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 林清潮 排箫,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编管乐器。远古时期,排箫在各民族的节日、婚礼、公众集会和图腾祭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远古至唐,排箫一直被称为“箫”。唐时,单管竖吹的箫日渐盛行,编管的箫才有了“排箫”之名。古代乐器命名,或以声,或以形,或形声兼备,亦有以制作材并命名的。排箫显然是形声兼备。“排”是指形状而言,由长短不同的竹管排列而成,“箫”是代表了这种乐器的发声特点。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排箫最早出现于远古社会末期。这种乐器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时兴时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自成为《韶》的主要伴奏乐器开始,排箫便在中国传统乐队中活跃起来,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雅乐中始终具有“礼器”的地位。随着音乐生活的变迁和其他乐器的发展,宋朝以后,排箫出现了明显衰落的境况,明清时已在民间失传,近代以来则几乎完全失传。 不同时代的排箫其大小有别,长短不同。最初的形状为一头长一头短,竹管由短渐长按序排列;隋唐流行的排箫为直排形,这种排箫管的长短粗细均相同;宋以后出现了一种形如“几”字形的排箫,这种排箫的排列方法与前者均有不同,其特征是两边长、中间短,即短管在中问,依次渐长,故形成“几”字形。隋唐之前的排箫是用几根较细的竹片相夹,隋唐时期的排箫是用一块较宽的木片相夹,而清代的排箫制作已十分精美,其外形是用整块木板雕刻而成,做成一个形如几的木架,竹管插入其中。 由于几种排箫的形制不同,其音序排列亦不相同。显而易见,最初的排箫的音序应是由高渐低或由低渐高。隋唐时期的排箫虽然改其形制,但音序排列仍沿用前代之法,清代时期才改其音序排列。《清史稿》:“排箫,比竹为之,其形参差象凤翼,十六管,阴阳各八,上开山口单吹之,无旁出孔。”这种排箫的排列更便于吹奏。 此件排箫为清代泉州府文庙祭孔乐器(见图),长36.5厘米,宽35.5厘米,厚3.3厘米,整体呈凤翼状。箫管有16根,管口沿微残。双面髹红漆,均金漆双龙腾云图,中间以两钮固定。双龙对峙,龙大头细身,龙眼如铜铃,龙嘴大开,龙有4爪,龙鳞清晰可辨,造型威武,张牙舞爪,边饰一圈如意云纹。中间系一如意结,如意结下分别系有一蓝一黄两条绶带。排箫口沿有墨书的工尺谱字,如“上尺工五六”、“伍”等字样。除箫管口沿微损外,其余保存基本完整。其形制美观、古朴维致,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充分显示了中国音乐艺术产生的悠久历史和乐器制作工艺的发达,是研究清代祭孔礼仪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