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 张剑 您去过皖北吗?那儿有一种叫做“炸罍子”的饮酒习俗您听说过吗?今天我们就从它先说起。亲朋好友相聚,兴奋难免,饮酒到一定高潮时,两人或者多人,放弃小酒盅,捧起盛满酒的大酒杯,相互碰撞一下,然后一饮而尽,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豪放的酒风,这就叫“炸罍子”。 然而,这一盛行的“炸罍子”,却很少有人知晓“罍”是哪个字,也不知“炸罍子”的具体礼仪,更不了解“炸罍子”的真正内涵和寓意。因此,有很多人把“炸罍子”简单地理解为使用大酒杯,相互碰撞听个响,然后一饮而尽。而且把“炸罍子”的“罍”字误认为是打雷的“雷”,其实,这儿的“罍”是古代一种器物的专名,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曾经非常流行。 “罍”,也作櫑、鑘,大型储酒器,多数为长体,有领,带圈足。可分方腹、圆腹二大类,相当于古代的酒缸。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黄金贵所著的《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释“罍”为:“罍,初为陶制,晚商时出现铜罍。有方圆二形。圆形者,小口,为储酒而防蒸发;广肩,肩生两耳,便于搭手倾倒;大腹,下腹瘦;小平底,或圈足。方形者,宽肩,两耳,加盖。以圆形者居多。铜罍,唯大,盛酒必多,多而存久,则为储酒。但储久变酸蚀铜,食而中毒,故古人储酒,多用陶罍。殷墟出土之陶罍远多于铜罍。然而用于庙堂宴享,陶罍甚为粗陋,故礼仪场合,仍用铜罍。于是陶罍以实用,铜罍以礼观,相得益彰。铜罍既为礼观而设,故外饰尤为精美”。下面,我们欣赏一件江苏镇江博物馆收藏的罍——青铜蟠螭纹罍(见图)。它通高39.5厘米,口径30.5厘米,1979年出土于江苏丹徒谏壁粮山东周墓,器折平沿、短颈、鼓腹、平底下承三短蹄足,肩部为一对顾首兽形双耳下套葫芦形环。肩及近底饰三角雷纹,腹部被交织套结成网格状的络绳纹分成数个小区,各小区内填满纤细的蟠螭纹,纹饰个体简化,仅剩螭的首尾,状如密集的羽翅。该器器型较大,所施纹饰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底下接三短蹄足则为吴越地区几何印纹硬陶、原始瓷及青铜盘、鉴类器所常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吴国青铜器佳作。 那么,“炸罍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它又如何凸显中华酒文化、酒礼仪呢?我们先看看“罍”字的字形,三个“田”字摞在一个“缶”字上(“缶”是中国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瓦制器皿,也是一种古代瓦质的打击乐器),其寓意:用所有田地,即三个“田”(在古代,“三”代表最大、最多之意)所生产的谷物酿造出的所有酒,装在缶这个器皿里形成一个新字“罍”(即成为古代重要盛酒的器皿)去招待客人,体现华夏儿女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的朴素本色。再看看喝酒时的劲头,为表示对待客人深厚的情谊和高兴的心境,不顾饮酒过多伤身,只要让客人高兴,放下小酒杯或酒碗,捧起“罍”子,一饮而尽,性情率真,“爽”!情真意切,“深”!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和示意。最后,“炸罍子”一定要听个“响”。在这里,不是为了听响而去碰撞发声,而是为了使主人与客人手中罍子里的酒能够通过撞击,酒花溅起,酒水交融,让客人尽管放开心怀畅饮。另外,合肥至今仍有“罍街”,如果您有兴趣,有空可以去看一下,体验一下“炸罍子”的豪放风情。当然,在古代,喝的酒多是一种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而不是现代酒精度较高的烈性酒,“炸罍子”时,一定要适度适量,因人而宜,绝不可凭一时豪放义气,一时高兴亢奋,“炸”得酩酊大醉,既易有失形象,又易损伤身体,那就失去了“炸罍子”风俗的本义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