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听宝鸡文物讲丝路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20-02-07 宝鸡日报 王星 参加讨论

    五光十色的琉璃宝器、昂首嘶鸣的“沙漠之舟”、异域风格的古币……宝鸡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通往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出土了很多丝路文物,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丝路繁荣、见证着丝路友谊、讲述着丝路故事——
    听宝鸡文物讲丝路故事
    本报记者王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藏的骆驼俑
    石榴纹黄色琉璃盘
    四瓣花蓝色琉璃盘
    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
    阿尔巴尼亚古币拓印图
    法门寺琉璃器
    以包容之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在古代,琉璃被认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中国五大名器之一。早在明代小说名著《西游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可见琉璃制品之珍贵。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光亮透明、晶莹润泽的琉璃器,一直受到古代达官贵胄的喜爱。一千多年前,一批珍贵的皇室琉璃器,被小心翼翼地封存在扶风的一座宝刹地宫内。时间到了1987年,考古人员在法门寺地宫中发现了20件工艺精湛的琉璃器。其中,有13件是晚唐僖宗的宫廷用品,除中国器形的茶盏和茶托外,有11件是典型的伊斯兰琉璃器;其余7件,应该早于僖宗时期,有的具有东罗马元素,有的具有波斯风格,有两件素面圈足盘甚至不排除本土生产的可能。这批精美的琉璃器,是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遗存。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琉璃器中,有发现时代最早的釉彩玻璃,也有具有明显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特征的琉璃器皿,它们采用了吹制、刻花、描金、釉彩等多种制作手法。专家认为,这些充满异域风格的琉璃器是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被当时的皇室供奉到佛教寺院中,这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不同文化间已经实现了高度交流和融合。
    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发达,这些琉璃器与香料、工艺品等一起沿丝路传入中国。关于“法门寺出土琉璃器是如何来到长安”,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这批琉璃器中,早于僖宗时期的7件文物,应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运抵长安的,而另13件琉璃器,则是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的。他强调,安史之乱是中国与欧亚交流的一个“分水岭”。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而我国北方地区战火四起,国内丝绸、瓷器等产量不断下降,商贾也唯求自保而不愿远行。诸多原因,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闭塞,此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西往来的主要通道,广州、福州等口岸随之走向极盛之境,达数世纪之久。近年间,考古人员在扬州、福州等地发现了部分唐代伊斯兰玻璃残片,这也是西亚琉璃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一个有力证据。
    姜捷表示,这批琉璃器的存在,体现了开放的唐朝对于异域文化的包容心态,是中外文化和谐共存、合作交流、互鉴发展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
    骆驼俑
    以艺术之美再现丝路繁荣景象
    “叮叮当当”,一阵清脆的驼铃声,划破了广袤大漠的沉静,一匹匹温驯的骆驼,满载着货物跋涉在丝绸之路上。
    骆驼,亦名橐(tuó)驼。《尔雅》:“橐,橐也;驼,负荷也。今云骆驼,盖橐音之转。”《山海经·北山经》:“号山阳之光山,兽多橐驼,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负千斤。”《史记·匈奴列传》:“其奇畜则橐驼。”《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楼兰)多橐驼。”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凿空西域,自此中华文明开始了长达千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汉唐以来,通往西域的三条道路,无不是戈壁连着戈壁、沙漠连着沙漠,形成绵延数千里的瀚海奇观。风来沙走,漫天黄尘,干旱缺水,骆驼耐干旱,驼峰可以储存大量脂肪,必要时可转变成水和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在《史记·匈奴列传》中,称骆驼为“奇畜”,奇就奇在它超乎寻常的生物特性。
    往来于丝路的人们通过远征追逐梦想,而有着“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在古代交通工具匮乏的岁月里,成为丝路古道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骆驼俑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它们或曲颈昂首,或张口嘶鸣,或与胡人相伴,或结队成群,再现古代丝路上的繁荣景象。
    在宝鸡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形态逼真、造型生动的骆驼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藏的两件骆驼俑,引颈昂首,后肢直立,前腿略弯,它们仿佛刚从卧姿直身而起,准备踏上东行的征途。
    唐朝的强大和繁荣,让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当时的长安是国际贸易的中心,经丝绸之路西运东输的物品都在这里集散,从事经营的商人也来自五湖四海,而唐墓中出土的这些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不单单是一种时代的艺术精品,也是唐朝时期域外商人往返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
    骆驼运输不仅开创繁荣了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而且为商贸流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所言“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它讲的是从崆峒山往西再往西,越过了天堑昆仑山,就是牵引驼马拥入国门的西域胡商的所来之处。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万国争相来朝的盛况。
    数千年来,耐饥耐渴的骆驼,不仅是东西方往来商旅主要的驮载和运输工具,它们也用坚毅的脚掌踏出了一条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阿尔巴尼亚古币
    以独特之纹见证中西文化融合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坡而得名;秦襄公建都,汉设陇关,素有“秦都汉关”的美誉,是古丝绸之路上西出长安第一雄关。唐代,朝廷在陇州设有“安戎关”和“汧阳郡”,其自古便有“波斯通途、西域栈道,先秦都邑、汉唐雄关”之称。
    1987年,在陇县东南乡(今东南镇)党家庄二组一唐墓中,出土了一件牵马男俑,该俑高鼻深目,是古代波斯人的形象,而出土的彩绘陶马像体形丰硕,四肢轻捷,机灵明敏,洋溢着神骏之气,极具盛唐风格。有学者表示,该马种或为波斯马种,为研究唐代社会提供了实物资料。
    陇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世纪90年代,陇县发现了一枚外国古币。该币正面铸有展翅欲翔的山鹰,两翅上伸,头上有一桂冠图纹,足下铸有“K”和“M”的外文字样,鹰腹部有10个2毫米的原点围成的弧形。古币背面上部有阿拉伯数字“5”,中部有外文,外文下方是一条横线,横线之下铸有“1808”的数字。
    经专业人员研究,这是一枚阿尔巴尼亚古币。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而这枚古币的正面正是一只山鹰,而背面的“1808”或为铸造年代(清嘉庆十三年)。
    阿尔巴尼亚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据该国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与欧洲及阿尔巴尼亚民族的祖先伊利尔人早就建立了联系。该国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关于中国的记载。当时的文献把中国称为“塞莱斯”,在希腊语中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早在公元6世纪中叶,伊利尔籍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就派一个正式的代表团到中国,要求将“丝绸之路”协议正式化。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552年,比马可·波罗东方之行要早7个多世纪。
    为何这枚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古币,会流入陇州山区呢?有学者表示,这与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西方商贸交流是分不开的。
    古代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通商贸易和交往的主干道。至明清时期,由于航海与造船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东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海运更为便捷安全,东西方交通贸易逐渐转变为以海路为主。
    因此,清朝时期,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已丧失中西交通主干道地位,加上受自然条件变迁、战乱频繁以及中国政治商贸中心东移的影响和政府管理不善、基础建设落后等原因,而日趋衰败没落,但它仍是中原与西北陕甘、新疆地区交通的必经之路。所以,这枚古币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代陇州是通往西域及欧亚各国的交通要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