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刘东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雍正款”斗彩爱莲图纹盘(见图),高2.8厘米,口径11.2厘米,足径7.7厘米,是1987年由孙大光捐献的。 此盘内心绘“周茂叔爱莲图”,盘外壁绘折枝莲花三枝,均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结合而成。盘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三列六字楷书款,外有青花双圈界栏。这件斗彩爱莲图纹盘,以淡描青花勾勒图案轮廓及水面波光,再以釉上红、绿、黄、褐等多种彩色填涂、装饰图案,其釉下青花细腻,釉上五彩淡雅。正可谓:青花、五彩争奇斗艳,釉上、釉下相得益彰。 斗彩,又称逗彩,即先以青花在胎体上描绘、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这种瓷器装饰技法最早出现于明代,其中又以“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不过明代人常将这种装饰技法与“五彩”混称,或只言“白地青花,间装五色”(《敝帚轩剩语》)来描述其基本特征。直至清雍正、乾隆年间成书的《南窑笔记》才正式出现“斗彩”一词,并称:“成(化)、正(德)、嘉(靖)、万(历)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那么,“斗彩”之名,当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斗艳争美”之意。 再来说说此盘的主纹饰“周茂叔爱莲图”,周茂叔即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其代表名作《爱莲说》有:“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更是千古佳话,家喻户晓。明清文人儒士最重品节,所以北宋先贤周敦颐的“爱莲”自然为士大夫们所追捧。早在明成化朝,“周茂叔爱莲图”就是瓷器图案中的重要题材,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介绍:“成(化)窑如画秋千士女、斗龙舟、周茂叔爱莲……皆开清康乾之先路。尤以画人物各器,足为世珍也。”“明瓷所绘故事,若周茂叔爱莲、陶渊明赏菊、竹林七贤、流觞曲水之属,均极俊逸雅倩之致。”又言:“成化之周茂叔爱莲、梅妻鹤子、青女秋千等杯,皆开康雍之先轨。” 最后,值得介绍的是这件“斗彩爱莲图纹盘”的捐献者——孙大光。孙大光,安徽寿县人,原地质矿产部部长、中顾委委员。1987年,孙先生将其收藏的古字画、古陶瓷、清代文房用具等共计195件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并将所得奖金45万元拨交寿县,援建家乡的教育事业。在这批捐献文物中,以明清古字画最多,计161件,其中包括沈周、文征明、徐渭、董其昌的名家力作,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多达20余幅。而在捐献的瓷器中也有3件被定为一级文物,这件“雍正款”斗彩爱莲图纹盘正是其中之一,我们在欣赏这件斗彩瓷器珍品时,不要忘却捐献者的无私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