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写的“几”字,启步星宿海,挟拥黄土塬,捧起巍巍太行,铺开华北平原,构建了历史大剧的恢宏舞台。自春秋初年起,一个神秘角色把黄河中下游搅得天翻地覆,五百年里纵横决荡,终成控扼战国兴衰的枢辖。往事如烟,犹有一条脉络隐藏于历史长卷的墨香里:北狄——白狄——鲜虞——中山国。 一 上世纪70年代,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被发掘,把人们对中山国的寻觅视线锁定在滹沱河畔的平山,撩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然而,众多专家捋出的来龙去脉,无法统一,中山国的真容依旧五里雾中。 时光回溯到1968年,满城汉墓的重大发现惊艳了世界。刘胜“中山王”封号,勾起考古学家郭沫若的遐思。寻找迷断史海的先秦中山国,是他终生挥不去的梦。十年后病榻上,他听说平山发现铭文确认战国中山王墓,即刻让人拿来拓片。多少遗憾留存心田:“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提醒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 白狄何者?中山何地? 戎狄蛮夷,合称四夷,是先秦中原王朝对四邻民族的泛称。四个古老象形文字暗含两重属性:一曰鄙薄——当初祖先用来表达邻族生活状态,并无贬义,后来才曲解为意含丑诋的族称,泛化成道德礼仪低下的指代;二曰方向——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狄,广布黄河流域,因地处中原之北,又称北狄。现今一般也把不确定的商周北方族群混称戎狄。白狄是北狄别支,鲜虞乃白狄分支。 公元前774年,传说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玩得不亦乐乎,鲜虞亮相了。不过,它似电光火石,随即淹没在白狄部落集团里。公元前555年,自晋陕高原东出太行的白狄初露锋芒,但由于晋国的羁縻和攻伐,十余年后便销声匿迹。公元前530年,蛰伏240多年的鲜虞再次横空出世,已是白狄部落联盟首领,建起中山国,在公元前506年后的200余年里,起起落落,亡而复生,突入中原文化圈,写出一部文化合异的传奇。 这个推求的轨迹精确吗?闪烁在史册的中山国到底在何处?岁月模糊了真相,令人废书长叹。上世纪70年代,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被发掘,把人们对中山国的寻觅视线锁定在滹沱河畔的平山,撩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然而,众多专家捋出的来龙去脉,无法统一,中山国的真容依旧五里雾中。 北方白狄小国,面积仅为赵国八分之一,何以能够睥睨中原五霸七雄?小,只是相对而言。中山国疆域,实际坐拥石家庄全境,外延保定、衡水和邢台近缘,盘踞三十余县。 “天下之脊”太行山,横谷深切,沟通东西,东麓冲积扇南北贯连,延袤千里。这片滋育文明的沃土,雄踞冀州中部地区,嵌在关陇西土、鲁中东夷、草原朔漠和中原诸夏四大文化圈之间,乃历史上不同族群碰撞争锋的战场,交流融合的舞台,造就了北京绵连安阳的“文化走廊”,大小都邑鱼贯,古代遗存层叠。乱世之秋,占据晋陕高原,就取得入主华北平原的先手;坐拥华北平原,就有机会拔得一统中国的头筹。因此太行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山国“方五百里”,切入太行腹地,曾独擅八陉之二。唐河、大沙河、磁河、滹沱河、槐河水系密布,冲积平原稻麦飘香。中山之地,倚太行屏障,凭众河带襟,西瞻秦晋高原,东瞰齐鲁泰沂,南俯赵之邯郸,北望燕之幽蓟,集天地灵秀,收四方通利。 标定四条神奇的人文界线,神秘中山的殊质便跃然纸上。它有着浓厚的北方族群背景,却突入司马迁“农牧分界线”以南的农耕文化区和“胡焕庸线”以东的人口稠密区;唐代僧一行提出“天下山河两戒”,其中“北戒”乃专门限戎狄之线,却没能阻挡中山南下的步伐。