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江苏泰州 李晋 小友杨新在江苏教育学院学习文博专业。由于专业缘故,他喜欢去建筑工地捡拾古瓷片用来学习收藏。近来,他放假回家整理藏品时,送给我一片明代青花瓷片,告知我,瓷片是在泰州当地藤坝街一处工地上捡到的,同时捡拾的还有几块清代早期瓷片。 历史上的泰州藤坝一带因涉临济川河的缘故,很多过往船只需在这里卸货过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江苏巡抚林则徐立在藤坝的《税务告示碑》碑文文首有“泰州藤坝内通下河盐场州县,外达口岸支河大江”之句,点明了藤坝重要的商贸地位。兴许商业的发达提升了地区的人气,因而也就有士民选择在藤坝安家落户,这枚青花瓷片就是当时居民生活的证物。 观察瓷器残存的边缘轮廓,可以想象到它的完整器是一只景德镇民窑烧制的青花大瓷碗,后来大概是因为摔坏破损的缘故,被原主人丢弃了,慢慢地深埋在地下深处——瓷片上依附着的深入内层的星星土渍很难说明问题。瓷片上的图案纹饰所用的青花料是回青,所谓青花料,就是化学中所称的钴土矿。回青和平等青、石子青、苏麻离青等都是明代青花瓷器常用的蓝色天然颜料,它产自新疆地区,颜色纯粹浑厚,蓝中透紫,流行于明代正德至万历年间。结合碗底是露胎无釉的砂底,能推测它大约出品在晚明万历时期。 闲来常拿起这块瓷片揣摩品赏,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对它的艺术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釉质莹润鲜亮,尽管在土中安睡多时,但外表仍然泛着柔和的琥珀光泽。碗心双蓝圈中有一朵写意化的祥云纹(图1),简练洒脱,好像真的是在空气中飘散流动。碗边虽已残缺不存,但依稀能窥见原来一圈凤凰飞舞的图案。更为少见的是,瓷片砂底依上而下有黑色行楷书“省轩”两字(图2),字体端庄凝重、清婉雅健,流传数百年,依然字迹清晰,两字均略微凸出底面,想必是书写在瓷胎后再入窑烧制的,作为多音字的省在瓷片该读“xǐng”,《论语·学而》即有“吾日三省吾身”之句,按字面解释为“反省检查”之意。将“省轩”自勉的斋名用在家用瓷器上,想必原主人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