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秦人起源于西迁嬴姓东夷

http://www.newdu.com 2020-03-1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怀通 权弼成 参加讨论

    秦人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影响中国历史至深至巨。然而,秦人究竟起源于何地,长久以来各类资料的记载较为模糊。随着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学界对秦人起源的关注,从研究方法到论证思路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考古学文化“秦文化”为探索秦人起源提供了方向,但也引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不同时期,秦人所在的区域、文化、社会风俗都有所差别。春秋时期,秦人指居住在关中地区的秦国国民。战国时期,秦人的分布范围已延伸至今山西、河南等地。因此,秦国势力的扩张意味着秦人的内涵不断丰富。追根溯源,早期秦人是指以嬴秦为代表的秦公族。
    为探讨秦人起源提供契机
    关于秦人起源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本纪》。《秦本纪》记载周孝王的话说:“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这表明,至迟在西周中期,以血缘关系和地理单位为核心要素的“嬴秦”这一族群已经形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秦人”。秦早期历史的年代限定在西周至春秋早期,即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居雍之前。
    史学界对秦早期历史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资料对秦先公所在地域、迁徙等活动的记载。民国时期,已有学者关注秦人起源,但是模糊的文献记录致使一些问题难以验证。后来的考古发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秦早期物质文化的基本面貌,考古学家通过以实物资料为基础的考古学文化,在物质资料与文献记载之间搭建了桥梁。这为探讨秦人起源提供了契机,并转化为探索创造特定物质遗存的人群的来源。
    秦人早期历史与秦文化的早期形态息息相关。牛世山认为,“深化秦文化特别是秦襄公立国以前西周时期秦文化内涵的认识,通过其与周邻考古学文化关系的比较研究,找到秦文化的渊源,再结合文献记载,就可能推断出秦人起源的可信结论”。目前,学界基本认同将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族墓作为秦早期文化面貌的典型代表,并将西首墓、屈肢葬和腰坑殉狗三个因素作为判别中小型秦墓的重要特征。秦人起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并产生了几种不同观点。
    秦人起源引发争论
    20世纪30年代,秦人起源便引起学界注意,先后有秦人起源于西部、东部乃至东西共同构成等观点。随着研究日趋深入,学界对早期秦文化构成的复杂性有了充足认识。但是,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族源多源。秦文化在不同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应体现典型秦文化因素,即秦人族群的鲜明特征。史学界就秦人起源的时空范围展开长期争论,其中,“西来说”“东来说”为主要观点。
    “西来说”提出较早,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此时所谓“戎”,多在西方。蒙文通则根据申侯所说“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谲”,推测胥轩与骊山之女皆为戎,即秦祖先父母辈皆为戎狄,活动于西北地区,秦人起自西方。熊铁基支持“西来说”,因中谲在商末已“在西戎,保西垂”,不太可能在西周时期继续西迁。还有一些学者从宗教祭祀仪式入手,认为秦人以马作牺牲品,祭祀对象庞杂,上至上帝,下及山川、草木、禽兽,其祭俗与戎狄相同。
    “东来说”由傅斯年率先提出,他认为秦人虽立国于西方,但其族源则在东方,即商代嬴姓东夷的西迁。卫聚贤、黄文弼等人皆支持此观点。徐旭生在研究我国古史进程中,将秦人归入东夷嬴姓集团,“非子邑秦”等皆为嬴族西迁以后之事。20世纪80年代,林剑鸣系统比较了秦人、东夷、商人的特征,并从图腾崇拜、生业模式等方面,论证秦人起源于东方。支持“东来说”的学者还尝试建立秦人西迁的路线,并将其西迁时间大体定在夏商之际、商末、成王时期、西周中期孝王四个时间节点。
    “东来说”得到确认
    考古工作很早便发现了与秦人有关的历史遗存。20世纪30年代,苏秉琦撰《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结语部分写道:“其如果不是一支早已华化的外族文化,便是一支早已夷化的华夏文化。”尽管并未明确分辨出秦墓,苏秉琦已暗示了该批墓葬蕴含先秦时期华夏族群的文化因素。之后,俞伟超提出秦文化墓葬的三个典型因素:铲型袋足鬲、屈肢葬与洞室墓。以上特征在先秦时期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中亦有显现,秦人源于西方的看法与此相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发现大大推动了秦人起源的研究进程。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将秦文化的年代上限推至西周中期,遗址中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A组遗存被确认为周代秦文化。赵化成推测:“西周时期秦人生活用品已经周式化,由原来的文化转变为现在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自然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应当发生了。”这批材料为寻找早期秦人提供了线索。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墓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公族”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关键材料,这批墓葬中殉人、腰坑殉狗等葬俗表明,以嬴秦“公族”为代表的典型秦文化延续了商文化的部分因素。2004年,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申请的“早期秦文化考古”项目,通过考古调查、发掘等工作,确定了早期秦文化的中心分布区,以此为依据划定了早期秦人的活动范围。2010年,甘肃省清水县李崖遗址发现多座西周时期秦文化墓葬,部分随葬品显示出商文化风格,尤以方唇分裆鬲、带三角纹陶簋为代表。李崖遗址为夯实秦人“东来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清华简《系年》记载,飞廉徙于东方,“飞(廉)东逃于商盍(蓋)氏,成王伐商盍(蓋),杀飞(廉),西遷商盍(蓋)之民于邾(朱)圉,以御奴盧之戎,是秦先人”。李学勤认为,飞廉参与三监之乱后逃至奄国,恰因奄国同属嬴姓,飞廉投奔的正是同一族姓部落。清华简中还有周成王平叛后将当地部族西迁至邾的记录,有学者推测秦人可能正是这些被迁徙的部族之一。尽管对于秦人西迁的具体时间仍有争论,但秦人起源于东方,至此已确定无疑。
    秦人起源影响深远
    如今,秦人起源于东方这一结论已被多数学者认可。秦人的起源和迁徙,大多以都城变动作为阶段性标志,例如非子“封于秦邑”、庄公“居其故西犬丘”。确认其起源,是进一步研究早期秦人活动轨迹的基础。此外,通过区域性考古调查、发掘,甘肃、陕西地区先秦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基本面貌得到了充分认识。明确秦人的起源,可以为探索商周时期秦与商、周、戎等不同族群的互动找到切入点。
    秦人起源的探索历经两大阶段。前期多以文献为考察重点,傅斯年、王国维等学者都以《史记·秦本纪》为蓝本,勾勒早期秦人起源与发展的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史学理论开始关注早期秦人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考古新发现和考古学方法深刻影响了秦人起源问题的研究。一系列重要遗址的发现使秦文化的早期面貌逐渐充实起来,考古学家依据这些物质遗存的时空分布,找寻早期秦人历史的线索。通过认识考古学文化的“秦文化”,比较秦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异同,进而确定早期秦文化乃至秦人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文化与族属的关系问题是后一阶段讨论的重点。
    秦人起源是秦早期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该问题的探索迄今为止已近百年。秦人的形象也由寥寥数笔的记载,逐渐落实到由遗迹、遗物构成的考古发现中。秦人在商末周初之际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西周时期秦墓中的商文化因素显示秦人在更早阶段与商人关系密切,这与文献记载中秦人在商王朝时期的活跃相吻合。秦人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其起源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其意义影响深远。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