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古代的衣服有口袋吗?古代人随身物都放在哪里?

http://www.newdu.com 2020-03-2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人随身物都放在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每当我们看古装剧时,都会有个小小疑惑。剧中的每个古人都能随手从袖子中掏出些铜钱或者银两,当然也有些古人会将“荷包”藏在衣襟中。这就奇怪了,难道古人的衣服上就没有口袋吗?他们把如此重要的“荷包”随手塞在袖子或者胸口,就不怕掉出来吗?衣服内里又有何乾坤?
    古代服饰到底有口袋吗?
    首先明确“口袋”的定义:三面缝起,留一面开口,往里面放置东西。
    

    ▲古人的袖口很大,其实只留五分之四都是缝起来的,像个大口袋。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看的话,古人的上衣上肯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口袋结构。不过他们确实又可以将东西藏在身上,所谓“袖内乾坤”,对头,古人确实会将东西藏于袖中,所谓“两袖清风”指的就是袖子里没东西,身无余财,清廉的很。但这个“袖内乾坤”与你理解的可能还真不一样。
    古人的随身物品放在那里?
    (1)袖子:
    袖子内可以藏些“细软”。但为什么这些东西就不会从古人宽大的衣袖中掉落呢?
    

    ▲电视剧中的古装大袖其实并不正宗,应该是一半以上开口缝死的。
    首先:袖子是有独特设计的。
    古人为了方便放置物品又不掉出,对袖子做了独特设计——大袖的出手处开口收小。也就是说,大袖只有五分之一是开口的(供手伸出),其余部分是缝死的,这就相当于一个随身携带的巨型口袋。如果现在我们去参观寺庙,可以留意僧人们搭配袈裟穿的一种叫“海青”的淡黄色大袖服装(不是平时做便服穿的土黄色灰色窄袖袍服),这种服装是自明代常见男装便服“道袍”改良而来,所以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袖袋的设计。
    其次:袖子中藏的都是些小东西。袖中当然不会藏一袋米。不然很有可能“脱袖而出”。古人常说“袖珍”,说的就是袖子中藏着些小细软,比如钱财,手帕等。
    再次:古人藏的比较“深”。这一个点,我们被电视剧误导了。我们在电视剧中常看到古人从袖子的很浅处掏出东西,其实古人往衣袖中藏东西,一般都藏的比较靠后,也就是在袖内的肘后位置。试想如果放置的太前部,显然在抬手和走步时犹如手提着两个沙袋,不便利,不实用,还不安全(容易掉出)。而靠后藏就安全多了,
    最后:文雅的走路姿势。古人一般走路时喜欢将双手在衣袖内交叉置于胸腹前,一般不太会有大幅度的动作。所以即使他们抬手或者走路,一般也不会抖落一袖的银两。
    

    ▲电视剧中的古装大袖其实并不正宗,应该是一半以上开口缝死的。
    (2)腰带:
    除了“袖内乾坤”,古人还喜欢将物品悬挂在腰带上。除了挂玉,他们也会挂上钱袋、香囊、印信乃至刀剑。这个小妹就不多解释了,相信你们都从电视剧中见过。
    (3)帽子:
    其实帽子里也偶尔也会放些东西,但这个属于“旁门左道”,就像将钱藏在鞋子里一样。一般不太有人这么干,藏私房钱除外。
    (4)行囊:
    对于比较大件的随身物品,显然以上所说的3个方法都无能为力了。
    

    所以古人发明了行囊。古代文人出行,一般行李和文房四宝,书本一类,都会放在随身携带的行囊中。这个“行囊”,是一个缝制起来的长方形口袋。可以斜斜地挎在肩上。我们所说的“探囊取物”,就指的是“行囊”。
    当然,宁采臣背的那个架子,也应该属于行囊范畴,或许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行李箱”。
    其实我们所说的“口袋”对于古人来说可有可无,他们已经习惯于将东西藏在袖子里。因为确实方便又符合习惯,也就认同了,觉得没有必要去发明一个其他东西来代替它。
    直到近代西方服饰传入我国,大家一看,哎?好像也挺好用。于是我们也就慢慢地接受了“口袋”的存在。
    生活原本就是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有更好的,为什么要排斥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