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衡州窑青瓷瓜棱尊,现藏于衡阳市博物馆 ■湖南衡阳 陈灿 衡州窑是指产生于中唐,兴盛于宋元的古衡州(即今衡阳市)境内的一个以生产青瓷为主的窑系。它是中国民窑中最具特色的窑口,其窑址主要分布于衡阳市湘江沿河两岸。整个窑系包含各时期的窑场有一百余个,号称百里窑场。重要的窑口有市区的茶山窑和蒋家窑,衡南县的云集窑,祁东县的归阳窑,衡山县的衡山窑,耒阳市的磨形山窑。衡州窑的产品以青瓷为主,另有双色和多色、花釉和彩釉等瓷器;主要器型有碗、坛、盂、碾、钵、杯、盏、壶等,分为茶具、酒器、文房用品三大系列。本文试以衡州窑产生的地理因素、政治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三个方面来探究衡州窑的产生。 首先是产生的地理因素:古代的衡州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是湘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州内湘江两岸多优良河港,这就为产品外销和制瓷原料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衡阳属丘陵地区,其内多山地、丘陵,柴木丰富,这就为烧瓷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另外丘陵起伏不平的特征也为使用龙窑烧制提供了有利的地形。纵观衡阳境内大大小小一百多个窑场几乎大部分都位于湘江两岸沿河地带,正因为靠近河流,所以制瓷所需的水源也就得到了解决。衡阳境内多优质瓷泥,窑场生产所需的瓷泥大多可以就地取材。古代衡州因为地处偏僻的湘南地区,所以在唐末五代十国、宋与辽、金、蒙古的战乱中相对稳定,这就为发展制瓷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是产生的政治经济因素:唐宋时期,中原多战乱,大量官员、文人南迁,同时也有一部分北方的制瓷工匠来到了南方的衡州,这就为衡州窑的生产提供了技艺上的帮助。唐末黄巢起义、五代楚国内乱,导致湘北地区战乱较多,长沙窑、岳州窑的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力下降,开始走向衰落,湖南的瓷器市场供应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衡州窑的产生;而且原来长沙窑、岳州窑的一些工匠受战乱南下,带来了先进的制瓷工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唐宋时期,衡州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这就为瓷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古代衡州盛产云雾茶以及酃酒,其中酃酒为古代十大贡酒之一,十分有名。由于茶业、酿酒业的兴盛,就推动了衡州窑制瓷业的产生发展。 最后是产生的人文因素:南岳衡山自古人杰地灵,所以历史上衡州多文人墨客。自古文人多风流。既然是文人就自有文人的情趣,所以唐宋时期衡州的饮茶、饮酒之风十分盛行,而饮茶、饮酒之风推动了茶具、酒器的生产。(衡州窑出土实物中,以酒壶、茶具为主,占一半以上)。历史上到衡山游历的诗人、文人众多,尤其以唐宋时为最多,所以唐宋时期也是衡州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为文化的兴盛,文人才子颇多,所以文房用具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衡州窑瓷类文房用具的生产也就发展起来了。衡州文化底蕴深厚,古衡州人民对于审美品位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们对所需的生活用瓷的美感、精致也是十分重视的,所以这就导致了衡州窑这一特色窑系的产生。 如今,古老的衡州窑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它曾经的辉煌和精湛技艺,仍然值得我们去探寻和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