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隋江都宫形制布局的探寻和发掘

http://www.newdu.com 2020-02-10 《东南文化》2019年第4期 汪勃 王小迎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从江都兵变相关记载中的隋江都宫的城、城门、殿阁等名称以及叛军搜索皇帝的行进路线等文献资料入手,结合江苏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中与隋江都宫相关的城墙、城门、道路等遗迹以及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可以对隋江都宫的形制布局略作探讨。研究发现,隋江都宫及东城基本沿袭了南北朝时期广陵城的范围及其主要道路网;隋江都城内包含中轴线在内有3条南北向轴线,或亦有3条东西向轴线;隋江都宫的城门和主要殿阁名称与都城规制关联性较强;隋江都宫的规格甚高,几近于京师;隋唐时期的扬州城是一座都城规格的城市。隋炀帝时期的江都稍具都城形制,隋江都宫作为东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是强化南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融的中心。
    关键词:隋江都宫;江都兵变;中轴线;城门;道路
    作者简介:汪 勃(1970—),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汉唐考古。王小迎(1981—),女,江苏省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汉唐考古、扬州城遗址。
     
    扬州蜀岗古代城址(以下略为蜀岗古城)涉及春秋吴邗城、楚汉六朝广陵城、隋江都宫、唐子城、宋堡城和宝祐城等,隋江都宫的探寻一直都是相关考古工作的重点之一。管见以为,有必要从江都兵变相关记载中的隋江都宫的城、城门、殿阁等名称以及叛军搜索皇帝的行进路线等文献资料入手,结合相关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收获,从城门和城内道路等迹象入手,由点到线,就隋江都宫的中轴线和主要道路等形制布局略作探讨,以便为隋江都宫的探寻和后续考古发掘工作提供线索和思路。
    隋在扬州以广陵城为基础,营建了江都宫。隋炀帝时期的江都是将东南财物调度至北方的中转站,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隋书》中关于隋江都宫的具体记载较少,江都兵变相关记事中,留下了一些与隋江都宫形制布局相关的城门、殿阁等名称。如:司马德戡“从至江都,领左右备身骁果万人,营于城内”,“屯于东城”;裴虔通“与司马德戡同谋作乱,先开宫门,骑至成象殿,杀将军独孤盛,擒帝于西阁”;义宁二年(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一日夜,“(唐)奉义主闭城门,乃与虔通相知,诸门皆不下钥。至夜三更,德戡于东城内集兵……虔通伪曰:‘草坊被烧……’中外隔绝,帝以为然……虔通因自开门,领数百骑,至成象殿……虔通进兵,排左阁,驰入永巷,问:‘陛下安在?’有美人出,方指云:‘在西阁。’从往执帝……令将帝出江都门以示群贼,因复将入”;“宇文化及弑逆之际,(燕王杨)倓觉变,欲入奏,恐露其事,因与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等穿芳林门侧水窦而入。至玄武门……为司宫者所遏……”;“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萧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化及发后,右御卫将军陈稜奉梓宫于成象殿,葬吴公台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
    《资治通鉴》中的部分相关记载,似可补充《隋书》所记。
    从上记文献可知,隋江都宫为重城,分为宫城、东城,宫城为皇帝等所居,有门,夜间上锁以隔绝内外,江都门或为隋江都宫门之名;东城为骁果军等扈从所居,若是在东城“觉变”,经芳林门侧水窦至玄武门,再“为司宫者所遏”,那么芳林门是外城门还是宫城门、是东门还是北门有待明确。隋江都宫及其宫城、东城的范围界定,玄武门和成象殿的位置关系,宫城内是只有成象殿一座大殿宫院还是如隋洛阳宫乾阳殿之后还有大业殿之类的宫院等问题均尚需思考。
    迄今为止,在蜀岗古城考古发掘中找到的隋代相关遗址或遗迹甚少。隋代城墙主要是在城圈的西北角,北城墙西段东部城门、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蜀岗南城门等3座城门遗址内与隋江都宫相关,城内十字街西南隅的东西向道路、南北向和东西向夯土遗迹或与隋代道路相关。从考古发掘结果来看,汉六朝广陵城、隋江都宫、唐子城的城圈或相同,城门多为修缮沿用,门道和城内道路也多有层叠现象,因此推测隋江都宫及东城当是基本沿袭之前广陵城的范围和主要道路网。
    隋江都宫城和东城理当依照规划营建,推测其宫城应有中轴线,主要道路亦应有迹可循。蜀岗南城门(YSNEM)遗迹整体位于隋江都宫的中轴线南端,该门址在南城墙中段中部,是汉晋广陵城南城墙所过之处,亦是南朝广陵城、隋江都宫城、唐子城、宋代堡城和宝祐城南城墙上的城门。已经考古发掘的是门址的西北部分和门道以南,揭露出了从早至晚的第一至第六期遗存。
    在探寻城址内南北向隔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道路(YSC0108TG4CL1)遗迹。该道路方向约10度,残存呈西南——东北方向的11道车辙。路面上6道辙宽0.15~0.35、深0.10~0.20米,路面下5道车辙打破生土,推测其时代或不晚于宋代。从其直接叠压生土、路面下车辙打破生土的情况来看,推测其或与蜀岗古城内南北向的主干道相关。
