自然的灾害记忆,体现了人类从与自然一体的主客不分的浑沌期,发展到人具有独立生存意识的觉醒期这一过程。灾害与治灾神话集中体现出人类从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化过程。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地理时空见证了初民生存的灾害记忆。 黄河流域虽然以大河流域的天然宜居环境作为背景,但是“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摇篮,这里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灾难”。水草充足的大河流域既是孕育文明的最佳地区,同时又因原始生产力的落后不得不面对很多生存的自然困境,这些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现象同样是神话产生的重要生态条件。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最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水灾和旱灾,因此洪水与旱灾成为金三角地域内最典型的灾害神话题材。 世界各地的原始神话中都涉及很多灾害神话,并且形成了灾害叙事母题。以杨利慧的《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为参照,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灾害神话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类:洪水滔天(索引编号为900),天塌地陷(索引编号为961),多日并出及其造成的极大旱灾(索引编号为232.1.1,887,952),火灾(索引编号为951),地震(索引编号为958)。除了上述影响巨大的灾害外,还有寒冬(索引编号953)、大雪(索引编号为954)等少见的灾害。[]中国流传最广的四类灾害神话,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以及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都在黄河金三角地域内广泛扩布。 (1)洪水:洪水神话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重要的神话类型,洪水后造人神话同样是人们追寻生存真相的创生神话中的重要部分。黄河金三角区域内水患频生,因此孕育出丰富奇特的洪水神话。包括上古水神共工触怒不周山,女娲补天止洪水神话,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尧舜时期鲧禹治水等经典洪水神话。 (2)旱灾: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旱灾时有发生,对于自然的气候现象,初民运用原始的智慧进行了诗性的描述。帝尧时期,“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初民出于对旱灾的恐惧,想象出天上有十日的怪诞画面,将后羿塑造成为民除害的上古英雄;夸父逐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既是对夸父锲而不舍精神的赞誉,同样也是对古代旱灾状况的间接反映。 (3)严寒:《淮南子》记载,“有冻寒积冰、雪雹霜霰、漂润群水之野,颛顼、玄冥之所司,万二千里”。颛顼活动范围大致在今河南濮阳一带,严寒体现出中原地区先民们的远古气候记忆。 (4)天塌地陷: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是先民对于人类世界初创的环境描写,反映了他们朴素的地理空间观念。灾害神话与因此产生的抗灾神话是中华民族先祖主动征服自然、征服灾害的积极行为,其中体现出的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影响后世民众生存智慧的源头。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表现,所以它的共通性和民族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山陕豫黄河金三角神话传说生态场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金三角区域特定的与其他文化区系有极大差别的文化形态,因此也孕育出较之其他民族更加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