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这里所提及的情况参看了各相关高校官方网站发布的课程设置信息。由于边疆人才培养及具体援疆工作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我们的甘肃省内各高校相关情况普查工作很不顺利,很难得到具体有效的数据,在此只能就整体状况作一个笼统介绍。 ② 这个数据是在2019年1月中旬的一次访谈中从河西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赵柱教授的介绍中获得。 ③ 这个事例和数据,是2019年1月25日在对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王宏教授的电话访谈中获得的。 [1]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绪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 [2] 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5. [3] 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1):1-6. [4][8] 秦永章.试议“西北民族走廊”的范围和地理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3):69. [5] 陈庆英,赵桐华.关于西北民族走廊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2):44-48. [6] 李大龙,李鸿宾,王子今,王剑利.河西笔谈:从河西走廊发现更广阔中国[N].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18-10-19(6);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3):84-93. [7] 沙武田.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 ——兼谈河西走廊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定位和宣传侧重[C].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 [9] 吴松弟.对甘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一点看法[C]//纳日碧力戈.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33. [10][1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4-5. [12][13][14]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21.139.142. [15] 李建宗 .绿洲连缀体,内部嵌合性与丝绸之路 ——基于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的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7,(4):76-81. [1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02. [17][20][21][22] 李水城 .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C]//李水城.东风西渐 ——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14.216.209.212. [18] 李辉 .东亚人类自然史与河西走廊的人种交流[C]//纳日碧力戈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5. [19] 俞方洁,李勉.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以马家窑与梅尔伽赫文化关系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8,(4):4-11. [23] 叶舒宪.玉石之路:河西走廊与华夏文明的资源依赖[C]//纳日碧力戈.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9-15;易华 . 从玉帛古国到干戈王“国”[J]. 甘肃社会科学,2017,(6). [24] 王子今.多民族共构丝绸之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121-126. [25] 张国刚 . 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的西传[N]. 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mzx/201407/t20140717_1257745.shtml,2014-07-07. [26] 王建新,李并成,高荣,黄达远.河西走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N].中国民族报,2018-10-01(6). [27] 李建宗.文化边界与族群互动:“内亚”视角下的河西走廊[J].青海民族研究,2015,(1):54. [28] 叶茂林.甘青地区史前考古与早期羌文化探索[J].四川文物,2016,(6):40-46. [29]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C]//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30] 陈霞.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新疆历史的影响[J].西域研究,2013,(3):10-16. [31] 高荣 . 汉化与羌化:汉晋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以河西羌人及其活动为中心[C]//纳日碧力戈.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65-78. [32] 黄兆宏,韦双龙.西汉河西走廊“都尉”建置问题新探[J].河西学院学报,2012,(4):59. [33][34][35] 齐陈骏,陆庆夫,郭峰.五凉史略[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9.35-43.104-111. [36] 马东平.论甘肃在北宋经略西北中的战略地位[J].开发研究,2004.62. [37] 武沐,金燕红.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353-354. [38][39] 程利英.明代关西七卫探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4):45-46.45-49. [40] 毛雨辰.简述河西走廊的地理形胜 ——以明代陕西行都司建制选择甘州之原因为视角[J].河西学院学报,2017,(4):62. [41] 杨军民“. 舆地”与“官制”之“合宜”:雍乾时期西北边疆经略与河西走廊军政建制演变(1724—1773)[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0. [42] 张卓林.清代河西的屯田及其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14. [43] 朱娜 .民国时期从新疆进入甘肃的哈萨克族与周边蒙古族的互动状态[C]//纳日碧力戈 .河西走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4-114. [44] 王海飞.移民定居与社区发展 ——对河西走廊少数民族两种类型定居点的调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5] 周大鸣等.民族走廊与族群互动[J].中山大学学报,2018,(6);切排.河西走廊多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46] 李建宗.走廊地带的多重边界叠合与多民族共同体生成 ——兼论河西走廊区域研究范式与民族学意义[J].思想战线,2018,(4). [47] 徐黎丽,范薇.边疆治理新思路:加快发展连接内地与边疆的中间地带[J].行政管理改革,2016,(5). [48] 黄达远,王彦龙,蔺海鲲 .从河西走廊看中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49] 施展,王剑利.从河西走廊看“多元互构”[C]//黄达远,王彦龙,蔺海鲲.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6. [50] 吴彪 .一所地方高校的国家情怀 ——河西学院援疆纪实[EB/OL].河西学院官网,http://www10.hxu.edu.cn/W/HdContentDisp-13-3415-2017128-214639.htm,2017-12-08. [51] 2018年文理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EB/OL].兰州文理学院官网,http://jy.luas.edu.cn/userfiles/2018zhiliangbaogao.docx,2019-01-0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