    道路YSC0108TG4CL1向北的延长线与北城墙东段的交叉点,恰好在有“北门”文字城砖的位置附近。2016年布设探沟发掘,明确了夯土墙体的沿革,并发现了与城墙呈垂直方向的道路遗迹;2017年全面布方发掘,揭露出了“北门”遗址(YSNEM)。该门址是一座由墩台、门墩、门道、马道等构成的汉~南宋时期的城门遗构,门道内有叠压有3期道路(自上而下编号L1~3),分别属于汉代、六朝时期、南宋时期。
    尽管在该城门的门道内并未发现有明确属于隋代的遗存,然而从门道废弃年代不晚于杨吴时期的情况来看,该城门在隋江都宫时期依然使用。结合文献来看,该城门可能不是江都宫城的北门“玄武门”,不过其当与隋江都宫中轴线北端的城门相关。
    蜀岗南城门、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北门”)位置的确定,以及其间南北向道路的发现,说明蜀岗南城门(YSNM)——雷塘路东侧南北向道路(YSC0108TG4CL1)——“北门”(YSNEM)这条连线很有可能就是隋江都宫的中轴线,而位于隋江都宫中轴线上的城门、宫门、建筑等,从南向北依次或为:蜀岗南城门——江都门——成象殿宫院南门——成象殿宫院北门——温室——玄武门——蜀岗古城“北门”。至于成象殿宫院北侧是否还有其他位于中轴线上的宫院,目前尚无线索。
    除了中轴线上的城门,江都兵变相关记事中提及的城门或宫门还有芳林门、东门。从相关考古发掘结果、城门和城内道路分布状况来看,隋江都宫和东城当是以南朝广陵城为基础修缮而成的,城门和城内道路体系或无较大变化。
    叛军弑君所经路线:东城、宫门、成象殿、左阁、永巷、西阁。《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说隋江都宫内有水精殿、西阁、彭城阁,成象殿南门为成象门,再南有江都门。相关文献中均提及成象殿之名,成象殿或为江都宫中最为重要的正殿,围绕成象殿的有左阁、永巷、西阁、温室、西院、流珠堂等。“江都宫”“宫城”“成象殿”等名称的使用、“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的规定,都反映出隋江都宫是座规格甚高,近乎都城级的行都。成象殿作为隋江都宫正殿,当东西向横亘在中轴线之上,推测其或位于堡城村十字街交汇口略偏东北之处。从蜀岗古城的中轴线长度即南北向空间来看,推测成象殿之后或还有宫院,若与水精殿相关或可暂称作水精宫院。
    从隋江都宫城门、城内道路等相关遗迹观察其主要道路或轴线的分布情况,可知隋江都宫城的中轴线是基本明确的,中轴线西侧的南北向轴线似隐似现,并且这两条轴线与蜀岗古城范围内的地貌地势也是较为一致的;虽然城址东部的面貌分析尚缺乏有力的线索,但综合地势观察,蠡测东部或亦有1条南北向轴线,隋江都宫或有包含中轴线在内的3条南北向轴线。至于隋江都宫的东西向轴线,管见以为,在城址内的中部、南部各有1条,或均不在东西一线上,虽不甚清晰,然或可成立;蠡测北部或还有1条东西向轴线,有待今后考古工作继续探寻。上述6条轴线或以宫城为中心分布,至于其与蜀岗古城城圈的关系,尚需通过考古发掘来明确。隋江都宫的探寻工作要比预料中的更为复杂。其原因主要有三:重要位置均被村庄叠压、遗迹面多在现在地下水位之下、宋代以来的破坏颇为严重。
    与隋江都宫周边离宫别院相关的文字很多,《嘉靖惟扬志》“隋唐扬州图”中有“隋炀帝陵”“九曲池”“雷陂”等。另据《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记载,江都有显阳宫;城东茱萸湾有北宫(后改为山光寺)、城外(东)有显福宫;城西长阜苑内有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等九宫,或加枫林宫为十宫;城西南或有萤苑,九曲池上有木兰亭;再往西北或在大仪乡有上林苑;长江北岸边的杨子津有临江宫(扬子宫),宫中有凝晖殿、元珠阁。以下,仅列举与隋江都宫关系较深的隋炀帝墓。
    扬州曹庄隋唐砖室墓包含3座墓葬,其中M1为隋炀帝墓,M2为萧后墓,M3时代接近于萧后墓。曹庄M1的形制、用砖等表现出较多的南北朝时期特点,与唐代墓制差异较大,而“隋炀帝墓志”文中却明确有贞观年号。另外,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出土有4件直径达26厘米的鎏金铜铺首,其尺寸与西安大明宫出土铜铺首相近。
    与隋江都宫相关的都宫、东城、成象殿、温室、永巷、玄武门、芳林门、江都门、行台门等名称,都说明隋江都宫城门和主要殿阁名称与都城规制关联性较强;“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的规定,则说明隋江都宫的规格甚高;曹庄隋炀帝墓的发现,使得扬州因有了帝陵而俨然都城形制;另据文献记载,隋江都除了江都宫之外,还有隋十宫、临江宫等宫苑,虽然时日不长,但隋江都宫亦曾一度达到行都的规模。这些,都说明隋江都宫的规模远非一般地方城市所能比拟,虽然最多只能算是一座“行都”,然而在当时是一座都城级的城市。
    隋江都宫使用时期,隋炀帝除了继续开邗沟通淮南运河之外,还开掘沟,将扬州向东至如皋蟠溪的吴王濞邗沟再向东延伸到了如东,使得扬州成为运河咽颐之地,确立了南北朝以来广陵地区作为“四会五达之庄”的地位。隋炀帝时期的江都宫,作为东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成为强化南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融的中心。
    (图表注释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