神奇的北纬38°线以城多、景美、物丰、神秘著称,在中国历史上亦是诸夏御北第一道防线,恰恰穿过中山南畿。中山国正如一座孤岛,揳入中原雄国燕赵齐间,又似一颗变幻莫测的九曲珠,锁住四条神奇之线,闪耀在北方面向中原的前沿。 二 灵寿城及相关遗存就是一部地书,记录着2300年前的璀璨。点睛之笔当属王墓出土的中山三器,然三器又难说尽国家兴亡之事。 破解中山国的第一个抓手,正是故都灵寿。 灵寿城及相关遗存就是一部地书,记录着2300年前的璀璨。点睛之笔当属王墓出土的中山三器,然三器又难说尽国家兴亡之事。“(中山三器)其历史文献价值之高、刻制铭篇之长、器物制作之精创下三个世间之最”。优美流畅、结体独绝的1123字,确立了七代君王世系。可是,它提到公元前381年以来中山国后期的80年辉煌,却未提及鲜虞中山前期的400年筚路蓝缕。中山肇兴和崛起的足迹,封在三座前期国都。 第一座,新市。 鲜虞故城,西汉设县,今在正定新城铺。村名由历史名称新市—伏城驿—四十里铺,各取头、中、尾字组成,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曾经发现带有铭文族徽的商周铜器,对解决中山“子”“姬”“姮”的族姓之争,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二座,中人城。 最晚公元前506年已为中山之都。公元前505-504年,晋国两次进攻此地,此间史书“鲜虞”“中山”并称。约公元前456年,赵襄子派军攻克左人、中人,此后40年中山只字无载,再现已是公元前414年武公初立。遗址在今唐县,尚有城墙,出过精美铜器。中山是鲜虞连继还是替代?解惑有赖此城。 第三座,顾。 朦胧如梦的一座都城。它在定州域内还是城中?抑或顾即鼓的通假字?《世本》只一句“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给人留下无尽猜想。 国都之外,中山尚有城池约百,名见史书不下三十座。历史名城左人、东垣、房子、封龙、鄗、九门、苦陉、棘蒲,还有肥、鼓之都,元氏故城,顺平子城,甚或赵之柏人等,都封藏着中山密钥。田野考察充满希冀,近来石邑出土陶范,有望揭开中山美物的制造之谜。厘清中山国史,必须勘察城邑,这缘于文史的盲点。 青简疏疏纱遮面。中山国记载寥寥无几,且同一事在《春秋》《左传》《国语》《竹书纪年》《吕览》《系年》《韩非子》中常有分歧。鲜虞是殷商封国,还是外来部族?后期中山是白狄复国,还是魏治续延?中山得名“城中有山”“山中之国”,抑或“崇山”音转?到底哪年立国?高筑野台眺望齐与中山的赵武灵王所出九门,“新乐说”“冀县说”各执一词;昔阳之地,“鼓都说”“肥都说”聚讼不已;“武公初立”是才即位、初称公、新复兴,还是始建国?王尚迁流的肤施是绥德东南还是清水河源?关乎赵军进击路线的宁葭在鹿泉还是深州?“穷鱼之丘”在易县抑或“穷鱼”乃“仇由”音转?李克就是变法的李悝还是另有其人?中山长城何在?千里之遥的楚国果真灭过中山?中山覆灭是因衰德敝风,还是崇儒、黩武、外交失当?熟谙历史文献的学者们,竟画不出中山国的一致模样。 中山国史烟雨迷蒙。考古证实北狄—白狄—鲜虞—中山国的时序和文化传承,但未明王室血系的因应。究竟由北方族群一支世袭、异脉创建,还是断层置换,尚无文字确证。公元前296年,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了中山。可谁料到中山已落地生根,百余年后又重出江湖。 故郡遗址发掘现场 东周时期北狄族团图示 三 史册勾勒出中山国时间轴:立国、斗晋、降魏、崛兴、称王、伐燕、抗赵、衰亡,经历三起三落。考古则描摹出中山文化剪影:迫小而图强,合异而创新,流播包容与坚韧。曲折而雄世,盛极而瞬衰,富含教益和启迪。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公元前154年新封中山国,已非东周那个独立王国,而是秦汉一统下的郡国。袭用中山之名,创造新一轮辉煌,满城汉墓就是杰出代表。墓主刘胜乃首代中山王,定都卢奴(现在的定州)。中山王系不断更替,几经废立,直至隋朝,名号犹未消亡。583年,休眠的鲜虞又成为卢奴新名,621年归唐后才更名定州,历经宋、金、元、明,在1113-1369年间长期作为府治,而府名仍为中山。鲜虞中山,流响千年。