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刘东 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蜀山公社一座明代永乐十二年(1414)墓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釉印花玉壶春瓶。此瓶喇叭口,细长颈,圆腹,圈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层均匀、肥厚,釉面莹润如玉。整个瓶身从上至下,共绘六组纹饰,颈口处饰蕉叶纹,颈下饰一周回纹,往下为一周卷草纹,瓶身腹部主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腹下部印一圈莲瓣纹,圈足则饰一周回纹。这六组纹饰搭配协调,相得益彰,其主纹饰缠枝牡丹,既富贵大气,又生机勃勃。而采用多组纹饰装饰器身,特别是颈部蕉叶纹、下腹莲瓣纹都是元代至明早期瓷器的显著特点。此件明初龙泉窑玉壶春瓶,沿袭了宋元以来龙泉窑瓷器胎体厚重的特点,同时器型规整,稳重大方。其模印纹饰精美而优雅,不失为明初龙泉窑的精品之作。 玉壶春瓶,是瓷器中最经典的器型之一,腹部肥硕、浑圆,肩部渐收,颈部细长,瓶口稍敞,整个器型呈S形曲线,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加之“玉壶春”之名,更具诗意,相传语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之口:“玉壶先春、冰心可鉴”。或曰玉壶春瓶因装“玉壶春酒”而得名。总之,玉壶春瓶在古代应该是一种盛酒、斟酒用器,装完酒后,或可同梅瓶一样,置于博古架上用于插花、赏玩。 龙泉窑,位于今天的浙江省龙泉市境内,故得名。是以烧造青瓷而见长的著名窑口,与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并称为宋代六大窑系。一般认为龙泉窑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宋、元,衰落于明代。然而2006—2007年,龙泉市大窑枫洞岩窑址的发掘,大量出土实物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明代初年龙泉窑依然青春焕发,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甚至为宫廷定烧瓷器,是龙泉窑制瓷史上的又一高峰。而这件明初玉壶春瓶的印花工艺,就反映了这一时期龙泉窑制瓷业技术进步的问题,印花工艺最常见于陕西耀州窑瓷器,用带有花纹的模具在瓷胎上印制纹饰。因为使用模印,所以可使花纹图案比刻、划花纹饰更为规整。其实宋、元时期,龙泉窑产品最常用的是刻、划花工艺,印花工艺在龙泉窑的装饰手法中并不多见。不过,近年发掘的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中,出土了书有“永乐九年十一月”字样的印模,这就说明明初龙泉窑确实有采用印花工艺生产瓷器,这正是龙泉窑生产工艺进步的重要标志。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龙泉窑印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正是龙泉窑明初高峰期的产品,无论是器型、工艺、纹饰与釉色都完美无瑕。更重要的是明永乐十二年(1414)纪年墓出土,使之成为一件难得的标准器。因此,早在1994年就被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为一级文物,堪称明代龙泉窑瓷器的典范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