狄希千日醉的传说还使“中山”成为美酒代称。澄清东周和汉代之后中山国分期,只能依赖考古发现。 中山国雾暗云埋。近50年几百篇论文如雨后春笋,而之前考论只有《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较为权威。正是考古开启了中山国研究的新局面。 灵寿城对后期中山国的解读有重大意义。这些战国中晚期遗存只有淡淡北方色彩又让人疑窦丛生。王墓设置和中原有很多雷同之处,中小墓葬方向由东转北、陶礼器替代了日常用陶。高度中原化的风格,引发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戎狄华夏化?还是华夏戎狄化? 然而20余处殊俗遗存的出现,让情况越发复杂。它们散布在冀中西部的平山、灵寿、行唐、新乐、唐县、满城等地,具有区域性、民俗性和特异性,时间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直指前期中山,下接灵寿故城。积石墓头东脚西,流行殉牲和殉人,金盘丝耳环、络绳纹铜容器、动植物合体瓠壶、虎形金牌、豆形铜鍑等,特色迥异燕赵,浓烈的草原气息趋向北方。问题是:与后期中山天悬地隔。非但定不了两者的血系承继,又滋生了源头分歧:它们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南延的山戎一支?还是雍州东迁的白狄别种?苦苦追寻的鲜虞,依旧是明月芦花。 追踪真相必须整合上述零落的文化片段,这需要一个信息足够丰富的基因图谱。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故郡遗址的发掘恰逢其时。城邑、居址、墓葬共存;铜器实用且成套,体现了对中原礼制的慕效进取;墓形、棺椁、礼器又与周礼不同,鼎内除中原习用属于六畜的羊外还用兔子,铜敦盛肉汁,近400只马牛羊头蹄的单独殉牲坑、通联一字列阵的五辆驷马豪车,体现了中原礼制与草原风情的结合之美;随处可见的虎纹,体现出中山流行的价值取向;大量黄金装饰不是中原作风;与农业人群共处的骑马人种,尤为引人瞩目。数百具人及动物骨骼送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测定DNA同位素,植物、环境、冶金等科技考古也相辅而行。科技手段的介入对破解盘踞此域、游恣在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族群之谜提供了强力支撑。 故郡遗址最值得关注的是戎狄华夏化。它有力地证明了北方民族参与中山国前期文化构建的事实,与灵寿故城时代相继,藕断丝连,是解密中山国史的关键链环。如果说灵寿故城代表文化归一的辉煌顶峰,那么故郡文化则是融合进程的动态呈现。 新发现让中山文化演化轨迹愈发清晰。它是戎狄族群伸入中原系统,交融升华的拔新领异的文化结晶。从北方特色鲜明的故郡遗址,到与诸夏几无二致、以灵寿城为代表的后期中山文化,再纳入中原文明的赵国郡县系统,最后并入秦汉帝国版图,完美体现了北方民族华夏化的历史进程。 史册勾勒出中山国时间轴:立国、斗晋、降魏、崛兴、称王、伐燕、抗赵、衰亡,经历三起三落。考古则描摹出中山文化剪影:迫小而图强,合异而创新,流播包容与坚韧。曲折而雄世,盛极而瞬衰,富含教益和启迪。中山虽非大邦却写下促进民族与文化融合的光辉一页,是回眸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路的典例,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华夏集团与北方民族不断碰撞、融合,铸就秦汉一统,中山历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段奇光异彩的华章。中山国研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因其徽号反复变换,前期中山的形态、脉络、特质,依然有待补充。中山国全境全方位考古,精细化发掘,多学科互鉴,复苏血肉丰满的中山,推进“考古中国”,是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